分享

汉字解密的头条主页

 神农草HHF 2018-02-01

汉字解密

02-01 17:57

汉字解密 | 安:安字里有个女,是想说娶妻成家就安定下来了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 组成安的两个部件,上边代表房子,下边是个女,房屋可以挡风避雨、给人提供安全感,但为什么不是在房子里面画个人或男人或者小孩,而是画个女人来表示安呢?是在说娶妻成家就算是安定下来了吗?安为什么画个女子,我们还是从字形的源头开始探讨。“安”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从宀从女。有的字形,“女”的周边还有装饰性的点,点数多少不一。 早期文字在不影响字义传达的情况下,多有部件通用的情况,如鬼的甲骨文或从人、或从卩jié、或从女、或从大。 因为它们在大类上都属于人,古人认为人死后就化为鬼,从人从女什么的,在鬼这个字上没什么区别。 但是“安”的甲骨文一概从女,这可能跟女性的特性有关。《说文解字》说:“安,静也。从女在宀下。”静可能是安的本义。 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女性就是娴静的,甲骨文里的“女”本身就取象于一个女子两手相交于膝上安坐着的形象。朝哪边坐着没什么区别,你看她的坐姿都是一样的。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安里的那些点点,女的有些甲骨文字形里也有。 “安”由安静引申而有安定、安适、安全等意思。在某一位置上停下来,就是安营扎寨、安置,把东西放在某一位置就叫安放、安装了。 金文多在女的旁边或下边作一小斜线,有学者主张斜线像坐席,古人席地而坐,臀下是坐席,跟金文字形里斜线所在的位置确实比较接近。 不过,如果从字形来源上看,斜线应该与甲骨文里女周边的点有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一时期人们根据日常所见情形对字形有所调整,以更准确地表义。 小篆字形没有保留女下的斜线。隶书将小篆圆转屈曲的笔画作了规整化处理,部件女的变化较大,已难以看出女子双手相交于膝上安坐着的姿态。 楷书多有将部件宀上的点与女的中笔连成一笔的写法,这只是为了书写便捷,正体字中还是分开了的。 以前人们把相互之间的问好叫问安、请安。其实早在《礼记·文王世子》中就有记载。 此处是说文王在做太子的进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请安。《仪礼·乡饮酒礼》中有‘请安于宾。’也就是请宾客安坐,可见问安、请安的礼节历史悠久。 寝食不安源于《战国策·齐策五》,讲的是战国时期,魏国强大了起来,魏惠王成为诸侯领袖,联合十二诸侯去朝见天子,并图谋攻打秦国。“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害怕得睡觉不安稳、吃饭没滋味。后来用卫鞅的计谋,怂恿魏王用天子的服饰、旌旗,以表明一统天下的决心,这样一来,齐、楚两个大国大为震怒,起兵伐魏,魏国大败,秦国则躲过一劫。 安步当车源于《战国策·齐策四》,讲的是齐宣王希望拜颜斶为师,让他每餐有肉吃,出门有车坐,妻子儿女都锦衣玉食,结果颜斶拒绝了,他说玉生在山中,如果雕琢就破坏了本色,不是不宝贵了,只是璞玉不再完美了;士人生在乡野,如果推选出来做官,不是不尊贵了,只是精神不再独立自由了,“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颜斶希望返璞归真,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晚点吃饭,饿了吃什么都觉得跟肉一样美味,安稳缓慢地行走跟坐车一样舒服。 安贫乐道则源于儒家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作风,《论语·学而》里说,子贡问老师,为人贫穷但不谄媚,富有但不骄横,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提出了一种更高的境界,就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信仰与追求。下期预告:我们常用正襟危坐形容坐的端正,可端坐和危险有什么关系呢?汉字解密,下期解密“危”字,我们不见不散!

8.9万 阅读
51 +1 2 评论 1 转发

汉字解密

02-01 17:50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安:安字里有个女,是想说娶妻成家就安定下来了吗?

321 播放 11评论

汉字解密

01-31 14:16

汉字解密 | 丑:你知道丑八怪的来历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 有人认为丑八怪原本是“丑巴怪”,巴跟老实巴交、结巴、干巴、尾巴的巴一样,只不过是个无意义的助词,“丑巴怪”就是又丑又怪的意思,但也有说法是来源于扬州八怪。 清代在扬州地区有一批画家不落窠臼、画风怪异,独辟蹊径、富有个性,艺术风格不被当时的正统画派所认同,所以被称为“丑八怪”。但扬州八怪大胆创新,将书画作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对后世画家影响深远,受到很高的评价。不过,跟美相对的丑原本是写作“醜”的,“醜”的甲骨文由酉跟鬼两个部件组成。 从鬼可能是因为古人以为鬼面目可怖,口语里我们还用“长得像鬼”来讽刺别人丑,把那些长得很丑的鱼称为“鬼鱼”。鬼这个字形本来就像一个人头戴着吓人的面具以代表想象中的鬼的形象。 古代祭祀仪式上人们常戴着夸张的面具唱歌跳舞,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这些面具大多狰狞凶猛,以增加对疫鬼的威慑力。中国民间传说中捉鬼驱邪的钟馗,也是长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 这种戴面具举行祭祀仪式的活动,现在已经发展成我国很多地方的傩戏,并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般认为构件酉是提示读音的,因为语音演变了,现代音里酉跟醜语音有较大的差异了,酉已不能准确表音。也有学者主张,酉也有提示字义的作用,酉的甲骨文本来象酒尊之形,甲骨文“醜”的部件酉还着意强调了酒瓶的酒液,可能想表现的意思是,鬼已经够吓人的了,更何况还是个酒鬼。 金文目前尚未见到“醜”字。“醜”的小篆写作,构件酉与鬼的写法线条化,但仍然较好地保留着它们原始的字形轮廓。 变化较大的地方在于部件鬼的字形里多了个厶sī,朱骏声、徐灏等先生主张厶是为提示鬼的读音而增加的声符。 隶书楷书笔画平直化,字形没有很大的变化。“醜”的近代繁体字形是参照了它的小篆写法,把部件鬼上出头的那一小笔写作了撇。 汉字简化时因为醜跟天干地支的丑读音相同,就用同音替代的办法,以丑为醜了。孔子有个叫澹台灭明的学生,因为长得丑被孔子认为资质低下。但澹台灭明学习勤奋、终有所成,追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在各诸侯国也有很高的声誉,所以后来孔子感慨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宰予就是那个能说会道,但读书不用功,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的人。子羽是澹台灭明的字,孔子承认自己当初以貌取人做错了。 下期预告:安全的安在房子里画了一个女人,是在说娶妻成家就可以安定下来了吗?汉字解密,下期解密“安”字,敬请期待!

1万 阅读
25 +1 4 评论 4 转发

汉字解密

01-31 14:08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丑:你知道丑八怪的来历吗?

84 播放 60评论

汉字解密

01-30 17:46

汉字解密 | 美:羊和大组成的美字,本义是指羊长得肥硕就味道鲜美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美的本义究竟是不是羊的味道美呢?我们来看看美的甲骨文字形。甲骨文“美”多由羊与大组成,但还有一些将羊换作了长长的毛羽。这是因为“大”象正面立的人形,甲骨文大概是在以人头部戴着羊角或羽饰会意。甲骨文里还有头戴羊角的另一个字形——羌。 “羌”本指商代西方的游牧民族。《说文解字》说:“羌,西戎牧羊人也。”甲骨文下边是侧立的人形、上边戴着羊角,表现的大概是当时牧羊人的标志性打扮。由于羌人常被俘获,所以甲骨文里多有于其颈部捆束上绳索的写法。 美是戴着羊头装饰的人,有观点认为美来源于羌,在作为游牧民族的羌人部落,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羌族的巫师作法时,身着羊皮背心,手持羊皮手鼓。在大型的祭天仪式中,羊皮鼓舞更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形式。 华夏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东西南北汇聚中原形成华夏,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文化融合过程中,各方文化中美的元素相互碰撞。 自西方的羊饰之人,即羌人;来自南方的牛饰之人,如牛首人身的神农、炎帝、蚩尤,来自东方和南方的鸟饰之人,以及来自北方和东北的龙饰之人……在多元一体的融合中,在以黄帝、尧、舜、禹为主体的整合中,定型为包含了各方元素的朝廷服饰与冠冕。我们今天常用的词语有尽善尽美,它表示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而未尽善也。 《韶》是歌颂舜的乐曲,《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曲,都是古代著名的乐曲,美是美好,善是完善。孔子觉得《韶》尽善尽美,而认为《武》虽然形式优美,但内涵不够完满。美更多的是给人感观上的审美愉悦,而善则是内涵上对人心灵的触动。孔子对两支乐曲的评价与他的思想主张有关,因为舜是凭借美德获得尧禅让的帝位,而周武王是通过战争消灭的商朝。孔子认为以武力得天下,不是理想中完美的方式。 金文、小篆的“美”比甲骨文笔画要繁复一些,但大体上看得出是上羊下大。 《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甘美指的是味觉,味美应该是引申义。由视觉引申到味觉。隶书楷书多有把“美”下边的“大”写作“火”的,明显是书法上求均衡美观的处理。这种写法极易与羊羔的“羔”相混,后来逐渐淘汰了,仍以上羊下大为正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皆然。东晋裴启的《语林》里说:“安仁至美,每行,老妪yù以果掷之满车。” 安仁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潘安的字,我们今天还有貌比潘安的说法,《语林》里讲潘安长得非常美,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每次出行,粉丝们都会纷纷送水果给他,经常满载而归。其实,人家潘安可不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南朝梁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里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陆指陆机,潘指潘安,两人同为西晋文学家,他们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钟嵘将潘安的诗歌列为上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见,有魅力的人都是内外兼修的。 下期预告:孟子有个弟子叫公孙丑,难道是因为长得丑才叫这个名字的吗?汉字解密,下期解密“丑”字,敬请关注!

8.7万 阅读
74 +1 12 评论 6 转发

汉字解密

01-30 17:28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美:羊和大组成的美字,是指羊长得肥硕味道鲜美吗?

441 播放 74评论

汉字解密

01-29 20:34

汉字解密|低:为什么形容人的身材短一般说“矮”不说“低”?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低”字出现得很晚,甲骨文金文里均没有发现,直到小篆才出现“低”这个字形。《说文解字》本来也是没有“低”的,北宋初年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才加进去,徐铉给“低”作的注解是:“低,下也。从人、氐,氐亦声。” 也就是说“低”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跟人与氐都有一定的关系。“氐”的金文和小篆的写法有些许类似。《说文解字》说:“氐,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也就是说“氐”与“氏”又有关系。“氏”的金文、小篆相较于氐只少了底下的一横。 林义光、戴家祥先生认为“氏”本象树木的根,向下的直根上最初是没有点的,金文多有在长竖线上加点的做法。当然,这里加点还有指示的作用,指示支根之所在。因为人类的血缘宗亲关系与树木的分根颇为相似,这样氏就引申有姓氏义了。 学界多认为氐是从氏分化出来的。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氏的常用义变作了姓的分支,与根柢义有一定的距离,于是用加了一笔的氐来分担本义。 当汉语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汉字的常用义与本义区别过大时,人们往往会在字形或字音上稍作调整以免混淆,前几期讲到的月与夕、小与少就是在字形上加了一笔来相区别。 早期文献里“氐”是根本、根柢的意思,《诗·小雅·节南山》有:“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现存最早的《诗经》注本《毛诗故训传》说:“氐,本也。” 诗句是说尹氏和太师(这两个职务都是西周的执政大臣)是周王室的根柢、国之柱石。由于根在树木的下端,氐又引申出低下的含义。在清代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中有“氐在下,故引申为高低之称。” 《广韵·齐韵》说:“低,俛也。”说低是俯首的意思。因为“低”是指人低垂着脑袋,所以就从人了。 “低”很多时候表现的是人卑怯恭顺、情绪低落的一种状态。人在顺从、驯服时往往会低头,这就是低眉顺眼。有求于人时,低声下气、低三下四地讨好他人。人受了挫折、失败,会低头耷脑、无精打采。再扩大一下,低又可以指身份、质量、等级、品质、程度差的,如低等、低劣、低下、低俗,等等。 “低”的隶书楷书笔画平直化之后,已与今天的写法比较接近,现行汉字将部件氐下的短横写成了点。 低本来是动词,作形容词指高度低是低的引申义,你看,低头离地面不就近了吗?低作形容词用时引申义很丰富,我们前面说的那么多的低的用法可以概括为:凡是处于某一正常标准之下的都可以称为低。 低矮我们经常连用,它们本义其实是有一些区别的。矮也是在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才加上去的,徐铉说:“矮,短人也。” 看来矮的本义指的是人的身材短。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短、矮的偏旁都是矢,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因为箭矢非常直,古代常用跟矢一样平直的木杆作为标尺来丈量长短或衡量器物是否平直。类似的,因为古代用来丈量土地的木质器具形状似弓,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弓,如《仪礼·乡射礼》有:“侯道五十弓。”唐代贾公彦解释说: “六尺为步,弓之古制六尺,与步相应。”“侯道五十弓”是说射箭时距离箭靶三百尺。 我们经常会问别人“这房子有多高?”“这水有多深?”从来不会问“有多低”“有多浅”,我们会说高度、深度、长度、厚度、宽度,除了低度酒,却不说低度、浅度、短度、薄度、窄度,这其实反映了人对消极事物的抵触和反感,而乐于用正面的词去涵盖正反整个范围。 下期预告:美由羊和大组成,难道是想说羊长得肥硕健壮,就味道鲜美了吗?汉字解密,下期解密“美”字,敬请关注!

2.2万 阅读
41 +1 9 评论 7 转发

汉字解密

01-29 20:31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低:为什么形容人的身材短一般说“矮”不说“低”?

287 播放 40评论

汉字解密

01-26 17:18

汉字解密|高:高字原来画的是一栋亭楼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甲骨文的“高”象一栋亭楼建筑,上为尖顶亭楼,冂象下屋,口大概是供人进出的门户。也有少量省去下边的“口”的字形,因为在高台之上的高高的亭楼已经足够高了,无“口”也可以表现出高耸的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下边没有口的字形是“高”的初形,加的“口”是标记符号,目的是与其它近似的形体区别开来,比如甲骨文的“京”相对于“高”只是下方多了一竖;还有战国时期出现的“亭”,上方是“高”的省写,下方是声符“丁”。 古代常把皇帝居住的城市叫“京城”,用的就是“京”的高大意,因为宫室一般都建得高高大大的。 《公羊传·桓公九年》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不难发现,字形非常相似的“高”“京”“亭”都是与高大的亭楼有关的。“高”的金文写法与甲骨文差异不大,但没有简省下边的“口”的字形,而“高”的小篆写法将建筑的三个部分全拆解开了。隶书的高有两种写法,上部亭楼的尖顶部分都写作了“亠”。曹全碑的写法与小篆和现行简化字近似。人们多将张迁碑的写法认为是“高”的俗体字形,《古今韵会举要·豪韵》说:“高,俗作髙。”其实,从甲骨文金文来看,“高”是将“髙”尖顶下的部分写作口而成的,它们本就是一个字。楷书常见的写法与《韵会》所谓的俗体相同。 众所周知中国名山首推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释名·释山》说:“山大而高曰嵩。”大家看一下这个“嵩”字,从山从高,跟麻雀的雀一样,是以形会意的,小隹为雀,山高为嵩。 我们祝贺别人升迁或搬新家时常说“恭喜乔迁”,乔迁一词出于《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本指鸟儿从幽幽深谷迁到高高的大树上了。 我们今天仍然将高大的树木称为乔木。这个字简化以前是写作“喬”的。《说文解字》说:“喬,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可见,字形里本来是有高的。人们把架在水上或空中供人通行的建筑称为桥,把尖峭的高山称为“峤”,部件“乔”除了提示读音也兼有提示高的意义。 成语“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朱熹认为,高山就是高大的山,景行指的是大道,止是语气助词,两句诗本指高山令人仰望、大道供人行走。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引用来赞美孔子,用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今天我们常用高山仰止来表示对品德崇高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下期预告:低字有个单人旁,它的本义会不会是指人个子矮呢?汉字解密,下期解密低字,敬请期待!

6.1万 阅读
52 +1 10 评论 11 转发

汉字解密

01-26 17:12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高:高字原来画的是一栋亭楼?

452 播放 81评论

汉字解密

01-25 15:49

汉字解密|少:如此相像的少字和小字 它们有血缘关系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少”和“小”这两个字如此相像,它们身上其实确实有着一定的联系。甲骨文“小”以散落、细微的点来表示微小的意思。而“少”只是比“小”多了一点。甲骨文中表示谷粒、微尘、水滴、火星、声音等物象的点往往无定数。如“雨”象雨滴的点或多或少,“尞”象火星的点多少不拘, 如上看来“小”跟“少”差异其实不大。 在甲骨卜辞里,“小”和“少”这两个形体经常通用,在相似的卜辞辞句中“小雨”也写作“少雨”、“小臣”也写作“少臣”、“少牢”也写作“小牢”。综合甲骨文的书写习惯和“小”“少”在卜辞中的用法来看,“少”与“小”应该原本就是一个字。“少”是由“小”变易而来的。书写的差异在金文中才显豁起来。“少”的金文将处于下边的点写作斜长的撇,字形上的差异明显化应该与这一阶段“小”和“少”分别承担了不同的常用义有关,分化的时间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少”的小篆将右撇写作了曲笔。《说文》对“少”的解释是“不多也。”对“小”的解释是“物微也。”两字的汉代常用义是有一些差异的。少侧重指数量不多,小侧重指体积细微。少的隶书楷书笔画平直化,写法就与现行汉字相同了。 下面是几个从少的字。沙字由水和少两个部件组成。《说文解字》说:“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认为沙是水边散sǎn碎的细小石粒,当水少的时候就都显现出来了。 附带说一下沙漠的漠字,漠也是从水的。《说文解字》说:“漠,北方流沙也。从水莫声。”大家知道形声字产生得比较晚,“漠”用了修辞的办法,大概是因为茫茫大漠像河流海洋一样,所以从水。 “劣”是一个以义会意的字,跟“雀”一样,就是由组合而成的两个字直接提示新的意义。小隹为“雀”,少力为劣,力量小就虚弱、就是劣了。“秒”原指稻穗上的细芒,引申有极其微小、细微的意思。进而又用来指长度、时间上极其微小的部分。 公元四世纪左右的《孙子算经》说:“蚕所生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秒”指的是长度单位。唐代白居易的《试进士策问》有:“日月代明而昼夜分,刻漏者准之,无秒忽之失焉。”我国古代人们用漏刻记时,就是用带孔的漏壶和附有刻度的浮箭记时。白居易的诗反映了“秒”很早就与古代的刻漏计时联系了起来,成了时间单位。 下期预告:高字长的很像一栋两层的楼房,高会不会真的和房子有关呢?汉字解密,下期解密“高”字,敬请期待!

2.1万 阅读
44 +1 7 评论 7 转发

汉字解密

01-25 15:48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少:如此相像的少字和小字 它们有血缘关系吗?

108 播放 01评论

汉字解密

01-24 14:17

汉字解密|多:古人竟然用肉来表示多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谭飞。我们一般都将“多”看成是上下两个夕相叠加而成的。前期甲骨文中常用“月”中加了一点的字形来表示“夕”。一般来说夕阳西下,月亮就升起来了,两者密切相关,所以人们造“夕”这个字时是以“月”为基础的。因为“夕”与“月”都十分常用,为免混淆,古人于是在“月”里边加增一笔以相区分。后期甲骨文“月”“夕”字形互换,用月中不加点的字形表示“夕”。这种写法一直沿袭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小篆里“月”与“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多了一斜线。 不过,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多”不太像是两个“夕”叠加而成的,“夕”在甲骨文里象弯弯的月亮,而多的这两个部件哪儿像月亮呢?王国维先生认为组成“多”两个部件:“多从二肉,会意。”我们可以看看甲骨文里“祭”的字形:甲骨文的“祭”以手持肉,会祭祀之意。不难发现,象肉形的部件写法与“多”的部件十分相似,应该取象于同一事物。 “多”大概是用肉堆积在一起来表示数量多的意思。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常把肉堆放一起,这样就显得多,以表示祭品丰富、对神灵虔诚。《左传》里讲晋国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宫之奇担心晋国对虞国不利,虞公说:“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意思是自己祭祀神灵时祭品丰盛清洁,神灵必然会保佑自己。可见,古人为表示虔诚,十分讲究祭品的丰盛洁净。 “多”的金文与甲骨文差别不大,只是肉形写得比较圆润了。因为不同于甲骨文是在质地坚硬的龟甲兽骨上刻字,青铜器是先用泥土制成模型,然后浇注熔化了的铜液,文字往往是先在泥土制成的模型上写好了的。在泥土上写,笔画自然会比较圆润丰满美观了。但笔画圆润后肉与夕的写法就越来越接近了,以致小篆、隶书、楷书的“多”都被写成了两个夕的叠加。 “许多”的“许”是这样的意思。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里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池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 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许多”就是如此多、这样多的意思。“足够”的“够”,从字形上就可以明显发现它跟多有关。 《广韵·侯韵》说:“夠,多也。”“夠”是“够”的另一种写法,从多句gōu声,“多”是提示意义的。声符“句”本来周秦汉魏都只念gōu,是“勾”的本字,本指弯曲,引申指弯曲之物,古人读书,在断句的地方打个勾,这就是句读,“勾”这一写法是晋代书法中将口写成了厶而来的。后来为了分化字义,在“章句”里念jù,这样就导致了同样是以“句”为声符的形声字,苟且、狗熊、枸杞念gǒu,而拘束、马驹却念jū。 常用“一伙人”来指多个人,其实“一伙”本来是写成“一火”或者“一夥”的,“夥”从多果声,扬雄的《方言》指出齐宋的郊区、楚魏交界的地区,“夥”其实就是“多”的方言说法。“一夥”就是“一群”的意思,而“一火”则和古时的兵制有关,《新唐书·兵志》说:「十人为火,火有长。」 古代把军营里同一口锅里煮饭吃的几个人,也就是搭火做饭的同伴称为一火,后来,开火做饭的意思逐渐弱化,泛指同伴,于是增加了“人”字旁。汉字简化时,因为“夥”跟“伙”读音相同,意义又有一定的相关性,于是“夥”就归并进“伙”字里了。 下期预告:少和小只差一笔,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汉字解密,下期解密“少”字,不见不散!

3万 阅读
44 +1 9 评论 6 转发

汉字解密

01-24 14:10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多:古人竟然用肉来表示多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

356 播放 22评论

汉字解密

01-23 19:41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田:田字最开始竟然跟农田无关 也是用来狩猎的

259 播放 21评论

汉字解密

01-23 19:28

汉字解密|田:田字最开始竟然跟农田无关 也是用来狩猎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黄雪晴。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系列与渔猎有关的字,今天来说说田猎。古代常有田猎的说法,但田猎的田却不是农田的意思,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从田这个字的起源说起吧。 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的田外面的那个方框就是囗,表示范围,中间纵横交错的阡陌是猎场与猎场的界限,所以田的本义是一块围起来的供人们打猎的场地,同时也可以表示打猎这个动作,这就是田猎。 《诗经·郑风·叔于田》中有一句“叔于田,巷无居人”,说一位在家族中排行第三的男子外出打猎,街巷里面就像没有人一样,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这位男子太英俊太勇武了,把其他的人都比下去了。这里的田就是打猎的意思。 在上古采集渔猎时代后期,人们慢慢发现,捕获的野兽是可以圈养的,而采集的植物或果实也是可以种植的,于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模式由不太稳定的采集渔猎慢慢转向了农耕模式。随着农耕文明的兴起,田又开始表示耕种的土地。这就是《说文解字》里面说的“田,陈也,树榖曰田。”这里的树是动词,种植的意思。榖,就是谷物,也就是庄稼。“田”的意思是用来种植庄稼的地方,中间的“井”或者是“十”就是表示人工开筑的阡陌。正因为“田”由田猎之田,变作了耕作之田,那么田猎的田,就写作了一个田加一个攵。攵就是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棍,有击打、驱逐、追赶的意思。那么畋呢,就是一只手拿着一个小棍在一片野地上追逐野兽,这就是田猎。 商周时期,土地被分隔成方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边的是私田。这里的公并不是人人享有的公共,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田地都是属于王的,王把这些土地分配给奴隶主使用,奴隶主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他们是不可以私自转让或者售卖土地的。公田,就是奴隶主又从这些土地当中,挑出的一块最好的,最大的留给自己。 公田平时是由奴隶们集体耕作的。剩下的私田呢,又按照等级分给“国人”和“野人”。“国人”是比野人高一个级别的阶层,而“野人”呢,其实就是奴隶,地位是最低的。这些被分隔成一块块的土地,当中的阡陌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井字,于是也被称作井田。在田里用耒翻土出力的人往往都是男子,所以男子的男字就写作一个田,一个力。 专指农耕用地的田还可以表示耕种土地的动词意义,后来这个意义被写作佃。《诗经·齐风·甫田》就有“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的句子。这里第一个田字,就是佃,耕种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不要耕种大块的田地啊,那里只有一片高高的杂草;不要思念远方的人啊,你的心里只会有无尽的烦扰。 田字加一个土,就是里。田,是用来耕作的;土,是封土,是分给奴隶主及下属奴隶居住的。所以里有居住的意思。 子曰“里仁为美”,是说要居住在有仁存在的地方才是最好的。“里”还可以表示居住的地方,比如,我们常常把一些小街小巷就命名为“某某里”。下期预告:多字和少字为什么长得一点也不像,古人以前用什么来表示多这个意思呢?汉字解密,下期解密“多”字,敬请期待。

5万 阅读
59 +1 11 评论 10 转发

汉字解密

01-22 18:22

汉字解密|皮:真皮大衣为啥不叫真革大衣,皮和革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黄雪晴。 最近全国许多地方都在降温,天气越来越冷,我同事前两天还约我去逛海宁皮革城说要买件御寒的皮大衣。说到皮革城,皮和革是一个意思吗,先来看看皮字的字形。皮字的金文字形是这样的,上面是野兽的头,头下的一竖表示野兽的身体,右边的半圆表示已经被揭起来的皮,右下部是一只手,整个字形表示一只手正在剥着兽皮,是动词剥皮的意思,作为名词,也可以指剥下来的兽皮。皮是覆盖在表面的,所以皮有表面、表层等常用意义。 今天我们常常皮革连用,但是在早期,皮和革是不一样的。革的金文字形像一张铺开的头、首、尾俱全的兽皮。皮呢,由于是正在剥或者刚刚剥下,还没来得及处理,所以并没有完全地铺开,有一点点卷曲。 所以皮比较接近真实的状态,我们说真皮,皮草,貂皮大衣,而不说真革,革草,貂革大衣。革,从字形上来看,已经完全铺开。《说文解字》说“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是说革是已经经过处理的皮,有改变,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了。所以我们说,人造革,革新,变革。作为商品,人造革的皮具相对于真皮的皮具来说,价格就低了许多。以皮作为构字部件的有一个“被”字,被子的被,它的左边是一个衣,右边是一个皮,衣和皮都是披在外面的东西,所以被一开始是表示动词覆盖、铺盖的意思。 在先秦的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被字的用例,就是在“光被四表”这个词中。这个词出自《尚书·尧典》。“四表”是指四周很远的地方。这里是说君王的德善要像光明一样覆盖到天下的各个角落。 古时先民们发现兽皮不止可以做衣服御寒,而且还很有韧性,于是他们开始用动物的皮革制作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读易经,读了很多遍,结果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带子都翻断了很多次。这个就是著名的“韦编三绝”的故事。韦,就是熟牛皮绳。 甲骨文的韦字字形中间是一个小小的方框,这个可不是口,而是表示城墻,城墻的外面是一圈一圈的脚板,脚板写作止,止是一个象形字,像脚板的形状。韦,就是脚板绕着城墻一圈一圈地走。 后来这个意义写作“围”,也就是包围的围。包围的围在韦的基础之上又加了一个大的方框,把脚板和原来的城墻都围在了里面,再次强调包围。 由于兽皮柔软容易围绕在其他物体的表面,所以,韦也有了皮韦的含义。生皮比较硬,不容易围绕,加工制作成熟皮之后就比较柔软了,可以用于捆绑、包裹一些物品。加工之后成的熟皮就叫作“韦”。其中,又以牛皮最为坚韧,适合捆绑、编联竹简等比较沉重的东西。所以,“韦编三绝”里的“韦”,就是专指熟牛皮绳了。 下期预告:田的造字本义是农田吗?“井田”指的是什么?汉字解密,下期解密“田”字,敬请关注。

3.7万 阅读
44 +1 3 评论 2 转发

汉字解密

01-22 18:19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皮:真皮大衣为啥不叫真革大衣,皮和革有什么区别

143 播放 10评论

汉字解密

01-22 18:09

汉字解密|单:单在古代竟然也是一种捕猎工具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黄雪晴。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捕猎有关的汉字,今天要说的是单字。有单独单一的意思的单,怎么在古代会和捕猎发生关系呢。我们还是先从单字的字形源流说起,一般认为啊,单和干是一对古今字。我们来看看干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这两个字形都像是前端有杈的长木棒的形状。 一开始,干是早期人们扑击鸟兽的工具,后来干又被用为作战的武器。干又指盾,干戈并称的时候,干就是盾的意思。右手执戈进攻,左手持干防御。戈是古代一种长柄横刃的兵器。兵器和盾牌意味着武力或者战争,因此,我们用“干戈”指代武力冲突。与“干戈”相对的一个词是“玉帛”,常常用来指代和平。所以今天如果大家彼此之间发生了武力冲突,我们会说“大动干戈”。如果大家由剑拔弩张的情势转为和平友好,我们就会说“化干戈为玉帛”。 如果在干的上面加上两个石块,那就是单。单的甲骨文与干相近,也是前端分叉的木棒之形,只是单是在分叉的两头各绑上了一个石块,有的还在下面拴上了绳子,让它更加牢固。 所以,单也是先秦时期狩猎的工具或者武器。狩猎时除了需要工具单,还需要猎狗犬,二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啊,兽字就写作一个单加一只犬。狩猎的过程就是拿着工具,带着猎犬驱逐、追赶、捕捉猎物,这个过程就叫作“兽”,今天我们写成了“狩”。 一开始,人们狩猎仅仅只是为了吃饱肚子。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粮食之后,狩猎慢慢就转变成一种带有军事演习性质的活动了。统治阶级可以通过狩猎熟悉武器的使用,车马的调配,以及练习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另外,狩猎的过程,也类似于战争的过程。战争的双方就好像猎人和猎物一样,在丛林间进行着一场场成王败寇的生死之斗。所以,战争的战的左边也是一个单,右边是一个戈。单和戈这两个表示武器的字合在一起,就是兵戈相向,就是战争。 单作为狩猎的工具只有单独的一根柄,所以有单独、单一、孤单的意思。又因为这种工具的前端虽然分叉,但是仍然相连,具有连续性,所以又有连续不断的意思。 要理解单字意义中连续不断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蝉字。蝉的左边是虫,表示昆虫,是蝉的类别。右边呢,是单。那么作为昆虫的蝉和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很多昆虫幼虫和成虫在形体上甚至是在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常常会给孩子们讲难看的毛毛虫长大之后会变成美丽的花蝴蝶的故事。毛毛虫和蝴蝶的差别就非常大了,但实际上它们就是同一种昆虫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了不同的形体和习性。但是蝉不同,它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也就是说,蝉的幼虫在蜕皮的时候,成虫会以原来的样子从壳中爬出,延续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外表上具有连续性。同时,成虫以后,蝉爬到树上,开始鸣叫,它的叫声也是连续不断的。所以,蝉的右边写作单。如果连续几次获得同一比赛的冠军,我们就可以说是“蝉联冠军”。 下期预告:我们经常听别人说“皮革”一词,那么皮和革是相同的意思吗?汉字解密,下期解密“皮”字,敬请期待。

3.1万 阅读
45 +1 6 评论 4 转发

汉字解密

01-22 18:07

发布了文章

汉字解密|单:单在古代竟然也是一种捕猎工具

146 播放 00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