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道德经》智慧破解交易获利之道(四十)

 百科知识博览 2018-02-03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以其为人处事而彰显德行,因此这种人有真实的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下德者只会自我标榜拥有他人所不具有的德行,所以这种人其实无德。拥有高尚品德 的人,内在没有一个固定的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样式,因此无需装得道貌岸然来显示自己的作为。下德之人,总是非常在乎外在的名誉,总想多做多为以博取他人的关注。上德者一切顺其自 然,当然不会有自己的施德目的、作为和对象。上仁者则刻意推行仁,但也一视同仁而没有确定的施仁对象。上义者刻意施义并有自己的对象范围;上礼者则刻意推行礼而没有人响应,乃捋 起衣袖上前强拉硬拽。

    所以,背道而驰之人,总是强调德;无德之人总会强调仁爱;无仁爱之心的人,总是强调礼。然而,仅仅拘泥于礼的人则是无忠信可言的,是信义浅薄的,信义浅薄则是社会祸乱之首。 由此可见,各种现行的社会知见,不过是人的自我意识演化出的铺张摆设,用它来踏上新途,那是愚蠢的开始!脱落形骸而敢于担当的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喜轻薄,追求朴实而不崇尚浮华 ,因此要舍弃浅薄虚华,选取淳厚朴实。

    老子在《道德经》里向我们揭示了与不透明、混沌和不确定性事物互动的方式,同时揭示了道与人、道与德之间的关系。人由道生,人从寻道的体验中获得遵道之德,在德的化育下获得 成长。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让人处于与道分离的状态,但是道的驱动力始终在驱动着人心回归。道的不透明、混沌和人的认知的有限理性,让人始终无法准确把握道的真实存在,所以人的成 长只能来自于与道的互动。在与道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模仿道,人获得了行为规范,形成了品德,重新与道合为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