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经脉理论学说探源

 周连翔 2018-02-04

我们经常说人体有十二经脉,但是其实在黄帝内经中,最初是只有十一经脉的。五脏六腑,刚好十一经脉,那为什么后来又变成十二经脉了呢?这反映了经脉理论学说的发展和变迁。

十一经脉理论学说探源

在灵枢经本输篇,只有十一经脉的穴位,也明确指出了心出于手中指,为手少阴经。

这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医学文献,也只有十一经脉,可以得到证实。

在灵枢经阴阳系日月篇,也可以印证。

黄帝曰: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岐伯曰:

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这里把手上五条经脉,左右共十条,对应日。脚上六条经脉,左右共十二条,对应月。

而且,本篇内容还把天干地支和十一经脉联系起来了。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岐伯曰:

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

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

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

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

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

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

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

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

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

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

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

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

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

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压根就没有手厥阴心包经一说,而且整个内经都找不到手小指内侧所谓的心经的穴位。

那么后面为什么会演变成十二经脉呢?这个要从三焦说起,本输篇说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三焦是孤腑。这个孤腑说的很明确,不与脏合,孤单的。

但是这很不符合古人阴阳平衡的理论,有一阴就必有一阳。为了找一个和三焦相合的脏,心包横空出世了。然后把手少阴心经挪到小指内侧,中指变成手厥阴心包经了。

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这样看似完美解决了一阴一阳相表里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这六脏配五行的问题。

总结,黄帝内经中,十一经脉理论和十二经脉理论是共存的,这也反映了内经非一人之作,掺杂有后世不同医家的不同认识,及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但我本人更倾向于认为人体只有十一经脉,而不是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共十一条,言六脏六腑,违背了内经最初的经义宗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