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宫崎骏、村上春树都拜服的女作家,却靠中国哲学写作成文坛女王

 火神求火 2018-02-04



就在上周一(1月22日)

熊猫君极其敬仰的一位大师离世

世界幻想文坛的传奇女王——厄休拉·勒古恩



 厄休拉·勒古恩

(1929.10.21-2018.1.22)


她是第一位雨果、星云双奖女性作家,

6次雨果奖、6次星云奖、21次轨迹奖等

200多项世界文坛大奖获得者。


村上春树、宫崎骏、刘慈欣、斯蒂芬·金等大师,

都是她的忠实粉丝。


她的作品风靡全球,

《地海传奇》是世界三大奇幻经典之一,

《黑暗的左手》系列几乎拿遍科幻文学大奖。


今天熊猫君非常有面儿,

由作家、主持人梁文道先生,

分享他对勒古恩《黑暗的左手》的读后感。

文/梁文道

原载于梁文道深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

本文授权转载自看理想公众号(ID:ikanlixiang)

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科幻小说史上不世出的大师,她也是个女作家,她就是厄休拉·勒古恩,今天我们来讲她的《黑暗的左手》

 

这本书1969年出版,直到今天都还被人称颂,大家觉得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这本书出版后就分别获得科幻小说界的“双峰”:雨果奖和星云奖


 序言:科幻小说家负责说谎 


《黑暗的左手》序言里面,厄休拉·勒古恩谈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她谈小说到底是什么。


我们一般大众心目中的科幻小说,总是把它想象成某种预言小说,预言未来世界怎么样。


而厄休拉·勒古恩认为科幻小说跟别的小说一样,它们不应该负责预言,预言是未来学家和灵媒干的事儿。

 

小说家要干的是叙述,是描述事实。怎么样去描述呢?


她说了一个很有趣的反语,她说小说家叙述事实的方法是通过说谎来完成的。


你要用说谎的办法来搞清楚事实,小说他是虚构的,它其实全在说谎,但是我们看入戏了,我们相信了,我觉得它的确是在叙述事实,直到小说合上之后,才醒了过来。

 

厄休拉·勒古恩形容这个过程,就像发疯一样,发疯之后清醒了,所以她说:


难怪历史上任何一个有点尊严的社会,都不会太瞧得起自己的艺术家,因为他们负责说谎。

 

这句话并不是要贬低小说,有时候说谎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


 黑暗的左手:一个没有男女之分的社会 


厄休拉·勒古恩说她在《黑暗的左手》要做的是一个思想试验:


要把我们人类的生存状况、甚至是我们的身体,丢到一个很陌生的环境之下,在这个完全虚构的由说谎营造的一个环境下,


去想象人除了像我们现在这么活着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存在方法,还有没有别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没有别的生理结构?

 

她问了这么样一个问题,我们就来看一看她怎么来开掘这个问题的答案。




《黑暗的左手》的叙述者金利·艾来到了这么一颗星球,他们叫它做“冬星”。


冬星很奇怪,整个星球处在冰河时期,冬天的时候达到零下六七十度,非常非常寒冷。


但这还不是最古怪的事,最古怪的是这个星球上的人,他们全部几乎是无性或者说是双性。


跟我们地球人不一样,他们不分男女、雌雄,平常都处在一种没有性别、性征的状态底下,每一个人都是不男不女或者忽男忽女。

 

他们平均一个月里面有21天是处在一种没有性征的状态,没有性欲。但是这21天过后,会有五六天他们进入一个时期叫做“克慕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发情,他们就很想跟人性交,假如他遇到一个对象,双方情投意合,这个时候双方就会凸显性征,但凸显的性征可能是男、可能是女,几率是一半一半。

 

再说回厄休拉·勒古恩要做的一个思想试验,她要想想看,


假如人类没有性别区分,或性别区分像我刚才说的冬星那么古怪的话,到底会出现什么事儿呢?


一个社会,一个文明有没有可能不把它文明的基石建立在性别的区分上面?

 

这个想法非常大胆,她表达的是一种非常激进的女性主义观点,


她们认为,我们这个社会男女的不平等是因为,不只是男人压迫女人那么简单,而是首先有男女的分别,


假如我们把男女的分别完全取消掉,你想象一下,没有男女之分,那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由于它没有性别的区分,因此延伸地带来一连串的变化。


其中一个就是他们没有战争。


勒古恩认为,战争往往都是由男人所发动的一种事情,那是一个父权社会才搞得出来的东西。 


冬星自古以来没有民族国家的存在,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机器,因此不可能大规模地动员国民以及各种资源投入进来打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像原来的卡亥德王国里面讲的不是法律,不是制度,而是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是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来的复杂交往模式。

 

勒古恩说这样一种制度下的冬星人,他们不打仗,他们在意的是个人的尊严,注重的是人情世故。


这很奇怪的是,这颗星球上面居然会有这么一种特殊的观念,类似我们中国人的观念,讲求面子和人情世故。


那是因为我们作者勒古恩,她本来就很崇奉中国的思想。




 从东方哲学《道德经》中吸取智慧 

  

好的小说,都应该会让我们看到作者他丰沛的文学想象力,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厄休拉·勒古恩就有着丰沛而充满着诗意的文学想象力。


《黑暗的左手》这本书里面,她写到在到处是冬天的冬星上,气温到零下40度,人们就要闭嘴,不然冷空气进入肺部,会刺痛你的肺。


到了零下70度,你呼出的所有空气会在一瞬间,结成一连串的小冰珠,飘浮在这儿,然后会“噼里啪啦”地摔碎在地上。


所以一个人他的每一口呼吸,都会带来一小串微型的冰雪暴。


这真是一个很漂亮、很奇特的场景。

 

厄休拉·勒古恩的每一本小说,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特别漂亮的一些想象。她的文字总是有一种空灵的感觉,非常地诗意。


她另一部非常有名的著作:《地海传奇》系列曾经被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改编成电影。


宫崎吾朗说,包括他爸爸,他们一直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把厄休拉·勒古恩的小说拍成动画片。



▲ 宫崎吾朗版《地海传奇》

 

当今美国非常有名、非常嚣张、非常瞧不起人的大文学评论家Harold Bloom,布鲁姆,他很看不起通俗文学,但他说:


厄休拉·勒古恩了不起,她把奇幻文学、科幻文学一手带进了最高等的严肃文学的殿堂。

 

 勒古恩曾用50年亲自翻译《道德经》 


她在这方面的成就,他认为要比写《魔戒》的托尔金还要厉害、还要大。

 

厄休拉·勒古恩的文字有一种漂在空中的,一丝羽毛般,白云般,那种透彻、明亮、温柔、轻盈的诗意。


这诗意背后其中一个养分来源,是中国的道家。


勒古恩跟《道德经》有一个独特的渊源。


她小时候在家,看到她爸爸那位伟大的美国人类学家在看《道德经》。


“好看吗?”她问,爸爸说:“太好看了!”


原来她爸爸在不断地翻看《道德经》,希望在里面选一句话,用在自己的葬礼上面。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七八岁的勒古恩也迷上看《道德经》。

 

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由于她太爱《道德经》,忍不住要自己翻译。但她不懂中文。这有点像当年中国的大翻译家林纾翻译《茶花女》。


勒古恩找来一位专门翻译中国诗的学者,跟他合作,请他先把《道德经》语译一遍,然后勒古恩再用她特别的诗意的想法,去把它改编,再译一次。

 

道可道,非常道;

The way you can go,Is not the real way;


名可名,非常名。

the name you can say,Is not the real name。


这是勒古恩翻译的道德经前两句,你会觉得完全不是我们平常的理解,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句子别有一番韵味。

 

 她的作品,总是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存在 


道家思想在《黑暗的左手》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冬星上有一种宗教很特别,叫韩达拉教。


这个教崇奉是隐修。他们会隐居起来,与世无争,躲在山里面。


隐修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就可以成为预言师。预言师修炼的整个核心过程,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你要学懂哪些问题不应该问。


一个人应该越无知越好,越知道自己无知越好。人生境界的最高阶段,就是达到一个彻底的无知,清静无为的状态。


听起来很有我们道士修行的味道。

 

在《黑暗的左手》里面我们还能看到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符号:太极阴阳图。




故事中来自人类的主角在冬星结识的一位朋友,他说“你啊,其实就像我们地球上一个古老文明里面出现过的一种符号。”


他画给他看,就是太极阴阳图。“你们冬星人真的是阴阳合一。”

 

而他的这位冬星朋友,原来也是学隐修那个宗教的,他后来修行到最后,发现生跟死是没有分别的。


就像他们的教义所说:黑暗的左手是光明,而黑暗是光明的右手。

 

所谓的光明跟黑暗,不是绝对的对立,他们永远相生相伴,永不分离,正如生跟死一样。


为什么人在光芒的照射下会有影子呢?他们的解释是,那个影子其实就是你的死亡。


你的死亡一辈子跟着你,直到你死的那一刹那,影子也没有了。


但你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生死在同一时间归一了,一切归回到大地原来的面貌。



勒古恩把她对道家的热爱,都灌注进她的这本《黑暗的左手》里面。

 

她觉得人本来就应该过着这种清静无为的生活,一种无知的生活。


这里有一种奸贤愚智没有分别的状态,它并不在意人世间的种种差别,正如隐修的韩达拉教,它不在乎万世万物的分别,


它在乎的是他们相似的地方,在乎的是达到天地合一,我与万物一同的境界。

 

回过头来看这本小说的核心,为什么厄休拉·勒古恩要构思这么一个没有性别差异的世界?

 

实际在她很多部小说里面,她都在做这种试验。


我们人类社会充满各种各样的差异:男女的差异,性取向的差异,肤色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国家的差异……


她在每一本小说里都试着把其中一种差异抽掉,看看会怎么样。


这些思想实验最后都是让我们,重新反省我们自己的存在。(本文

这些思想实验最后都是让我们,重新反省我们自己的存在。(本文授权转载自看理想公众号 ID:ikanlixi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