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魏六朝诗选》第一百七十一首《赠周散骑兴嗣》

 邈思遐想 2018-02-06

【篇目】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

【古风泊客一席谈】


 

   赠周散骑兴嗣


        [梁诗·吴均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拼音版:


zǐ yún hǎo yǐn jiǔ ,jiā zài chéng dōu xiàn 。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zhì fù yǐ bǎi piān ,dàn qín fù qiān zhuǎn 。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jìng tōng bú fù háo ,xiàng rú běn pín jiàn 。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gòng zuò shī zhí rén ,bāo shān yī xiàng jiàn 。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作品介绍]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来到了成都包山这个地方,想起了同为成都人的三位贤者,再联想起自己的境况,在推崇他们之余,也是在向友人坚定自己守道安贫的志向。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世居江南姑熟(今安徽当涂) 。南朝大臣,史学家。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萧衍代齐建梁,周兴嗣上奏《休平赋》,文章非常优美,受到萧衍重视,拜安成王国侍郎,就在梁都的华林园当值。梁武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参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著有文集十卷,《千字文》传诵千古。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作者介绍]


吴均(公元469年~公元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注释]

①子云指的是西汉扬雄,扬子文。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辞赋家、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姓氏“扬”,或作“杨”。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②孔敬通,南朝梁人。梁大同中叶担任东宫学士。 

③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译文]


扬雄喜好饮酒,他家住在成都县。

扬雄制赋已逾百篇,且他的琴艺也非常高超。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孔敬通不是富豪,司马相如本来也很穷。

我们都是失职人等,就一起在包山相见吧。


赏析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南北朝梁.吴均


其一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其二

昔贤当路者,声名振华夏。朱轮玳瑁牛,紫鞚连钱马。

朝花舞风去,夜月窥窗下。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

佚名

《赠周散骑兴嗣》   [梁诗·吴均]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

扬雄喜好饮酒,他家住在成都县。

子云指的是西汉扬雄,扬子文。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辞赋家、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姓氏“扬”,或作“杨”。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扬雄制赋已逾百篇,且他的琴艺也非常高超。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

孔敬通不是富豪,司马相如本来也很穷。

孔敬通,南朝梁人。梁大同中叶担任东宫学士。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我们共作为失职人等,就一起在包山相见吧。


*注:本诗白话译文由泊客试译,敬请泊右指正。


《赠周散骑兴嗣》,当然是诗人给周散骑兴嗣的赠诗。

《赠周散骑兴嗣》其实有两首,这是其一。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世居江南姑熟(今安徽当涂)。南朝大臣,史学家。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萧衍代齐建梁,周兴嗣上奏《休平赋》,文章非常优美,受到萧衍重视,拜安成王国侍郎,就在梁都的华林园当值。其年,河南献来一匹会随着音乐跳舞的马(儛马),萧衍命周兴嗣与待诏张率等人作赋歌颂。赋成,萧衍评定周兴嗣的最好,升周兴嗣为员外散骑侍郎。

说起周兴嗣,知道的人也许不多,但是要说起中国史上三大启蒙读物的《千字文》,可谓无人不知。而《千字文》的作者就是周兴嗣。

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吴均与周兴嗣同庚,但是周兴嗣深得皇帝欢心,而吴均就差了许多,但是两人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友情。《赠周散骑兴嗣》其二中就有“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句。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扬雄喜好饮酒,他家住在成都县。

       诗文起首就开始引用了历史人物。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扬雄是即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想家两种身份。

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扬雄制赋已逾百篇,且他的琴艺也非常高超。

扬雄好酒、博学、善琴。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孔敬通不是富豪,司马相如本来也很穷。

称颂完扬雄,诗人在此,又引出了两位人物。

一位是同时代的孔敬通。梁大同中叶担任东宫学士,与庾肩吾、徐摛、王囿、鲍至等同时,是萧纲幕下的文人。能写一手草书,又创“反左书”。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孔敬通和司马相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才高八斗,家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我们共作为失职人等,就一起在包山相见吧。

包山是哪里?泊客没有考据到。

不过,联系上下文,泊客以为,此包山不是“包山楚简”的湖北荆门,应该是成都县的包山--扬雄、司马相如都是成都人。孔敬通,泊客没有查到哪里人氏,窃以为也是成都人。

此句意在说:“我”与前面三位提到的贤者一样,都是仕途受挫,家不富裕的,但是虽然不全部同时代,也能在包山神交。

《赠周散骑兴嗣》此诗,几乎在网上没有任何资料。泊客只能猜度:是不是诗人来到了成都包山这个地方,想起了同为成都人的三位贤者,再联想起自己的境况,在推崇他们之余,也是在向友人坚定自己守道安贫的志向。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古风泊客》第一辑《古文观止》

《古风泊客》第二辑《诗经》

《古风泊客》第三辑《楚辞》

《古风泊客》第四辑《乐府诗集》



《古风泊客》第五辑《古诗十九首》




《汉魏六朝诗选》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诗歌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段时间既有采自民间的乐府诗,也有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既有南方清丽婉约的诗歌,也有北方的铿锵之声。本书选录诗约300首,分为九部分:汉诗、魏诗、晋诗、宋诗、齐诗、梁诗、陈诗、北朝诗、隋诗;分4卷,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宋齐诗一卷,梁、陈、北朝、隋诗合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当时各个朝代各诗人的不同风格和内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时期的风格和代表作家,详加注释,是读者了解汉魏六朝诗歌的入门必备之册,既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备用资料,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项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