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饰 | 明代常服与行衣:一个品级森严,一个类似道服

 cat1208 2018-02-06

经公众号“礼乐嘉谟”授权转载。

2月4日晚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九期,国宝守护人张晨光为我们讲述了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坤舆万国全图》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而在戏剧表演部分,李之藻与利玛窦的穿着参考了有关明朝衣着的记载,十分考究。


李之藻与利玛窦相识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他们相交数十载,亦师亦友,李之藻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刊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为之撰写题跋。《国家宝藏》播出的《坤舆万国全图》前世传奇部分,就是根据这一史实进行的演绎。



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中说:“缮部我存先生,夙志舆地之学,自为诸生,编辑有书。”当时的李之藻,担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为从五品文官。



《明史·舆服志》中记录明朝官员的常服,“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正是我们现在常见到的明朝官员形象。常服圆领袍的胸背按照品级有不同的图案,“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李之藻作为从五品文官,穿着的正是白鹇补子的圆领袍。


明朝白鹇补子


泰州徐蕃夫妇墓出土孔雀补圆领袍


明朝五品文官容像


前生传奇中李之藻所穿的,是根据明朝出土文物和容像制作的白鹇补圆领袍。腰部所系的革带,也是根据明朝文物制作。


《明史·舆服志》中载,常服所佩的腰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鈒花,四品素金,五品银鈒花,六品、七品素银,八品、九品乌角。”


明朝玉带


而利玛窦穿着的,正是流行于明朝中后期的行衣。行衣是一种上下通裁,领、袖、下摆都有缘边的服饰,一般作为士人的日常服饰或正装。穿着时,腰部系大带,通常搭配方巾、东坡巾等冠服。行衣看上去与深衣有些类似,但在结构上,行衣是上下通裁、两侧开衩,而深衣则是上下通裁,两侧无开衩。另外,行衣与明代文献里经常提及的另一款服饰“道服”在形制和用途上非常类似,在明代流传下来的画像里,其实很难区分,有人将其归为一类服饰。



王夫之《识小录》中载:“乡约必六十以上非曾充吏胥有公私过犯者为之,戴东坡巾(漆纱为之,后垂双带)。衣布行衣,青衣蓝缘;系大带,亦青质蓝缘;白袜、青鞋。”


明代《遵生八笺》中说:“道服不必立异,以布为佳,色白为上,如中衣,四边缘以缁色布。'但根据《朱氏舜水谈绮》中的记载,道服其实主色可以用的范围很大,“月白、翠兰、天蓝、牙色、松花色、酱色、羊绒色、葱白、以上八种皆可用。”


从明代画像里看到,穿着行衣(或道服)的人的年龄分布很广,而衣服的颜色选择范围也很大。


我们现在看到的利玛窦的画像,大多是头戴东坡巾,身着行衣的形象。《国家宝藏》中利玛窦的服装,正是采用了行衣的款式,并参考了画像的配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