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汉语有云:“对句论声,诗词联韵”,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Wdjljjfj 2018-02-03

“对句论声”是指对句要讲究平仄协调,现在头条里许多征联句,不讲平仄,甚至分不清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颇有“大猩猩喝醉酒跳迪斯科——毫无章法”的感觉。对联声律从律诗派生出来,平仄要求相对容易把握些,但并非无章可循。外国人说汉语,让人一听就感觉发音有问题,这是典型的声律不谐。可是有人认为讲究声律是“老古董”。试问不讲究声律的诗词有多少生命力呢。以五言律句为准,出句与对句可分两组:①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必为:平平仄仄平。②出句:平平平仄仄;对句必为: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式构成律诗的基本句式。一句话究竟是上联还是下联,判断的基本原则是“看末字”。末字仄声就是上联,末字平声就是下联。如果连上下联都分不清。只能说“没入门”。

“诗词联韵”,诗词除了上述四种句式外,还讲究押韵。押韵以平水韵为标准。尽管汉语语音从唐朝发展到现在,语音变化很大,但是平水韵一直是科举考试时作诗的用韵标准。现在有的人说可以用“中华新韵”。作为尝试是可以的,能否被诗界承认,短期内不会有答案。就如“硬笔书法”叫了几十年,到现在书法界也没有承认“硬笔书法”在书法界的地位。充其量只能算“硬笔写法”。

古韵与今韵最大的争议就是“入声字”的归并问题,是根据现代发音归入相应的音韵里,还是按古音统一作为“仄声字”处理。如果“是根据现代发音归入相应的音韵里”。那么许多以入声见长的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等就要失传。如果“按古音统一作为仄声字处理”,这势必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国策相违背,且让没有入声字的方言区无法掌握诗词技法。这是一个矛盾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