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抗生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35例诊治分析(二)

 茂林之家 2018-02-03
通过分子结构分析发现,化学结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有甲硫四氮唑取代基(MTT)的头孢菌素,理论上都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MTT在中性溶液中水解成甲基四氮唑硫醇,然后甲基四氮唑硫醇以硫酮式重排形成与双硫仑分子中的N—C—相似结构而抑制乙醛代谢,便产生了与双硫仑相似的反应[2,3]。

  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氯霉素、酮康唑、丙卡巴肼等,但绝大多数双硫仑样反应由头孢菌素类引起,占92.66%[4]。大部分患者在饮酒后10~30 min内出现症状,最长的达7 d。轻度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颜面或全身皮肤潮红,轻度头昏和心慌,无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中度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慌、恶心、呕吐、发热等,但无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等;重度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休克等。双硫仑样反应病人发病时饮酒量均明显小于平时,且与平时醉酒明显不同,尤以白酒较为容易引起该反应。患有基础疾病患者较正常人容易诱发双硫仑样反应,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易发双硫仑样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的改变,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

  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一般要求:www.(1)有明确的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饮料史,饮酒量较平素减少;(2)近10 d内有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抗生素史;(3)有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除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其他疾病。双硫仓样反应应与酒精中毒、酒精过敏、药物过敏及冠心病等鉴别,其中以冠心病的鉴别较为困难,尤其是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的鉴别诊断更为困难,加上有出现低钾血症的可能,心电图的改变就更容易让人难辨真假。本组患者在双硫仑样反应治愈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双硫仑样反应实质上是乙醛蓄积造成的中毒及过敏反应,治疗原则与一般药物过敏基本相同。

  研究表明,地塞米松能提高乙醛脱氢酶活性,加速乙醛氧化[5];纳洛酮能抑制β-EP的作用,阻止乙醛诱导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多,并有稳定细胞膜、抗休克及非特异性催醒作用[6]。因此,在病情较重的患者采用了这些治疗促进患者恢复有较好作用。

  35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较急,且部分患者合并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感染等,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从诊治经验来看,首先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检,同时还要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关键。此外,加强对患者指导教育是防治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要措施。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均应告知其不能饮酒。关于使用抗生素时禁止饮酒的时间,文献报道不一,多数人认为,用药期间和用药前后5~7 d内应禁止饮酒[7],头孢类抗生素药物说明书明确注明禁止饮酒的时间为5 d,但药物手册注明用药期间和停药后1周避免饮酒[8],也有人提议为了安全起见以20 d为宜[9]。笔者认为,因存在个体差异,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用抗生素,应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2~3周内不能饮酒,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刘治军,傅得兴.食物-抗感染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43.

  [2]高志成,陈丽华,王心愉,等.双硫仑反应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药事,2002(12):772.

  [3]周延冲.实用药学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5.

  [4]吴美丽,吴泉英.1500例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统计与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27-128.

  [5]刘非凤,唐英,陈忠庆,等.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4):205-206.

  [6]周玉宝,庞飞,方英.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58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7):176-177.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37.

  [8]陆风翔,扬玉.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15.

  [9]徐明显.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反应4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19):2276-2277.

转贴于中国论文库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