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氏综合征,知多少?

 板桥胡同37号 2018-02-02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瑞氏综合征(Reye  syndrome),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急性进行性脑病,因澳大利亚医生Reye于1963年首次报道而得名。瑞氏综合征,几乎专门发生在16岁以下的儿童中,轻症者或治疗及时者可在病情早期停止发展而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在数日甚至24小时内死亡。

案例1:赖氨匹林诱发瑞氏综合征!

患儿,女,6岁。因“发热2天,抽搐2次,呼之不应半天”入院。入院前,患儿因发热(38.5℃)、伴咳嗽,某诊所给予赖氨匹林100mg静脉滴注,热不退,并骤升至41℃,并迅速出现昏迷。既往体健。

入院后检查,肝功能、心肌酶谱明显异常,血氨升高,头颅CT、脑电图异常,最后确诊为赖氨匹林诱发的瑞氏综合征。

案例2:胃复安诱发瑞氏综合征?

患儿,男,9岁。因发热(38℃)、鼻塞两天,频繁呕吐一天,于某日上午8时往某医院就诊。给予胃复安20mg静脉滴注和补液后,迅速出现高热(40℃)、昏迷、反复四肢抽搐、尿失禁、眼球上窜、双眼凝视、瞳孔放大等症状,最后治疗无效死亡。

医院诊断不明,因家属怀疑胃复安药物中毒请求鉴定。尸体检验见脑水肿,肝脏脂肪变性以及病毒感染征象(淋巴组织增生、间质性肺炎、肠淋巴细胞浸润等),与瑞氏综合征的症状和病变相符。

哪些因素可引起瑞氏综合征?

瑞氏综合征几乎专门发生于16岁以下的儿童,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久后,出现频繁呕吐、反复惊厥和进行性意识障碍,几小时内进入昏迷状态,甚至有去大脑强直的表现。

瑞氏综合征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发病前常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致病原可能是流感病毒、水痘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

2、药物:已证实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赖氨匹林(赖氨酸与阿司匹林的复盐)、贝诺酯(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酯化物)等水杨酸盐。

19世纪80年代早期以前,美国常见瑞氏综合征的流行,然而随着水杨酸盐(阿司匹林)在18岁以下患儿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的禁止使用,发病率下降了。

国外曾有人怀疑止吐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吩噻嗪类药物与瑞氏综合征之间可能有关系,但他们的结论受到严重质疑。

瑞氏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标准:①前驱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水痘病史;②以频吐为首发症状;③无黄疸;④转氨酶超出正常值的3倍;⑤脑脊液检查排除颅内感染。

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重点是纠正代谢紊乱,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控制惊厥等对症处理。

控制脑水肿是治疗本病的重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降低颅内压,可用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每次2.5~10ml/kg静注,开始时每4~6小时1次。速尿和地塞米松可同时应用。

多数患儿出现高血氨的症状。降低血氨,可给以食醋灌肠,每次10~20ml,再加2倍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保留灌肠。口服50%乳果糖混悬液2~3ml/kg·d以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谷氨酸钠液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每日20~40ml,分1~2次应用,可纠正高血氨等。

特别提醒: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2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等。16岁以下儿童慎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等。

2、英国药品管理局:因为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发生瑞氏综合征的机会,基于可能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年龄低于16岁的儿童不应使用。

3、中成药:菊蓝抗流感颗粒(胶囊)、复方忍冬野菊感冒片金羚感冒片中含有阿司匹林APC:含有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贝诺酯: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物均可诱发瑞氏综合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