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和刘姥姥的过节

 wodedoc910 2018-02-02


           《风语红楼》(精读本)203
              风之子原创

    林黛玉和刘姥姥的过节,其实是从第三十九回开始的。
    第一,黛玉见不得刘姥姥胡编乱造逗引宝玉。
    这位老人家为了逗贾府上下高兴,信口开河,说了个雪下抽柴的故事,引发宝玉痴性,黛玉便小小的不爽了。
    黛玉和宝玉志同道合,但也不主张宝玉过于离经叛道,毕竟不合时宜。而且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宝玉怜惜身边的女性倒也罢了,对于刘姥姥这种一眼就看出是胡编的故事,宝玉居然深信不疑,黛玉自然不会对刘姥姥有什么好感了。所以当宝玉说要雪下吟诗,黛玉便说还是雪下抽柴的好。
    第二,黛玉见不得刘姥姥的现实。
    刘姥姥的现实,是生活所迫,这个要黛玉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刘姥姥来贾府,几乎没有夸过谁漂亮。按照小说的写法,贾府可是美女如云的。我猜想刘姥姥这样,是有她的世故之处的。和自己不相干的,夸谁漂亮都不妥,漏一个就容易得罪人,索性都不夸。
    但是她那现实的思维,又是谁对自己有好处就夸谁。所以当贾母说惜春会画画,可以给画张大观园的画给刘姥姥带去时,刘姥姥那种现实观又回来了。所谓:
     刘姥姥听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惜春固然还是美的。但钗黛湘云三春哪个不美?姥姥喜出望外,直夸惜春,其实不惟黛玉,哪个都不会开心的。
      最关键的,刘姥姥的话总是和利益相关,这便是黛玉之大忌,见不得也是必然的。
      第三,黛玉不给刘姥姥喝茶。
      贾母引了刘姥姥和众人到潇湘馆。黛玉只给贾母奉了茶,其余的人,王夫人说不喝,也就不喝了。但是刘姥姥毕竟是客,怎么着王夫人这个“我们不喝茶”是不包括刘姥姥的,况且刘姥姥又是比贾母还要高龄的老人。如果黛玉真的周到,应该给刘姥姥一杯茶的,可是,机灵的黛玉其实和妙玉一样,是嫌弃刘姥姥脏的,所以顺势而为就不给刘姥姥茶了。
      而老于世故的刘姥姥,又如何不知呢?这是明显的不待见她啊。
      刘姥姥知道,这位小姐不喜欢她。
      其实黛玉的心态,在后面是表露出来了的。所谓她是哪门子的姥姥,这意思就是,贾母才是我的姥姥。我的茶,只给我的姥姥喝。这既是对刘姥姥的不待见,也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的对贾母的爱。
      第四,刘姥姥的夸赞有问题。
      刘姥姥既然知道了黛玉的心理,自然不敢再像夸惜春那样冒失的夸黛玉。所以她憋了半天,是这么说的: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象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刘姥姥的夸赞,其实是带有贬义的。为什么这样说?
      还记得宝钗和湘云商议菊花诗社的一段话吗?所谓:
      这里宝钗又向湘云道:“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宝钗的话,落脚点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当时社会对于女子的主流观念,那便是多读书甚至去钻研学问,便是不务正业了。刘姥姥把黛玉闺房当作上等的书房,这其实大大的不妥。
      黛玉固然不认同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但是当有人这样含蓄的说她读书过多,又是这样一个底层的村妇,岂会不恼?
      刘姥姥有意也好,无心也罢,都可以当作黛玉不请她喝茶的回应。
      第五,刘姥姥的现实再度显现。
      趁着贾母吩咐给黛玉换窗纱的机会,刘姥姥又借机讨要衣料做衣服。
      刘姥姥的做派,明显是趁着贾母疼爱黛玉捞油水,黛玉岂会不知?居然在这个上面打主意,更为黛玉不齿。
      刘姥姥占到了便宜,她那现实的做派立马又出现了,所谓:
      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
      刘姥姥夸黛玉的房子里的摆设比贾母的还要好,这话不假,也可见出贾母对黛玉的爱,甚于自己。可见我们的一个误解,黛玉的潇湘馆是朴素的简陋的,也是错觉。黛玉的潇湘馆的摆设装饰是极其高贵的,之所以不显得奢华,是因为人家摆设得有格调。这也是后来去到蘅芜苑,和黛玉探春的住所一对比,过于寒酸,贾母脸上下不来,才有那么一番吩咐的。
      但是这话经刘姥姥说出来,又犯了黛玉的大忌。黛玉出身五世列侯之家,是当今探花巡盐御史的千金,最怕人误解的就是她是来投靠贾府的,她这一切都是贾府所赐,偏偏刘姥姥这么一说,其实是在恭维贾母,好像黛玉的一切皆是贾府所赐,黛玉焉能高兴?
      第六,刘姥姥不懂戏曲审美。
      到后面众人喝了酒,欣赏十二官的表演,所谓:
      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可还记得十二官的排演,黛玉听到,心驰神痛,不觉落泪,将《牡丹亭》之佳句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打通,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极致。可是刘姥姥的表现却是: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
      昆曲是优雅而悠扬的,喝了酒的刘姥姥大约是想起村子里的闹元宵的音乐来了,所以乱跳一气。对于深悟昆曲之美的黛玉来说,自然是:
      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刘姥姥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其实不惟是黛玉的看法,也是宝玉和众姐妹的看法。
      这就是刘姥姥和黛玉的过节。刘姥姥的出身和阅历,注定了她的世故,猛然置身于贾府这样的上流社会,自然会捉襟见肘。所以她虽然为贾府带去了欢乐,却也带来了一系列观念的冲突。所以黛玉对刘姥姥的厌恶,才会越加明显。在黛玉看来,这样的姥姥,和自己的姥姥贾母比起来,自然是 差了十万八千里,自然是她是哪门子的姥姥,不过是只知道吃的母蝗虫而已。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写尽市井人情的小说。好人不惟一味的是好人,也有七情六欲。坏人也不一味的是坏人,也有可怜可叹的地方。好人和好人,不见得就是朋友,而坏人和坏人,倒常常一见如故。这便是林黛玉和刘姥姥,这两个好人,那些小小的一笑而过的过节。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