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年间建造的肃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东侧,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府邸。爱新觉罗·豪格,崇德元年(1636),以军功封肃亲王,掌户部事。顺治三年,挂靖远大将军印,平定四川张献忠。次年,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下狱,不久死于狱中。顺治八年(1651),追复封爵。顺治为豪格平反昭雪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
(1778)才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从乾隆十五年(1749)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王府还称为“显亲王府”。义和团运动后,肃王府被划为日本使馆,今为北京市政府所在地。

坐落
《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的显亲王府北起长安街南至与詹事府相隔的胡同,府西有御河,后来改为暗沟,成为正义路。面阔五间的府正门,面阔七间的大殿,前出丹墀,各面阔五间的左右配楼,面阔五间的厚点,面阔七间的后寝点,面阔三间的抱厦,面阔七间的后罩。西路院为花园,东路院为三进院落的家庙。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从图上看,显亲王府在当时的亲王府中规格是较高的,但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未逾制。

居者
爱新觉罗·豪格,清太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初封贝勒,天聪六年(1632)七月,晋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四月,以军功晋肃亲王。六月,命掌户部事。八月,以事降贝勒。三年八月,副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攻明。翌年四月,凯旋。八月,仍命管户部事。九月,复以功晋亲王。六年三月,以事降郡王。七年七月,以功仍晋亲王。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事削爵。十月,仍封亲王。三年正月,授靖远大将军,征四川。十二月,灭张献忠。五年二月,凯旋。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幽系。四月,自杀,年四十,以庶妃三人殉。七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八年二月,昭雪,追复封爵。十三年九月,追谥武。乾隆四十三(1778)年正月,配享太庙。特诏改现袭爵位之显亲王,复始封王号曰肃,世袭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豪格妻妾14人:嫡福晋,哈达纳喇氏(哈达部吴尔古代与清太祖第三女莽古济公主之女)崇德元年,其母获罪,豪格将她杀死;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名杜勒玛(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洪果尔贝勒之女,明安贝勒之孙女,孝端皇后的堂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堂姐妹)崇德元年(1636)七月,嫁给豪格,崇德四年(1639)十一月册封肃亲王大福晋,生第四子富绶;侧福晋,纳喇氏(赫礼台吉之女);侧福晋,硕隆武氏(德尔赫礼他布囊之女)生第五子猛峨;侧福晋,吉尔岳岱氏(布穆祜台吉之女);庶福晋,宁古塔氏(佐领他克图之女)生第六子星保;庶福晋,西林觉罗氏(男爵宁尔纳之女);庶福晋,西林觉罗氏(佐领泰尔康之女);庶福晋,黄氏(朝鲜黄业沁之女)豪格死后,自尽殉葬。生次子固泰、第三子握赫纳;妾,瓜尔佳氏,乐尔赫纳之女;妾,牛氏(诸尔密之女);妾,那拉氏(特穆之女)生长子齐正额;妾,伊尔根觉罗氏(杭素之女)生第七子舒书;妾,王氏(王明之女)。
豪格共有七子,其中两人被封爵:长子,齐正额。康熙十六年二月因罪处死,黜宗室。次子,固泰,已革辅国将军。第三子,握赫纳,辅国将军。固泰同母弟。第四子,富绶,显懿亲王。袭爵,改显亲王。第五子,猛峨,温良郡王。第六子,星保,头等侍卫。第七子,舒书。
袭次
|
名称
|
世系
|
封爵简述
|
第一代
|
豪格
|
清太宗长子
|
崇德元年四月晋肃亲王,寻坐党岳托漏上言有怨心,降贝勒,二年复封肃亲王,六年缘事降郡王,七年以功复封肃亲王,顺治元年四月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人所讦,削爵,十月仍复原封,五年二月坐恂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弟,革爵幽禁,三月自尽,八年正月,以无辜被害,追封肃亲王,十三年追谥“武”,乾隆四十三年,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
|
第二代
|
富绶
|
豪格第四子
|
顺治八年袭亲王,改封号曰“显”,康熙八年薨,谥“悫”。
|
第三代
|
丹臻
|
富绶第四子
|
康熙九年袭显亲王,四十一年薨,谥“密”。
|
第四代
|
衍潢
|
丹臻第六子
|
康熙四十一年袭显亲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谥“慎”。
|
第五代
|
蕴著
|
富绶之孙,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第三子
|
康熙四十七年袭三等奉国将军,乾隆三十七年袭显亲王,四十三年复始封之号“肃”,寻薨,谥“勤”。
|
第六代
|
永锡
|
丹臻孙,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
|
乾隆四十三年袭肃亲王,道光元年薨,谥“恭”。
|
第七代
|
敬敏
|
永锡第一子
|
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道光元年袭肃亲王,咸丰二年薨,谥“慎”。
|
第八代
|
华丰
|
敬敏第三子
|
道光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九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咸丰三年袭肃亲王,同治八年薨,谥“恪”。
|
第九代
|
隆懃
|
华丰第三子
|
同治元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九年袭肃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良”。
|
第十代
|
善耆
|
隆勤第一子
|
光绪十二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四年袭肃亲王,宣统帝逊位后薨,谥“忠”。抗战时期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之父。
|
变迁
因为肃亲王府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法国曾经要求将肃亲王府作为自己的使馆。但肃亲王府系“铁帽子”王府,当时负责谈判的恭亲王不敢轻易许诺,
后几经交涉,法国才勉强同意将使馆建造在纯公府,肃亲王府暂时逃过一劫,但它还是没有逃过八国联军那次浩劫。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抗洋运动兴起,驻京外国人员和中国教徒,强行占据了与使馆邻近的肃王府,修筑工事,成为洋人抗拒义和团的重要据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根据条约扩大东交民巷使馆区,肃王府沦为日本使馆。肃亲王府迁往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内
(今东四十四条西头路北)。肃亲王府所在的御河桥东河沿在划入使馆界后,被改名明治路,西河沿(御河桥西岸),改为英国路。现今东西河沿统称正义路。日本投降后,河北省平津区敌伪产业处理局一度驻此。解放后,这里成为卫戍司令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

图:1923年《最新北京全图》上显示显亲王府为日本使馆

图:1947年《袖珍北平市分区详图》上显示肃亲王府所在的御河桥西河沿改为英国路
现状
现在的显亲王府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侧建起了长安大厦,南侧是东交民巷(在东交民巷中有日本使馆旧址),东临正义路,西侧是北京市团委。目前的入口在正义路上,大门为西式建筑,门口两侧有境外站岗,显得庄严而肃穆。据说院内还保留一座日本明治时代建的西式楼房,现存主楼及大门。但我们无法进入,也不能在大门长时间停留和拍摄。

图:位于正义路的北京市人民政府

图:位于东交民巷内的日本使馆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