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丫丫语文-【丫丫小课堂】顿号的常见用法(附一年级写话例句)

 lh1983 2018-02-07




顿号的常见用法

(附一年级写话例句)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一、用法的例举

  1.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

  例:

  校园里的桃树、李树、杨梅树,都生长得很好。

  笔盒里放着铅笔、尺子、橡皮和转笔刀。

  2.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例:

  打了上课铃,我们要做到:一、把书本摆放好;二、休息好等老师来。


二、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

  他三十六七岁。(概数)

  距这里二三里。(概数)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概数)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确数)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

  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调查研究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它们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

  高高挂起的灯笼,金光闪闪的彩带,五彩缤纷的气球,让校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5.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

  讲台上有粉笔,有长尺,还有一叠试卷。

  6.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

  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 如果并列短语是多层次的,就要用顿号表示较低层次的停顿,用逗号表示较高层次的停顿。

  例: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她都很喜欢听。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

  水果摊上的水果可新鲜了,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9.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例:

  “日”“月”构成“明”字。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