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塘有一家「 五香豆腐干 」,上过电视台,得到过很多赞誉。 出生于谢塘镇晋生村的著名导演谢晋就经常把这里产的「 五香豆腐干 」带给友人品尝。姜文、斯琴高娃也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 原因当然很简单,就是味道好。好到成为上虞最有名的地方特产之一;成为上虞区各大星级酒店必备的名菜之一;甚至天天有吃客特地跑远路直接去求购。 有一家公司想每天代购几百斤去销售,“扩大销售”可是分分钟上亿的节奏啊,而这家「 五香豆腐干 」的主人王尧夫却任性地拒绝了。 他家的「 五香豆腐干 」仍是自家操作。安心守着自家的作坊,按最古老的配方,按固定时间一丝不苟的做事,随季节生产一定的数量。如果不提前预定,每天几乎没有剩余。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味,从来都不简单。每一份付出,都包含不易。 走近王尧夫家的「 五香豆腐干 」作坊,远远就传来一股浓郁的豆香和五香味,让人未谋其面,先闻其香。 走近细看,色泽栗黄,香气诱人,看起来就好吃;放进嘴里一咀嚼,咸中带鲜,浓浓豆香和润透的五香交织进味蕾,真的是“余味无穷”。 谢塘「 五香豆腐干 」,上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谢塘晋生村王尧夫家的「 五香豆腐干 」得七十年老店真传。 王尧夫家需每天下午两三点开始,用石磨自己磨豆浆(现在已改为粉碎机磨豆浆),煮豆浆,过滤,压榨,制作出半成品豆腐干,然后和特制五香配料卤在一起。 第二天夜里两三点钟就起床,卤了一遍的豆腐干继续再卤一遍,静候入味。等天亮后晾干去卖。 这样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延续下去,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豆腐干就连续不断地可以销售了。 让我们了解下它的制作过程。 全黄豆制作。在蛋白质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够抗衡肉类的植物性食材。选择大豆以饱满、色泽青黄、无变质为佳,将大豆杂质挑选干净,浸泡,清洗,研磨。图为研磨豆浆▼ 研磨好的豆浆需要煮浆。经过高达100度的充分煮沸,让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大锅中热气腾腾,灶膛火花四溅,火热的夏季做这事,旁观都觉得吃不消。▼ 煮沸过的豆浆开始过滤。传统的手工过滤出来的豆浆质量最佳。王尧夫家就是全手工操作,细棉纱布包裹着豆浆,在固定好的木质架子上进行过滤。操作的过程其实充满美感。而做事人的辛苦是自知的。▼ 传统手工制作五香豆腐干需要用卤水点浆。卤水点浆做出来的五香豆腐干质地细腻韧性好。▼ 将制豆干坯的木制框放至模具中,摊开棉纱包布,将豆花倒入,叠好四角。然后叠木板,置木框,依次操作。直至一模完整,进行压榨。▼ ![]() 静置一段时间后,把压榨好的豆干坯搬到桌子上,用刀把它划开,分成一块块同等大小的豆干。▼ ![]() ![]() 划好的毛胚豆干需要经过再次压榨。这个过程十分繁琐,全家齐上阵,每块湿漉漉的豆干依次被装入模型,用纱布包好,叠放整齐,再次入压榨机。▼ ![]() ![]() 到点后取出放置于竹筛,摊开晾晒。至此,五香豆腐干的毛胚就算出来了。▼ ![]() 等豆腐干晾晒到有一定硬度,自然晒出黄金亮色后,就需要进行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五香“卤煮”。把香料入锅,豆腐干放入,焖煮一定时间,取出再晾。至凌晨三点,再把晾晒的豆腐干重新“卤煮”一遍,再次取出晾晒。这样出来的成品才更入味,更有嚼劲。▼ ![]() ![]() 好了,下面就到了品尝时间了。 孔乙己每次喝酒都喊:“温两碗酒,来一碟茴香豆”。 我想我得比老孔先生更显得气派些不是,于是我尖着嗓子喊:“温一壶酒,来两碟五香豆腐干”。(自玩自嗨,最终吃掉半斤老酒,半斤五香豆腐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