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老师讲十六字真言

  平凡的人 2018-02-0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相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一般认为,十六字真言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

我打印了一份宋儒真德秀的《心经》给老师作参考,开篇就是这句话。于是我请教老师:“人心惟危”这个“危”是什么含义?

老师:说的是人心变化多端,你是不好掌握它的。这个人心是指的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修道的人来讲,它就是个危害。

我:哦,人心特别容易变化,不容易把握。

老师:哎,就是。这个危字怎么解释?有从字义上抠的,但从字义上抠有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到底在春秋以前这个字是个什么意思。你考证它,也只是根据有限的那么几本书去考证,中国字本来就多义,是不是说,我们根据有限的几本书考证出的就是它原本的意思呢?不好讲。我们只能是通过后来心学修炼的体会,来看它当初是指什么意思。

老师说:最早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这个说法,是在《荀子》里边:“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十六字真言最早并不是见于《尚书》。两千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的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自汉初以来,《尚书》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由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书写《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相传西汉时期,鲁恭王(刘余,汉景帝子)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古文《尚书》25。一般认为,梅赜整理的古文《尚书》系伪造。

因此,十六字真言无争议的最早出处是《荀子·解蔽篇》的引注:“《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老师接着说:这个危,就是庄子所说的那个“机心”。

《庄子集释》载: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取水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事倍功半,就建议他制造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成玄英解读:“有机动之务者,必有机变之心。”后遂以“机心”指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

我又问:那“道心惟微”这个“微”是什么意思?

老师说:道心这个微呢,当深奥讲也行,当微妙讲也行。就是说这个道心,它是非常微细、非常精细的,你不容易逮住它,不容易体会到它。

不等我问,老师接着说:“惟精惟一”,是说,你只有精神非常专一,才能体会到道心的这个微,你才能知道人心的这个危。你在修炼的这个时候,你可以使用道心的这个微,但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你要避免人心的这个危。

“允执厥中”的意思呢,是说你也不能完全按照道心的微去处理普通人的事务,譬如说你是皇帝,你怎么能要求普通人都做得到“微”呢?

我说:哦,那“允执厥中”这个“中”是“中庸之道”的中?还是“未发之中”的中?

老师说:这个中,从伪《尚书》上说,是尧传舜、舜传禹的。因此,这个中,应该是首先从政治方面说的,是政事上的中。但是你要想做到政事上的中,你就必须有修养。但这个中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只有到子思的《中庸》才有了解释(子思,孔子之孙,从曾子处学习孔子之学,接受的主要是孔子晚年的思想)。“喜怒哀思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就是指精神非常纯净,什么意识活动都没有。这个状态叫中。这个中,我们说,就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依据。你这儿什么都没有,没有一点先入为主的东西,什么意识活动都没有,这就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我说:就是说,只有做到“喜怒哀思之未发谓之中”那个中,才能做到政治上那个中。

老师:哎,就是。一个明王圣君,就是要在没事的时候心很纯静,这也是传统文化中符合辩证唯物论的东西。当你处理事情的时候,你只有这个未发之中,你没有先验的东西在里边,你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正确地处理它。这就是“发而皆中节”。你是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按照它的正常状态、按照它的需要,这样来处理的,那就叫做“和”,就是正合适。

  所以,《中庸》它是修炼心性的,《大学》应该是治国的。

 老师又说:所谓没有主观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既不能有书本的东西做依据,脑子不是拿书本的东西去做教条、去指导做事;也不能按经验主义的东西——这也是个主观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都是有影响的。应该是反映论,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来做。就是“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道理,古人在春秋战国以前,是通过练功认识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