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爱书、爱牛人、爱哲学、爱从不钻牛角尖的猫,但其实最爱钱了……只是平时不好意思,反正也没多少【请阿信的老板注意看这一句】。
新年里看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瑞·达利欧的《原则》,他的一生就是跟钱一见钟情并持续发酵的一生,他是一个在身边会感觉变态和压迫感堪比乔布斯的人,当然,在美国那么小个地方,这俩怪杰也都惺惺相惜来着。这本书让阿信看到一个卓尔不群的牛人,他发现问题的刁钻角度和思考方式令人着迷,阿信不由得想,之所以干不了人家那番大事业,主要还是平时想太多……【亲爱的老板,么么哒】
今天精选的这若干本书,都跟钱有点关系。不管是换脑袋,还是换个地方走走,亦或突然发现自己拥有钱之外的无价之财,财富都无可避免成为我们的标签。
标签之后,气象万千。
《原则》 [美] 瑞·达利欧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达利欧绝对是个偏执狂。在他的公司中,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都会被撕掉,他默认你在公司就必须是优秀的,而且要持续表现超越优秀,如果你不够优秀——而这一点居然要让公司里跟你相关的所有人来评价,这个评价是完全透明的——那你就离开这里。
他坚决相信系统,而不相信人。他相信原则,不管你的一生有多么长,境遇有多么复杂,抓住那几个核心原则轴下去,就能在一条路上越走越白。
这本书写得相当、非常、特别地诚恳,隔着书的距离,你会觉得非常受益,如果在他身边,那可不一定。
达利欧给自己定下规矩,把每一笔投资的交易逻辑记录下来,从中总结规律、提炼投资规则和标准,为之后的交易做准备。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绝对理性的原则,把投资失误、投资感悟、投资策略用系统化的语言表达,成了桥水基金能够笑傲江湖的关键所在。
对于企业管理和个人而言,这个方法依然适用。《原则》这本书里对所有有心人都是一声战斗的召集令:可算找到组织了;也是一碗老山参汤,滋补之极。
|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 [美]萨提亚·纳德拉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比起平地起高楼的创业者,阿信要更佩服那些在一个已经存在的大系统中,让系统重焕生机的领导者,这个难度甚至会大于创业。
2014年萨提亚·纳德拉接任史蒂夫∙鲍尔默,成为微软历史上第三任CEO。他上任后积极推动公司的文化和业务转型,三年后微软全面复兴,市值翻了一番。 《刷新》是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的管理沉思录和对未来技术的预言书。微软曾是互联网时代毫无争议的霸主,又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很多机会。 刷新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创业者中不断成为商业计划书和商业未来规划的关键词,但唯有萨提亚才真正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如何刷新。没有旧,便没有新,脱旧而服新,需要的远不止是勇气,在新的商业环境下,组织和个人都要重新发现核心价值和认知,重新定义使命,最大限度利用技术所带来的机遇。
|
《谷歌时代的柏拉图: 为什们我们今天还需要哲学?》 [美] 丽贝卡·戈尔茨坦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科技发达,通讯便捷,现代人好像无所不能,却发现很多时候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这时候,哲学就登场了! 乔布斯说过,他愿意用他所有的科技来换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哲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了。 想要真正活明白、认识社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你需要站在哲学的角度去“有高度”地看待问题。而这本书,就是一本能让你读完豁然开朗、非常满足的书。阿信读了好几遍,竟然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阿信推荐这本书的核心原因就是:对啊,今天所需要的哲学,其实跟柏拉图时代的理由相去不远,在技术和钱眼里颠沛流离,其实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需要抬起头喘口气,哲学疗法的力量比心理学更强悍有力。
|
《您厉害,您赚得多:给聪明投资者的聊天记录》 方三文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雪球这个互联网投资社区的名字,就知道来源于巴菲特的那句著名的“很湿的雪很长的雪道”,总之,要把雪球滚成高山。
这本书会让一些习惯读书的人不适应,多散啊,东一句西一句地,也没个总结,也没个思维导图,副书名说得很准确,确实是一群聪明投资者的聊天记录。
方三文说,他见过巴菲特这样的牛人,但是在投资领域学到最多的,是跟一群聪明的投资者聊天。这有点像罗素说的那句话,你觉得哲学很难读是吧,但是如果你和哲学家思考的是同样的问题,你就会觉得哲学书跟连环画一样简单。
有投资意愿的人看这本书,感觉应该也是一样吧。 |
《枢纽》 施展 
---中信书店线下独家销售---
施展是一个工科出身的史学博士。这本书在今年的1月1日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被强势推出,很多人对施展这个隐藏于高校的教授充满了兴趣。中信书店作为一个有特别魅力的书店【温柔地、低调地】,获得了这本书的地面渠道独家销售权。因此这本书也没有购买链接,要买可以在中信书店从南到北的机场书店和大连、深圳以及北京的城市书店购买。
请放心,这本书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打折。【书打折原本就是个变态的事,但是也没有办法啊】
这本书在推荐中比较特殊,因为阿信还没有见到它的真身,因此在此只能借用资料所录如下:
《枢纽》一书,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何谓中国”。 施展找到了一个核心线索,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串联了起来,给出了统一的解释框架。用这个线索,施展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在这个背景下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更解释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独特位置。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完全超越了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了地理、历史、哲学、思想、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
《枢纽》正是通过对3000年中国历史的回望,不断还原“中国究竟是谁”。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只有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才能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判断。 |
《破茧法则:打破一切思维定式》 [英]理查德·泰普勒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阿信相信一句话:书上学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世上最好用的东西,无非是从脑子里生长出来的信息处理器,它灵活而坚定,能够自生长、自纠错和自我倾听。 泰普勒的人生法则系列,阿信之前曾经推荐过其中的一本,广获赞誉。这本《破茧法则》读来十分受用和有趣,虽未必每一条你都有勇气打破,但是另一种眼光和一个洞彻的视角,能让你迅速脱离胶着状态。 比如,书中所列之“与人交往需要打破的法则”包括如下: 我们必须得到尊重; 没话也得找点儿话说; 有的人就是难以相处;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让人知道 …… 注意:泰普勒的回答是以上皆非。
每一条都戳中了阿信在失败相亲路上的痛点。
|
《极简生活》 [美] 艾琳·博伊尔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那些剁手都止不住花钱的人,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至少阿信看后,打算卸载支付宝。 21世纪初,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了一项研究,目的是研究现代美国家庭如何运转。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员统计了家里的所有物件,第一户家庭仅仅是起居室和卧室的可见物品就多达2260件,这还不包括隐藏的小物件。 不仅仅是拥挤的问题,研究报告说,大量的物件造成的视觉忙碌会影响这个家庭的基本快乐。研究对象连续几天接受了皮质醇测试,那些认为自己家里乱糟糟的研究对象,在晚上表现的更容易抑郁。 艾琳·博伊尔以前也有很多东西,但是由于不停地搬家,最后甚至搬到了一个布鲁克林16平米的公寓里,所以不得不开始扔东西,开始极简之路。一开始这很费劲,但是后来却逐渐适应甚至享受这一过程,同时她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分享到博客上,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成为一名分享生活方式的人气博主。《极简生活》这本书就记录了她整个极简生活的分享和历程。 《极简生活》从租房故事说起,从日常起居、待人接物两大方面切入,对如何处置有限家庭空间里的物品给出了大量具备操作性的建议。在分享物归原位、少买多扔、一物多用等处理原则的过程中,艾琳·博伊尔不断思考两个问题:在有限的空间中什么是必须持有的,怎样的生活才是好的。
|
《五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刘润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系列最大的好处是每一个技能只需要五分钟的阅读,但是最让习惯读书的人讨厌的估计也是这个,凭什么呀?五分钟读完的东西哪儿有什么含金量,你看人家休漠,你看人家黑格尔……【对不起休漠老师,实在因为阿信有个大学同学,成天把休漠挂在嘴上,跟他们家二大爷似的】
但有两个理由足以忽略这个怀疑。一个五分钟阅读的技能,至少需要五个月乃至五年去重复,否则也不过是纸上印的字而已。第二个是刘润太勤奋了,他一年看一百来本书,开无数个会,见无数的牛人,每分钟都在践行之。这跟纸上谈兵的人有天壤之别。
刘润称这本书为兵器库,有时间管理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但他把这些能力归结为两个核心,第一个是,最可怕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第二个,阿信不说了,各位看官自己看吧。
|
《逻辑思维:拥有智慧思考的工具》 [美]理查德·尼斯贝特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文科生吵架喜欢进行人身攻击,理科生吵架喜欢说“你这话没逻辑”。
继《思维版图》和《认知升级》之后,尼斯贝特的这本“认知三部曲”新作依旧充满着心理学家特有的人性关怀,在实用性上也更升一级。他说,人们常常在用有缺陷的逻辑为外界下结论却不自知;如果能从思考自己和环境的思维下手,或许所有的争吵都能停下。
如果说《五分钟商学院》讲的是通过养成好习惯来提升自身价值,那《逻辑思维》就是一本让你深刻理解思维的本质,从而成为能用逻辑的眼光看世界的书。
有谁没被逻辑性特别强的朋友碾压过呢?强逻辑好像和观点好坏无关,而是高效、智慧思考的象征。读了这本书,你也可以去碾压那些胡扯的有钱人了,碾压的目的,是你可以接着有胡扯的自由。
|
《土摩托看世界:行走在世界之巅》 袁越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土摩托是个文艺的科学主义者,当年阿信还在读《三联生活周刊》的时候,还很喜欢看他的文章,他是一个克制和文艺的生物男,在大多数关于环境、转基因等的论战,都能看到他的发声。不管对于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克制都是极佳的品质。
这本书阿信觉得可以定义为“一个文字很好的理工男行走在你这辈子都可能不会去的地方的博物学、人类学、信仰、历史等多重记录”。比如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地震后的日本。深入这些国家的日常生活,将目光聚焦于社会的真实面貌——贫穷、饥饿、落后、愚昧、犯罪,而非普通游客惯于流连的美食美景。
有钱并不能活得自由和有趣,土摩托也好,洋三轮也罢,在这本书里,都走到了财富的前面。 |
《孤独梦想家》 [英] 戴维·巴尼特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孤独梦想家》是英国新晋获奖作家戴维·巴尼特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出版,便空降各大销售排行榜,风靡英伦三岛,成为多家媒体的年度荐书。
如果有人声称他的电话是从外太空给你打来的,你会相信吗? 年过七十岁的老奶奶格拉黛丝就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彼时,她的生活正陷入一团混乱,她与年幼的孙子孙女共同生活,可是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一家人生活困窘,他们的家庭面临着被驱逐和分散的命运。
托马斯是英国宇航局送入火星的第一位航天员,可他并不想背负所谓科学实验的重任,他愿意踏上这趟没有回头路的太空之旅,只有一个原因:他想自杀,到了火星就自杀。在这之前,他想到了那些曾经在他身边出现又一一离去的人,他想跟自己曾经的爱人做最后的告别,可是阴差阳错地把电话打到了七十一岁的老奶奶格拉黛丝那里。
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建立了属于他们的联系,陷入绝境的家庭和处于绝望深渊的年轻人成为彼此的希望与寄托……
这本书让阿信感动落泪,当然,由于阿信看《京郊大地》都会哭,所以眼泪也没那么值钱。但这本书太适合冬日阅读了,不管你是个有钱人,还是个暂时的穷人,人的生命能量的强大,胜于一切你可想象的困厄。
好歹,咱们也得有一本超越财富的书撒。
|
《安藤忠雄: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Lens / [日]安藤忠雄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安藤忠雄是个猛人设计师,他在设计界,有人非常喜欢,有人非常不喜欢,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个大师。
安藤忠雄说,人生向来就是不自由的。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有对于社会、自由深刻的思考过程。 可能很少有哪个成功的建筑设计师像安藤忠雄一样关注年轻人。他说,身边的年轻人急切而盲目,坦然地告诉他想去大公司落脚、并一直走到退休。安藤想或许小事务所对他们来说就是不自由的,但“自由”和“稳妥”永远相对,这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挑战。 在这本精选建筑图集和十万字的思考呈现中,你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内容。在安藤忠雄眼里,除了功能、逻辑、经济的考虑之外,建筑还可以塑造很多东西。对他来说,人只有在挫折中才能找到自我,不断挑战自己,才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
《2018年故宫文物日历》 刘永逸 
---点击书封,进入中信书店购买---
推荐了这么多谈钱的书,阿信差点忽略了时间才是我们获得财富的关键。最后,阿信推荐一本精巧的日历,算作一份祝福,希望大家在2018年里,过得充实,有所收获。 跟我们熟悉的《故宫日历》不同,这是台北故宫根据其馆藏文物出版的日历。去过台北故宫的人应该肉眼见过其中的一些宝贝。图片精美细腻,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竹木牙角雕刻、鼻烟壶、珐琅彩,以及古书善本、图书文献。 贞者,不二也。为了迎接狗年的来临,这本日历以“贞吉”为主题,依一年四季的概念再细分为“长春吉祥”“国之重宝”“锦囊玉轴”等子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