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快餐」知行合一

 渺目僧 2018-02-05


胡立根

「国学快餐」知行合一

【一语破的】

知行合一: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努力践行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语出王阳明《传习录》:“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原典精读】

(黄直①)问知行合一。先生②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传习录·黄直录》)

注释:①黄直:王阳明弟子,明中期学者、诤臣。②先生:这里指王阳明。

「国学快餐」知行合一

【点到即止】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守仁的哲学主张。

王守仁从小立志如诸葛亮一般成就伟业,精研儒释道,苦修武学,钻研兵法,精练骑射,弯弓射箭,百发百中,成为文武全才。入朝为官后,曾上疏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贬谪途中,遭刘瑾刺客一路追杀,于37岁那年到达龙场。正是在龙场,演绎了著名的 “龙场悟道”,打开了他通向“圣人”的智慧之门。

龙场地处万山丛棘之中,蛇虺横行,蛊瘴遍地,言语不通。王守仁住在山洞石棺之中,万念齐来,不断追问:圣人处此,会做何想?追寻圣贤, 仗义执言,是否有错?既然无错,何以山穷水尽? 苦思冥想中,某日半夜,他灵光一闪,长啸一声,忽然明白:圣人之道本存人心,只是多没觉察,何须向外求取?心灵状态,决定了思考处世的方式。“知行合一”观就此产生,王氏 “心学”就此成型。

龙场悟道,乃其多年探索而一朝顿悟。王守仁曾有多重困惑。一是格物致知之惑。年轻时他崇拜朱熹,信奉其格物致知,曾格竹七日,不仅毫无所获,还生幻觉幻听。于是转向佛道与心学。二是佛道之惑。他少好神仙,31岁于会稽山筑室阳明洞,留心炼丹采药之术,自号阳明子(故世称王阳明)。禅学心学多有相通,于佛他多有所取。但他发现,万物皆有盛衰,肉体何能长生?道教无为出世,佛学遗弃人伦,只求个人解脱,不能兼济天下,二者均堕于虚空。而最令他困惑的是,其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乱者四起,社会遭遇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道德危机。他苦思破贼之策,深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正是龙场悟道,让他找到了“破心中贼”之法,就是知行合一,从根本上消除“贼念”。

王阳明之“知”,并非科学之知,而是道德认识,即所谓“良知”;其“知行合一”,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合一。关键有二:

一是“知行一体”,无先后之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说得头头是道,不能见之于行,便是不知,有“知”就应“行”。 另一方面,不善之念一生,虽然未行,也已有了行的因素。所以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二是“知行并重”。从恶念说,他特重视“知”:恶念之生,已有“行”在,恶念就是恶行,当须立刻遏止。从善念说,他更重视“行”:心有善念,不叫行善,落实于行动,才叫行善。从为善说,有行才是知,善行才是善念。从去恶说,恶念一生便是行恶,知就是行。王阳明倡知行合一,目的就在克服“一念不善”, “破心中贼”,从而做到去恶念,行善行。

王阳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的悟道是其知行合一的结果,而悟道以后,主要从政务和军事两方面实践其“知行合一”主张,历经赣南剿匪、平定宸濠之乱,最终实现了“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的“三不朽”,成为 “古今完人”。

「国学快餐」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