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世间是否有八百万种死法,大部分人都死于心碎”。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犯罪小说以强烈的戏剧冲突、高密度的情节转折、直白的人性剖析而备受“人性探险者”的喜爱。今天给大家推荐五位犯罪小说作家的经典作品,在一路追踪和探险的过程中,感受人性的深邃和复杂...... 正文: 一、美式推断小说:“恐怖与美丽的结合: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
埃德加·爱伦·坡被称为“侦探小说的鼻祖”。他的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将极致美丽和极致恐怖双重结合,通过展示死亡与丑恶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灵感。在他的笔下,故事常常发生在深渊、古堡、密室、暴风雨、废旧老宅和月光之中。这种特别设置的诡异场景,像惊心布置的舞台,灯光只此一处,罪恶自黑暗处汩汩涌来,很容易给读者制造阅读快感。 作为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作品主题大都聚焦于揭示“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如《金甲虫》这部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长满桃金娘、人际罕至的小岛。“我”的朋友抓到一只神秘的金甲虫,在研究甲虫的过程中因为发现一个秘密而变得疯疯癫癫,后来才知道他是通过甲虫破译了一个密码,从而发现了大批宝藏。而在探究宝藏来源的过程中,又发现了隐藏在宝藏后面的,关于谋杀、背叛和贪婪的秘密...... 点击图书封面直接进行阅读 推荐理由:神秘、诡异、阴森,如果你喜欢这种“特殊的舒适的恐怖和激动”,那这本爱伦坡短篇小说集非你莫属了!
二、英式侦探小说“有着英国舞台剧的风范,戏剧性非常强,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人人都戴着面具。”
阿婆的侦探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作为案件的核心,而不是以物理诡计取胜。在她笔下,故事发生的场景往往是宁静而优美的,比如甜美祥和的英格兰乡间、精致优雅的度假酒店、庄严古朴的乡间别墅等,正是在这些优雅而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中,谋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凶手一般都隐藏在特定的嫌疑人中,通过对这些特定嫌疑人的观察和对话,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凶手真正被证明时,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 《怪屋》是阿婆众多经典作品中不那么出名的一部,然而却是微读君最喜欢、同时也是阿婆自认写得最好的一本。故事的一开始,德高望重的家族首领在某个平常的日子被谋杀,作案凶手、时间和地点,全都指向她年轻美貌的娇妻,但是在抽丝剥茧的调查过程中,一切都向诡异而相反的轨道驰去...... 这就是阿婆的特点,她将谋杀和优雅、无聊和精致、碎片与整体、日常与恐怖结合起来,然后将罪恶的聚光灯,突然打到最不可思议的凶手身上,再将他置于法律和道德的无影灯下,如做手术般解剖开他的作案动机。人性的复杂和幽暗就这样纤毫毕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点击图书封面直接进行阅读 推荐理由:如果你喜欢研究人性的不同经纬度,喜欢被“日常生活”中的“出其不意”吓一大跳,这本书很适合你! 三、日式推理小说:“倾心生命渐逝的唯美,恶之花生生从节制冷静的缜密和纠缠中破土而出,动机永远比结果更可怕。” 日本推理小说堪称继茶道、相扑、艺伎、漫画之后的第五大国术。不同于西方推理小说中的快节奏和多高潮,日系推理小说的整体氛围带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感,从文字的干净简单,到节奏的缓慢铺垫,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想通过密码似的简单提示来传达大容量的信息。但是,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密码需要怎样结合和重构,揭示怎样一种石破天惊的秘密。
1958年生、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的东野圭吾,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他的创作立意点是:“人性的阴暗面让读者喜欢窥探犯罪的过程”,因此在他的笔下,生命的渐逝带着一种让人围观的“唯美”,凶手的恶之花从从节制冷静的缜密和纠缠中破土而出,让人惊惧于比结果更可怕的作案动机——像深密草丛中吐着信子的蛇。 对于这本《从前我死去的家》,东野圭吾自己评价说:“这是我的自信之作,却遭到了冷遇。从此,我开始以怀疑的目光看待评论家”。故事的主人公对小学以前的童年毫无印象,为了找回从前的记忆,她和前男友来到父亲生前常独自前往的、神秘荒凉的别墅。调查后的结果表明,这幢别墅的人似乎在二十三年前的某一天全部消失,再也没有回来...... 点击图书封面直接进行阅读 推荐理由:空旷、冗长、充满期待感,心理描写和环境刻画精彩异常,让你了解童年阴影结出的果实,是怎样影响一个人剩下的漫长的一生。
四、北欧推理小说:“广袤的地理环境埋伏下一张疏朗人际关系网,自由等同于疏远,隐私意味着共犯。人们勇于在谜般生活中洇泳,而非仅仅解开谜团。” 北欧推理小说和日本推理小说有一种相似的气质,那就是疏离人世的“冷感”。这种“冷”,包括理智上的“冷静”,也包括心绪上的“冷漠”。这可能跟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北欧处于高纬度寒冷地带,地广人稀;日本是相对隔离和单独存在的海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的文化特质都是“向内”的。 小说《雪人》是一个有关追凶的悬疑故事,凶手是个连环杀手。故事以不同身份的女性接连莫名其妙地失踪、警局收到署名“雪人”的匿名信开始。在追踪案件的过程中,警察发现每个凶案现场都堆砌了匪夷所思的雪人。雪和雪人,在经典性场景中是纯洁和干净的象征,但频繁出现在凶案现场,让追踪案件的过程充满寒意,冰冷渗人。 在故事铺垫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对凶案现场有详细而触目的描写,对其他日常情景也进行真实刻画,比如故事中提到的“奥斯陆市中心”地图,上面明确标记了“法医学研究所”、“伍立弗医院”和“警察总署”等。 顺便提一下,被称为北欧悬疑小说天王的尤·奈斯博出道前曾是挪威知名的摇滚巨星,白天任职于金融业,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演出。后来考得金融分析师执照而被挪威最大的证券公司高薪挖走。因为难以平衡乐团和工作,焦虑中的他开始进行写作,然后拿了北欧所有的犯罪小说大奖。本次推荐的《雪人》曾入围都柏林文学奖,2017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 推荐理由:高度写实的故事场景,冷静真实的心理刻画,情节设计高明,滴水不漏,环环相扣。
五、本土心理犯罪小说:“阅尸无数,明察秋毫。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唯愿人间太平” 不同于前面四部探讨人性的复杂和幽暗,秦明的一系列作品从写实法医学的角度来描写案件和故事,专业性更强。他曾经声明三点:一、以个案为基础,加入穿插全书主线;二、以真实案件为蓝本,以普及知识为目的,不矫情、不造作、不玄乎;三、绝不违背科学的精神。因此,他的作品更像是一本有关现场勘查、尸检、法医病理学、物证学等知识的科普。 ![]() 《法医秦明:尸语者》以20份公安厅从未公开的法医禁忌档案为素材,展现了20个挑战心理极限的重口味案发现场:高速公路上抛下的尸块膀胱里藏有冰渣、垃圾场里被捆绑的女尸器官已经蜡化等。光看每一章节的名字,“滴血屋顶”、“公路游魂”、“水上浮骸”等已经可以让你浑身发麻。
推荐理由:残忍、变态、惊悚、刺激、真实、震撼,你所能想象到的爆炸性词汇都可以拿来形容你读到的故事。最关键一点,这些故事都是真的。 ![]() 结语: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这世上最让人惊恐的,不是坏人明晃晃的恶,而是普通人心底的疯狂和欲望。而犯罪探案小说以死者为因,以凶手为果,因果之间,证明了《旧约·传道书》上的那句话:“世上实在没有时常行善却不犯罪的义人”。 话题: 给大家介绍了这五位宇宙级推理作家以及他们经典作品,不知道各位书友是否认可呢?来,请在话题#你心目中的大神作家以及其作品#下面进行留言,今晚九点到明晚九点,点赞前三的书友可以获得50书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