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降魔变图卷》-敦煌道释画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赏析

 百了无恨 2018-02-03

《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唐代,佚名,纸本设色,纵27.5厘米,横571.3厘米,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唐代《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素高清大图
降魔变图卷》又名《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舍利弗与劳度叉斗法图》,全卷正面为彩绘,反面写有相对应的有关唱词片段,画卷共有六个回合,与之相应的配有六幅变相。画面基本按照劳度叉与舍利弗先后六次斗法的故事情节而展开。舍利弗先后变成金刚、狮子、香象、鸟王、天王及风神,战败六师幻化的宝山、水牛、宝池、毒龙、恶鬼及大树。这种以惊人的想象、奇妙的构思,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斗法场景的表现手法,实开《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的先河。美国学者梅维恒就据此一文图并存的画卷,联系印度与世界各地的说唱文学传统,竟然写出了一本专著《绘画与表演》。是敦煌文献中唯一的彩绘“降魔变文”,是敦煌变文中最精彩的卷子,亦是当之无愧的《敦煌国宝》。
佛教东传,翻译注释大量涌现,但一般民众仍难接受,所以约东晋以来,有些和尚就用浅近的方法如“唱导”来传教。唱导讲究声,辩,才,博。其留下的底本称之为“讲经稿”。稿中每每穿插许多故事,遇到人名地名更是极尽铺张,故事部分畸形膨胀,后来逐渐演变,趋向于以故事为主题的方向发展,佛经本身则变成了故事的素材。这种作品,就称之为“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说唱文学,“变”指“经变”,佛教用语。以佛经的内容为题材写成的文学作品即变文。“变文”最初是寺院里以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俗讲,连说带唱,后来内容扩大,也演唱历史故事,民间传说。1899年敦煌千佛洞从佛经中发现大量唐代变文钞本,即敦煌变文。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诸多变文中,《降魔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代表作, 故事生动, 图文并茂, 自胡适、王重民等学者而下, 历来颇受重视,是敦煌变文中最精彩的卷子。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

《降魔变图卷》第一回合:金刚智杵破邪山。
画面最右侧因破损,舍利弗与诸弟子的画面已失。最右侧第一个登场的是舍利弗化现的大力金刚,正高举金刚杵,奋力砸向劳度叉所化现的一座大山。中间的六人为劳度叉及眷属,最左侧为观看斗法的国王及大臣须达长老及眷属。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局部图
劳度叉摇身变成一座大山,山上盛开各种野花,结满种种果子,山下泉水清冽,奔涌不息。舍利弗变成一位力大无比的金刚力士,手持金杵,直捣山腹,不一会,便将大山捣塌了一大片。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局部图
劳度叉六师正在紧张的注视着金刚力士与他化现的大山。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局部图
国王及长老与眷属也在紧张的观看场下的斗法。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局部图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一回合局部图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一回合的唱词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一回合的唱词释义:
六师忿怒情难止,化出宝山难可比。崭岩可有数由旬,紫葛金藤而覆地。山花郁翠锦文成,金石崔嵬碧云起。上有王乔丁令威,香水浮流宝山里。飞仙往往散名华,大王遥见生欢喜。舍利弗见山来入会,安详不动居三昧。应时化出火金刚,眉高额阔身躯礧。手执金杵火冲天,一拟邪山便粉碎。外道哽噎语声嘶,四众一时齐唱快。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二回合

《降魔变图卷》第二回合:威棱狮子啖水牛。
劳度叉化现一头疯狂的巨牛,四处奔突,狂吼乱叫。舍利弗立即变成了一头狮王,冲向巨牛,一口将巨牛咬死。右侧是舍利弗极其眷属,左侧为国王与长老及眷属,外道六师及眷属。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二回合局部图
舍利弗化作的狮王扑向劳度叉变成的巨牛,一口将巨牛咬死。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二回合局部图
舍利弗极其眷属。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二回合局部图
外道六师及眷属。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二回合的唱词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二回合的唱词释义:
六师忿怒在王前,化出水牛甚可怜。直入场中惊四众,磨角掘地喊连天。外道齐声皆唱好,我法乃遣国人传。舍利座上不惊忙,都缘智慧甚难量。整理衣服安心意,化出威棱师子王。哮吼两眼如星电,纤牙迅抓利如霜。意气英雄而振尾,向前直拟水牛伤。慑剉登时消化了,并骨咀嚼尽消亡。两度佛家皆得胜,外道意极计无方。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三回合

《降魔变图卷》第三回合:六牙香象踏宝池。
劳度叉就地变成了一座七宝莲花池,池中莲花盛开,十分美艳。这时,舍利弗又变成一头六牙白象,来到劳度叉变成的七宝莲花池边,将长鼻子向池内一伸,霎时间,池内水被六牙白象吸了个精光,七宝莲花也枯死了。右侧是舍利弗及其眷属,上方有一助阵的撞钟比丘。左侧为国王与长老及眷属,外道六师及眷属。上方也有一助阵的擂鼓手,正在舞动着双槌,拼命的擂鼓助威。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三回合局部图
六牙白象将长鼻子向七宝莲花池内一伸,霎时间,池内水被六牙吸了个精光,七宝莲花也枯死了。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三回合的唱词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三回合的唱词释义:
其池七宝而为岸,马瑙珊瑚争灿烂。池中鱼跃尽衡冠,龟鳖鼋鼍竞谷窜。水里芙容光照灼,见者莫不心惊愕。外道自叹甚希奇,看我此度诤强弱。舍利举目而南望,化出六牙大香象。行步状如雪山移,身躯广阔难知量。口里嚵岩吐六牙,一一牙高一百丈。牙上各有七莲华,华中玉女无般当。手搊琴瑟奏弦歌,雅妙清新声合响。共赞弥陀极乐国,相携只劝同心往。象乃动步入池中,蹴踏东西并岸上。以鼻吸水尽干枯,六师哽噎怀惆怅。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四回合

《降魔变图卷》第四回合:金翅鸟王斗毒龙。
劳度叉挺身一跃,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龙,上下翻滚,搅得天摇地动,雷鸣电闪,暴雨狂风,极为恐怖。舍利弗一见,立即变成一只金翅鸟王,从九天上飞下,对着十头巨龙乱啄,几乎将龙啄死。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四回合局部图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四回合局部图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四回合的唱词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四回合的唱词释义:
是日六师渐冒燥,忿恨罔知无计较。虽然打强且祗敌,终竟悬知自倾倒。又更化出毒龙身,口吐烟云怀躁暴。雷鸣电吼雾昏天,霹雳声扬似火爆。场中恐怯并惊嗟,两两相看齐道好。舍利既见毒龙到,便现奇毛金翅鸟。头尾慑到不将难,下口其时先啄脑。肋骨粉碎作微尘,六师莫知何所道。三宝威神难测量,魔王战悚生烦恼。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五回合

《降魔变图卷》第五回合:毗沙门降黄头鬼。
劳度叉又变成了夜叉鬼,头上喷火,目如巨铃,牙似长剑,冲向舍利弗。舍利弗立即化成了毗沙门王,降伏恶鬼。夜叉鬼欲逃,但周围都是大火,只有毗沙门王四周无火。夜叉鬼只好向毗沙门王跪地求饶。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五回合局部图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五回合局部图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五回合的唱词

《降魔变图卷》背面描写第五回合的唱词释义:
六师频弱怀羞耻,会中化出黄头鬼。神情异种丑尸骸,望得四边而怕畏。舍利弗举念暂思惟 舍利弗和颜悦不已,得知定得强于敌。遮莫你变现百千般,不免归降为弟子。场中化出大天王,威陵赫弈精奇异。身穿金皿曜三天,腰间寳剑星霜起。手中宝塔放神光,长战森森青煇。天王怒目暂回眸,二鬼迷闷而擗地。外道是日破魔军,六师忙怕尽亡魂。赖得慈悲舍利弗,直从放汝尽威神。驴骡负重登长路,方知可得比龙鳞。六师悔谢深惭耻,化日无端长我仁。忘饥失渴淹年岁,终日X驰仕大神。担柴负草经艰苦,徒劳自役狂辛勤...
唐代敦煌《降魔变图卷_舍利弗与六师外道图卷》第六回合局部图

《降魔变图卷》第六回合:旋岚风扫荡六师。
因画卷破损,第六回合画面已失,仅仅剩下分隔段落处的一棵树,和树旁的两名僧人。劳度叉变作一树,枝繁叶茂,而舍利弗化成了风神,持囊鼓风,结果大树被连根拔起,草木亦随风而倒,烈火顺风烧向了外道的阵营,致使帷帐倾斜,宝座欲堕,其徒众乱作一团,连劳度叉本人也目瞪口呆,最后只得皈依,剃度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