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杭州·30年】别问它今年多大岁数?这几张老照片保准你都没见过!

 真友书屋 2018-02-05

这三张老照片你能看出来是哪里吗?哈哈!由于年代久远,单看照片已经难以分辨出是什么地方了。这三张照片拍摄的是上塘河南来北往的船只、上塘河的堰坝过船、上塘河土坝。第二张照片摄于1891年前,已经跨越了百年……

上塘河,又名上塘运河,位于杭州东北面,开凿于隋大业六年(610)。干流自市区施家桥运河口,向东北流,经半山、星桥、临平,许村、长安,直至盐官镇止,全长约48公里,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


上塘河河道新旧对比

(分别摄于2003年和2016年)


据《资治通鉴·隋纪五》载:“敕穿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时为江南运河的南端”。此河旧时为往来海宁和入京的水陆通道。隋至元代凡走江南运河,均循此河。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长安城(海宁长安镇)经上塘河到达最华贵的城市——杭州。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有数次经此河入杭城。


上塘河两岸风貌新旧对比

(分别摄于2003年和2016年)


上塘河部分河道(半山、皋亭山南麓)因岩基距地表浅而难以深挖,筑坝衔接,又建塘堤以护河水,故上塘河多堤坝,自东向西,有石灰坝(即德胜坝)、沈塘湾坝、善贤坝、皋亭坝等。由于上塘河水位与大运河水位有落差,船只能翻坝而行。坝上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人气兴旺,形成了别有特色的农村小集市。坝附近也是农居云集,商铺林立。


坐在观光船上欣赏沿河风光

(摄于2016年)


整治后的上塘河及民居

(摄于2016年)


上塘河上的衣锦桥

(摄于2016年)


古往今来,政府都十分重视上塘河的治理。宋嘉定八年(1215),临平决堤,仁和知县赵希言督修,亲自搬石运土,振奋民工,使河堤很快修成。明天顺元年(1457),杭州知府胡浚兴治水利,开浚运河至德胜桥至海宁城百余里河道。清雍正五年(1727),巡抚李卫,开浚艮山门施家桥至施家堰段,全长7779丈。1951年—1985年期间,共进行四次疏浚工程,两岸堤塘逐年砌石护岸。2007年的上塘河整治工程,除了治水和沿线景观建设外,更挖掘两岸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