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结是会致命的|和环境格格不入怎么办?

 qyliaowei 2018-02-06



01.


谢灵运喜欢标新立异,也很清高,自己设计了一种曲柄斗笠,经常戴在头上。


孔淳之见了,就对他说:“既然你向往的是高超旷远的人生境界,为什么不能够彻底丢弃高官们用的曲柄伞的形迹呢?”


谢灵运回答:“看来你老兄是害怕影子,总是不能忘记那个影子。”

 


那时候的高官喜欢戴曲柄帽,孔淳之觉得谢灵运的曲柄斗笠,虽然新颖,但还有官场的痕迹。

 

谢灵运的回答很机智,他用了庄子里的一个典故,说是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拼命奔跑,想要摆脱影子,但越跑影子跟得越紧,最后,那个人跑得精疲力竭,死了。

 

谢灵运翻用这个典故,意思很像后来一个禅宗的公案,说是一个和尚带着小和尚走路,到河口的时候,遇见一个女子,老和尚背着女子过了河。到了对岸,放下女子,各自走路。



走了一段路,小和尚忍不住问:“师傅,你怎么能够背一个女子呢?”意思是师傅犯了戒律,佛门弟子不能接触女人的身体。


但师傅平静地回答:“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有放下这个女子?”

 

老和尚的意思是,如果我的内心清净,不把这个女子看作是女子,我又何必刻意要躲避呢?


谢灵运的意思也是这样,我已经完全不把当官当作一回事了,我又何必刻意躲避呢?



02.


谢灵运的回答真的很聪明。但不幸的,后来的事情很出乎人们的意料,也一定出乎谢灵运自己的意料:那个他认为可以坦然面对的影子要了他的命。


他一直向往在山水间逍遥,但一直受到那顶官帽子的诱惑,一辈子都在山水和官帽子之间纠结。最后,这种纠结要了他的性命。


 

在谢灵运四十九岁那年,他被充军流放到了广州,住在现在的中山大学附近叫康乐村的地方。据说,因为谢灵运世袭了谢玄康乐公的爵位,所以,后人把这个地方叫做康乐村。


本来,谢灵运如果坦然接受流放的命运,在康乐村呆上几年,那个很欣赏他文才的宋文帝说不定又会把他召回江南。但不久,有一个地方官员在广东三江一带的饭馆之类,听到几个小土匪在谈论一件事,说是谢灵运曾经给了他们钱要他们打劫他的囚车,结果他们胆小还是别的原因,没有成功。


这个官员把这个情况报告了皇帝。皇帝在以前已经很多次宽容过谢灵运,这次再也不能容忍,于是下令斩杀谢灵运并“弃尸于广州”。



03.


谢灵运临死前的诗,表现了强烈的“怀才不遇”,以及受到迫害的悲愤。在诗里,谢灵运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慷慨就义的英雄。

 

谢灵运确实才华横溢,而且还出生世家。他比陶渊明小二十岁。现在的文学史常常把陶、谢合在一起,因为他们两个人先后开创了田园诗和山水诗。


陶渊明把农家的那一点事情,写进了诗歌,而谢灵运把自然的山水写进了诗歌。从此,中国的诗歌多了日常的烟火气,又多了自然山水的清丽。


但在当时,谢灵运的名气远远大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家庭背景实在太强大了。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讲的是东晋时候两大最显赫的家族:王家和谢家。


谢灵运的祖父是谢玄,而他的外公是王羲之。相比之下,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然是东晋的开国将军,但毕竟是寒族,而且陶侃去世后,陶家很快败落了。

 

当时的时代风气,更欣赏谢灵运的诗歌,却不太能欣赏陶渊明的诗。作为诗人的陶渊明,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陶渊明不过是一个略有名声的隐士而已。


 

03.

 

在东晋时候,和谢灵运齐名的是颜延之。我们现在看颜延之的诗,觉得比较平庸,怎么可能比得上陶渊明呢?


但在东晋,一直到刘宋时代,人们就是认为颜延之、谢灵运的诗歌写得要比陶渊明好。


找不到任何文字依据,可以说明谢灵运和陶渊明有实际交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颜延之。


颜延之也比陶渊明小了差不多二十岁,他和谢灵运是非常好的朋友。同时,他和陶渊明交情很深。现在我们读到的唯一一篇陶渊明同时代人写的关于陶渊明的文章,就是他写的,叫《陶征士诔》。

 

里面有一段写到自己和陶渊明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和环境格格不入怎么办?


颜延之对陶渊明感叹:“在一个败坏的环境里,如果独自保持刚正的作风,难免会有危险;过于方直,容易与世隔绝;那些有智慧的人能够卷舒自如,既保持自身的高洁,又能自由地应付世俗的事情。”


陶渊明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不随世俗之情,容易招致祸害;爱触犯别人出风头,容易失败。身与才都不是自己真正能够拥有的,富贵荣华还有名声也是靠不住的。


 

陶渊明的话,其实是曲折地提醒颜延之,如果你还有出世之心,还要在官场里混,那么,就不应该恃才傲物。


陶渊明的话里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如果你和这个环境格格不入,要么离开这个环境,要么克制自己的个性以适应这个环境。

 

人生最可怕的,是没有勇气离开这个环境,却又在抱怨这个环境。不喜欢这个工作,却又没有勇气离开这个工作。每天生活在纠结里,在纠结里幻想着有一天,环境突然改变了,突然遇到欣赏自己的人了......


 

04.

 

谢灵运一辈子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看你在哪里恃才傲物。



如果你在艺术圈,那么,恃才傲物可能是一个美谈。就像一个艺术家的婚外恋,往往被认为是风流韵事,而一个公务员的婚外恋,则被认为是道德败坏。

 

谢灵运的问题在哪里呢?他一辈子也没有明白到,如果你要当官,就要像个当官的模样。如果你当官,却是一副山水诗人的做派,那么,就一定会受到指责和惩罚。


人生是必须有取舍的。你得到了这个,一定会牺牲这一个。一切的得到一定会有代价。而谢灵运却很天真地以为,他既可以拥有官员的权力,同时,又可以拥有诗人的放浪不羁。

 

 

当然,他更严重的问题是,他的自恋造成了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实际上,他最适合的,是做一个逍遥山水的才子,却非要同时去做一个笑傲江湖的英雄。


结果是,就像前面说的,悲惨地死在了遥远的岭南。

 


05.


刘裕灭了东晋,某种意义上是贵族时代的结束。刘裕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加军阀,当了皇帝之后,还不改农民本色,忍不住要去种地、养猪。

 

东晋时代的门阀制度开始衰败。

 

刘裕当皇帝后,也要赢得民心,所以,要招募那些有名望的人出来当官。陶渊明也在其中,陶渊明很穷,但还是坚决地谢绝了。上面提到的那个孔淳之,也被刘裕征招为散骑侍郎,但他马上就逃到了上虞一带的山里,再也没有出来。


他们的内心鄙视刘裕,不愿意做违心的事。所以,死活不肯做官了。

 


谢灵运内心其实也鄙视刘裕。

 

他的家境很好,如果在刘裕当皇帝后,他就决意做一个隐士,那么,他的一生,大概就是一个潇洒的在山水间快活的才子,不论他多么傲慢,都不会招惹杀身之祸。

 

然而,他终究要得太多,又要自由,又要功名,结果是一辈子像他那句诗:“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想做大官,并没有做官的能力,想像陶渊明那样隐退,又心有不甘;在自由和功名之间纠结、摇摆。


在纠结之中,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生活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E N D-




#课代表说两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个性

却又不得不磨平自己的边边角角

妥协于集体


我们都清楚

社会是残酷的、冷静的

它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存偏心

感觉融入不了这个社会,该怎么办?


陶渊明说,

要么离开这个环境,

要么克制自己的个性以适应这个环境。


与其要追求“成功”

不如先学会“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