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言诗写作技巧

 杏坛归客 2018-02-05

七言绝句

绝句格式一般认为是:一、三、 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实不止如此。

先看格式及为什么第二四六字 也有必须是平声或仄声的规定。

○平○仄仄平平(避尾三平) ○仄平平仄仄平(避孤平) ○仄○平平仄仄(避孤平) ○平○仄仄平平(避尾三平)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避孤平) ○仄○平平仄仄 (避孤平) ○平○仄仄平平 (避尾三平)

○仄平平仄仄平(避孤平) ○平○仄仄平平(避尾三平) 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避孤平)

○仄○平平仄仄(避孤平) ○平○仄仄平平(避尾三平)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避孤平) (○为可平可仄)

为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有些第一、三、五字又规定必须 平或者仄呢?其实是为了避开孤 平与尾三平。

孤平:就是第二四六字为“仄平仄”时, 全句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如果二四六字 都是可平可仄时,就是:仄仄仄平仄仄 仄,或者仄仄仄平仄仄平。 尾三平指:一个句子的第五六七字不能 都是平声。尾三平是古风的做派。如: 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孤平与尾三平的诗句,读起来就没 有汉语的声韵美了。 因此,写好格律诗的方法一般总结为: 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2.不得犯孤平和尾三平。

但实际上还不止此。如上面的: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第一句:○平○仄平平仄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第三句:平平○仄平平仄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第三句:○平○仄平平仄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来掌握 其规律。 以七绝而言,所谓平仄,以 第二四六字论,只有两种:平 仄平;仄平仄。

规则一:凡是“平仄平”,要注意避 免尾三平,所以句尾字是平声时,第五 字必是仄声;句尾字是仄声时,第五字 必是平声。 规则二:凡是“仄平仄”,要注意不 能犯孤平。如何防止?二四六字必须是 “仄平仄”时,第三字或第五字中必须 有个平声。

七言律诗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 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按照韵 律书上的韵脚押韵;第三、四、五、 六行要工整对仗; 同时要严格执 行平仄要求。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 脚(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 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 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 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什么叫对仗 呢?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 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 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然后,必须符合词性、

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 量词...,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 七律格律较严,二、 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 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一、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 可做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三、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四、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仄的粘对和变格

一、 平仄的相对和相粘 律诗和律绝的平仄格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这个规律就是平仄的相对和相粘。

相对就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在节奏点上的 字要相互对立,也就是第一句和第二句; 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第七 句和第八句在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互 对立。这个规则就是“平仄对立”,

如果 违反了这个规则就叫“平仄失对”。

相粘就是下一联的出句和上一联的对句的 平仄在节奏点上的字要相粘。所谓“粘” 就是粘连在一起,平粘平,仄粘仄,也就 是平仄一致。这就是第二句和第三句;第 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和第七句在节奏点 上的字的平仄是相粘的。这个规则就是 “平仄相粘”,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则就叫 “失粘”。

“对”和“粘”的作用是使诗的声调有变 化而不单调,朗读起来和谐,从而加强了 音乐美感。如果出句和对句不对,上下两 句的平仄就重复了;如果上一联的对句和 下一联的出句不粘,上一联和下一联的平 仄就重复了。这样的重复就失去了音乐美 感。所以,失对和失粘在格律诗中都是绝 对要规避的。

二、平仄的变格 格律诗除了前面的一些格律规则外,还有一 些规则是必须注意的。

1、避免孤平。孤平就是一句诗中,除了韵脚之外, 只有一个平声字。在五言诗中的“平平仄仄平”句式 中,如果第一字用了仄声字,就成了“仄平仄仄平”。 这种情况就叫犯了“孤平”。在七言诗“仄仄平平仄 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就成了“仄 仄仄平仄仄平”。这种情况就叫犯了“孤平”。所以, 孤平是写作格律诗(包括律绝和排律)的大忌, 应该力求避免犯孤平。这就是说,在这种句式中, 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字。如 果非要用仄声字不可,就要有补救的办法去解决。

2、三字尾须避免三平或三仄。诗句 的末三字称为三字尾。三字尾的平仄 安排关系到这句诗的声律是否和谐。 所以一般要求三字尾须避免三平或三 仄。如果根据内容的需要,出现了三 平尾或三仄尾的情况,可以在本句或 邻句采取适当的补救办法去解决。

三字尾的标准格式是: 1、平平仄; 2、仄仄平; 3、平仄仄; 4、仄平平。 第一、第二种格式在变格时,就会成为“仄平仄” 和“平仄平”;第三、第四种格式如果变格就成了 三仄尾和三平尾。

3、变格 凡是平仄不符合正常格律的句子就叫“拗句”。 拗句和律句是反义词。孤平的句子,三平 尾、三仄尾的句子都是拗句。为了避免出 现“孤平”以及“三平尾”、“三仄尾”的诗句, 诗人就采取了一些特殊的规则,特定平仄 格式进行补救。这就叫“拗救”,经过拗救的 句子就是变格。

(1)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变为“○平平仄 平仄”; (2)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平仄 平”; 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 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又叫孤平拗 救。

(3)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变为“○仄仄○平○平 仄”;

一般要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这 样,这一联就成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就是对句 相救。 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变为“○平平 ○仄仄○平○平仄”;然后,对句的第五字用平 声字来补救,这一联就成为“○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变格是格律诗所容许的格式。我们在学习写作格 律诗的时候,尽量使用律句;如果出于内容表达 的需要,偶然出现了拗句,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 去解决;确实无法补救的,以形式服从内容为标 准。 如果全诗各句都是拗句,那么就不是格律诗了。 要么归入古风,要么就是打油诗、就是顺口溜了。

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