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标点符号大有讲究(一)

 wenzhiyi 2019-10-25
第一节 概说

一、什么是标点符号

几种定义: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标号和点号的合称。一种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

《现代汉语词典》: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

《标点符号用法》: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可见,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简称标点

(一)点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即把线性排列的书面语切分成不同的语言单位。

点号共有7种,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现列表如下:

名称

句末点号

句中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形状位置

(二)标号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示语言单位性质和作用。

标号共有10种,现列表如下:

名称

破折号

括号

省略号

书名号

引号

连接号

间隔号

着重号

专名号

分隔号

形状

——

( )

……

《》

“ ”

·

·

备注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一格

标字间

标字下

标字下


二、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

标点符号有旧式和新式之分,旧有标点符号萌芽于先秦,在甲骨文中就有了以线性为基础的标点符号。到了汉代,有了专门的标点符号术语“句读”。 “句读”又称“句逗”。这里,“读”和“逗”读音和意义都完全相同,表示停顿。

《说文》:“逗,止也”。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即句号“。”;句中语意未完,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即读号“,”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刻书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的。“标点”一词也出自宋代。明代才出现人名号和地名号。

然而,相当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打开一本新书,阅读的时候就用笔把它一句句点断(大抵都是用一个圆圈),或者用毛笔的笔套,蘸上朱砂印泥,逐句盖上。那时候,形容一个人读不懂文章,常说成:“他点不断(句子)。”

这种主要靠读者自己断句的情况,给读者造成很多困难,这也是中国古书之所以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式标点符号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首先从事这项工作的是广东东莞人王炳耀。1897年他在香港出版了《拼音字谱》,其中列出了十种符号。这十种符号一是从西方输入法的,一是沿袭我国古代的,一是重新创造的。

1916年,胡适在《科学》2卷1期上发表了《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文中拟定标点符号为11种,在此后3年中,对其不断修改,为1919年制定我国第一部国家颁行的新式标点符号奠定了基础。

1919年4月,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等六位学者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了这一《议案》,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

新式标点的运用

最早用新式标点校勘古典小说的是汪原放。

汪原放,安徽人,亚东图书馆的编辑。1920年2月2日,在北京政府教育部向各校颁布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教育令后,汪原放就大胆借鉴了英文图书的版式特点,开创性地做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的标点、分段与校勘工作。

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12月30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又批准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新规”)。我们这里所讲的,就是对2011年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解读。

三、标点符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书面性,只能在书面语中运用,二是辅助性,帮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它的作用,大体有三个方面:

第一,表停顿。

如果不正确断句,就会误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2004年9月7日《北京晚报》第44版“情感专栏”有一篇文章叫《一个苦恼的人》。文章说:“食色性,人生不可或缺。性是爱情的基础,情爱性爱,相辅相成”。

以下讲几个故事,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故事一:

有位阔少爷,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的提亲信,信中描述了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阔少爷一看,这个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是一个丑女,便找媒人算账。媒人说:我沒有说谎。信中不是说了:“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吗?是你自己断错句,怎能怪我呢?

故事二:

1981年,四川省盐亭县某贸易公司从广州某公司购进了一批价值数万元的手表,但1982年春节过后货物才到,手表严重积压。于是盐亭要求退货,广州回电“手表不要退回。”盐亭见电后马上退回了手表。广州方面便向法庭提出了起诉。结果广州败诉。

第二,表语气

标点符号不同,语气语调也不同。

①“我——要……跟——你去。”

②“我要跟你去。”

③“我,要跟你去!”

④“我要跟你去?”

第三,表结构

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第二节 句末点号

一、句号

句号是最重要的点号,使用频率非常高,表达语气平缓。句号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小圆点,是为了避免与字母“O”和阿拉伯数字“0”相混淆。

(一)《新规》用法

句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形式“。”,另一种是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的小圆点“.”。

在《新规》中,规定了句号以下两种用法: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①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2.语气舒缓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李同志真是个好人啊。(感叹句)

(二)《新规》未涉及用法

1.用在省略句末尾。

有的句子依靠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叫省略句,末尾应用句号。如:徐国梁转身向儿子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冯有梅。”

2.用在表陈述的无主句末尾。例如:

下课了。

“下课了”只有谓语而无主语,是无主句。该句不依靠上下文也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用在独词句末尾。例如:

夜晚。教室里。

只有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句子叫独词句,它常出现在剧本的说明或记叙文的开头部分,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或时间。

(三)问题解答

1.圆点句号“.”与圆圈句号“。”有何不同?

圆点句号与圆圈句号都能用来表示陈述句末尾停顿,圆圈句号是句号基本形式,圆点句号是句号补充形式,主要用在科技文献及外语文献中。当科技文献涉及大量公式,中文句号“。”易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时,便采用西文句号“.”。例如:

①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②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2.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句末用什么符号?

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

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

3.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后面用不用句号?

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后面现在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果要用,则只能用句号。

4.“但是、可是”、“然而”前可否用句号?

在使用表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只管……但是……”时,“但是”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我很想出国旅游,但没有钱。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但”前只能用逗号,如果用句号,就使“没有钱”失掉了谓语,造成病句。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 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5.“所以”前可否用句号?

“所以”前可以用句号。例如:

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四)常见差错

1.与会同志还讨论了学术交流中涉及的保密问题,大家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是不加区分地强调保密,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有人甚至借口“保密”对内实行技术封锁,阻碍了技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第一、第四、第六这三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2.在资本家剥削压迫下,李师傅打了五年铁,没吃过一顿饱饭,一年冬天,屋外下着大雪,他和几个师兄想在火炉旁烤烤火,突然被资本家发现了,资本家舀了瓢冷水,恶狠狠地泼在他们头上,李师傅几乎被折磨死。(第五、第十和最后一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用句号断句。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例如:

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常见的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例如:

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时,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如:

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He love sports.

2.“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二、问号

问号表疑问语气,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

(一)《新规》用法

在《新颁》中,规定了问号有以下两种用法: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句。例如:

你见过金丝猴吗?他叫什么名字?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反问句的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注:其实,反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该规定违反了种属关系概念不能并列的原则。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于表疑问语气独词句。例如:

大妈:我?……

2.用于表示对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有疑问。例如:

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括号中的问号表示鲁迅对“文坛”的不满。

3.用作疑问代号的问号。

有时,问号占用文字位置,用作疑问的代号。这时,他失去标点性质,代替词语表示特点意思。例如:

曹邺(816-?)桂州人。

以?取人。

8×7=?问倒国务大臣。

4.表存疑或不确定,不表语气和停顿。

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三)问题解答

1.问号和叹号可否并用?

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点号。问号表疑问,叹号表感叹,各有其作用,从原则上说不宜并用。但语言中有时疑问和感叹语气交叉,因此书面上自然就会产生问号和叹号并用的现象。这两种语气交叉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2)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此句与新规“?!”不符

不属这两种情况,问号和叹号就不宜并用。

2.选择问句如何使用问号?

在选择问句中使用问号有两种处理法:

(1)前一分句后用逗号,最后一分句后用问号。

是报考清华呢,还是报北大呢?我犹豫不决。

(2)在每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由名词组成的各选择分句间也可用问号。例如:

她梦见了什么?门诊室?听诊器?手术刀?体温计?(陆文夫《人到中年》)

(3)在句末只用一个问号

你是走还是留?

3.特指问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在特指问句中,每句问语后都加问号。例如: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4.问句做主语或宾语时,是否使用问号?

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并不要求回答,只是在陈述某种情况,整个句子不是问句,所以不用问号。例如:

我想知道明天是不是会下雨?(问号改为句号)

怎样才能夺取抗洪胜利是我们必须充分研究的问题。

5.是否可以把两个或三个问号放在一起使用?

把两个或三个问号放在一起使用(“?”“??”“???”),通常称为“复标点”。对于此种用法,新规上表示是可以的。

6.具有疑问的倒装问句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倒装句虽是倒装,但应将其视为一个完整句子,也就是说问号只能放在句末,倒装的成分一般用逗号隔开(这一点与感叹句同)。

例如: 怎么了,你?

再如: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

7.局部引用保留问号吗?

局部引用应保留问号。例如: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四)常见差错

1.陈述句后错用问号。

有疑问才用问号。有的句子虽用了疑问词语或者是疑问形式,但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时应用句号或逗号。例如: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

2.在使用倒装句时,问号位置错误。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问号的误用主要是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例如:

1.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1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2.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3.他独自走着,低着头,分不清天上下的是雨,是雪,还是雪珠儿?(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选择项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选择项后用问号。例:

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

如果两个选择项比较短,中间可以不用逗号。如:

你去还是我去?

倒装句,问好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如:

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2.选择问如果要强调两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加问号。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失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3.有时句子中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句式或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三、叹号

叹号是句末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了以后的停顿。凡表示赞颂、欢喜、愤怒、惊讶、叹息、请求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感叹句,末尾都用叹号。

(一)《新颁》用法

在《新颁》中,规定了叹号以下两种用法: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你给我出去!

停止射击!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于象声词后。例如:

“砰!砰!”远处响起了枪声。

2.强烈感情的陈述句句末可用感叹号。例如:

下雪了!

3.标语口号末尾,一般用叹号。例如:

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4.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叹号要放在句末。例如: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欢呼吧,为迎接这伟大的胜利!

再见,妈妈!

5.称呼语、应答词、象声词等,如果带有强烈的感情,也用感叹号。

例如:同志们!

6.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以用叹号。例如:

①蛇!

②哎呀!你走错了。

7.对句子中某一点表示感叹,就在某词的后面用一个感叹号(在感叹号外加括号)。如:

“……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一大袋地瓜。”庚生对大伯说。

(大伯是个盲人,当时正面临断粮困境。庚生叫盲大伯“看”,有表功的意思,但是很不恰当。)

(三)问题解答

1.叹号可否叠用

把两个或三个叹号放在一起使用,通常称为“复标点”。对于此种用法,现在没有统一规定,褒贬不一。对此笔者认为可采取宽容态度。既然国家标准中没有明令禁止,也就意味着可用。,但不宜滥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例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鲁迅《父亲的病》)

也人认为,不要叠用两三个感叹号。

2.叹词可否连用

叹号一般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面用叹号。例如: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也有两个叹词后面都用感叹号的,这要看具体的语境而定。有时,为表示急促情感,也可在每个叹词后用叹号。如:

“救命啊!救命啊!”凄惨的呼喊声,飘荡在黑夜的空气里。

3.两感叹句连用如何使用感叹号

两感叹句连用,后一句加叹号。例,啊,啊!春天来了。

4.局部引用时尚是否使用感叹号

局部引用也可使用感叹号。例如:

墙上贴着“严禁吸烟!”的标语。

(四)常见差错

1.滥用叹号。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例如:

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

(叹号应改作句号)

有时,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错误地用叹号。例如;

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在并非句末的地方用叹号。如:

太精彩了!(,)这场比赛!

在貌似感叹而目的并不在于表达情感的陈述句末尾用叹号。如:

比赛失败后,他伤心极了!(。)

2.位置错误

感叹句、祈使句谓语前置时,感叹号要放在句子的末尾,因为感叹号是个句末点号。例如:

多媒体可爱呀!这些孩子。

生日快乐!妈妈。

(应把句中叹号改为逗号,把井改为叹号。)

叹号在引语末时,不论是完整引用,还是局部引用,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保留引语原来的语气,把叹号放在引号内。下面例句中,叹号的位置就不妥:

他喊着口令:“立正——”!

(叹号应放在引号内。)

有时,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例如:

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哪!

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叹号应改作逗号)

讨论: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的选择取舍

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三种点号在句末只能用一种。如果做宾语的是一个句子,就产生了句末点号是以全句为准还是以做宾语的句子为准的问题。原则上,要优先考虑做宾语的句子。例如:

①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②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③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④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⑤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⑥我看见了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⑦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⑧我看见了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⑨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⑩人们转告着:他又站起来了!

⑾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了。他对我说:滚出去!”

⑿为什么‘谢谢’?“实际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⒀为什么‘谢谢’?“实际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叹号的误用多发生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中。例如:

1.小李,你还是多休息几天再上班吧!(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2.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开拓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商品化,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陈述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用时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示例:

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3)问号在前,叹号在后。示例:

他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鲁大海:开除了?!

3.陈述句末尾一版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导游感情,就用叹号。如:

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

他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向教卫系统全体党员,特别是向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叹号应改作句号)

4.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

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第三节 句中点

四、逗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大于顿号,小于分号、冒号的停顿,包括单句内部和复句分句间的停顿。

(一)《新颁》用法

关于逗号,《新颁》提出以下四种用法: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在联合短语间。例如

她兴趣很广,什么歌唱呀,跳舞呀,他都喜欢。

2.“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3.用在倒装句成分之间。如:

①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③一般地说,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状语后置)

4.用在关联词语之后。例如:

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

5.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它们和别的成分隔开。例如:

①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成分)

②对于他的问题,老实说,我是知道一点的。(插入语)

6.用在“表示”、“认为”、“强调”、“证明”等提示語后面,不是特別强烈的用逗号,不用冒号。例如:

我认为,他的问题不用研究了。

7.用于句首状语之后。例如:

果然,雨过天又晴。

8.用于停顿稍大的并列并列短语之间。例如:

这故事很美丽,优雅,有趣。

9.用于句内语气不重的称呼语、呼唤语、应对语、感叹语之后。

大娘,您上哪儿去?

喂,你哪个单位的?

呃,有这回事。

唉,太气人了。

10.分隔复句内的各个分句。

(四)逗号使用常见差错
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2.逗号多余,肢解了句子。

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领导还专门从各地抽调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懂技术的人员,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

兼语句的兼语后,不应用逗号断开。

3.缺少逗号。

县委、县政府理解企业,支持企业和企业坐在一条板凳上想问题。

4.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 “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5.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6.“说、道”等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引用语结束后,“说、道、讲、问、答”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等标点。)

7.完整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句号在引号内,即完整引用前应用冒号。)

8.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本句是解说复句。“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逗号的误用有5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前2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3个逗号应删。)
(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来源于实践”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三)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当用冒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我一面按照他的指示挖战壕,一面想,总司令身经百战,这一仗一定会打胜的。(“一面想”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四)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例如:
总之,这部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文集”和“读者”后面的逗号应删。)
(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逗号。例如:
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之后又在郑州听到某人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演说”“之后”后面都应加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五、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

(一)《新颁》用法

《新颁》对顿号的规定非常简单,只有以下一句话:“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并举出以下两个例子: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多层次并列短语间使用什么符号

最大层次用分号,较大层次用逗号,最小层次用顿号或“和”。例如:要使企业和企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厂家、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交流商品信息。

(2)当相邻两数字连用不表概数,而是缩略形式时,中间要加顿号。例如:

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第三、四节内容

“一”“二”“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也要用顿号。

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第二、第三年级)

(3)表一字一顿时可用顿号

为形成“一字一顿”表达效果,可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使用顿号。例如:“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你随便给,这、行、了、吧?

(4)在并列短语关联紧密且又为人所熟知时,可省略顿号。例如:“工农业”、“长江中下游”、“父母亲”、“兄弟姐妹”、“男女老少”等。

(5)在年、月、日的简写中用顿号。例如:

2004、9、24

(三)问题解答

1.如何在并列短语中使用顿号和逗号

在并列短语中使用逗号,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短语做主语,如果并列短语较长,或需要较长停顿时,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

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2)并列词语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如果做谓语的几个动词共带一个或几个宾语,那么动词间的停顿就用顿号。如:

①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②上海丰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推出了世界首创的丰康牌“神奇诱鼠剂”和“非粮灭鼠饵料”。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3)并列词语做宾语,有时也用逗号。如:

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4)并列短语做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词或成语,它们之间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则用逗号。如:

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5)并列短语作谓语中心语或补语,习惯上用逗号表示中间的停顿,而不用顿号。例如:

①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②那种“水晶”,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6)并列短语做定语,不论结构简单还是复杂,字数是多还是少,一般都用顿号来表示停顿。

(7)并列短语做复指成分,无论是做称代复指、重叠复指,还是总分复指,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

李有才常说:“老槐树底下的人只有两辈:一个是‘老’字辈,一个是‘小’字辈。”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并

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因为用了语气词,中间的停顿就较长。如: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9)概数间用不用顿号

相邻两数字表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不用顿号,因为概数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例如:

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挡住了。

(10)并列短语已有问号或感叹号等,要不要再用顿号

如果并列成分已有问号或感叹号等,就不要再用顿号。例如: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11)并列的引语、书名、括号间要不要用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没有明确规定加不加顿号,所以产生了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并列的引语、书名、括号间可不用顿号。这种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说,并列引语、书名、括号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看起来很醒目,不会造成混淆,还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顿号)”。所以,可以不用顿号,如加整篇文章中的文字显得松散。例如: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但是如果有人愿意用,也不能算错。

另一种观点认为,标有引号的并列词语之间和标有书名号的并列书名之间应用顿号,因为引号和书名号不表示停顿;年月日的简写中也应用顿号表示停顿。如:

①我们要注意“交通”、“牺牲”、“亲戚”等词的古今异义。

②鲁迅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后业编成《呐喊》和《彷徨》两本小说集。

③2010、11、10

(12)连词前面可否用顿号?

用连词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号分隔。例如:

你或者小王来都行。

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下面例句中的顿号都用错了:

(1)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字。

(2)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你的约会。

(13)顿号使用和语气有无关系

有很大关系。因语气的缓急,怎样使用顿号也有所区别。例如:

①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没有停顿)

②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有较小的停顿)

③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停顿稍大,意在强调补语整洁干净)

(四)常见差错

1.不分层次使用顿号。例如:

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2.在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间使用顿号。例如: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3.“并且,或者,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

5年来,此装置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参数和指标,引起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关注。

4.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5.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6.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7.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8.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9.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10.在并列词语中错用顿号。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11.并列短语做定语时误用逗号。例如:

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点拨]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

12.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也可以用逗号。停顿较长时用逗号,停顿较短时用顿号,难以分清长短时,一般用顿号。顿号的误用主要有6种情形。
(一)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这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人,也不是个别的。(“因主持正义”与“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中间不应该用顿号。可以改为“因主持正义而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
(二)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牛马”是合并式简称,没有停顿,不应用顿号。)
(三)不同层次的停顿都使用顿号,混淆了结构层次。例如:
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体委顾问荣高棠、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钟师统等应邀参加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和发奖大会。 (3位领导人的名字,构成第1层的并列关系,荣高棠的两个职衔构成第2层的关系。第1层用逗号,第2层用顿号。不能都用顿号。)
(四)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都用顿号。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非法持有毒品”和“原植物”后面两个顿号都用错了,应改为逗号。)
(五)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例如:
我们曾经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二、三十位老人……(“六”、“七”连用表示概数;“二三十”即“20以上30以下”,也表示一个概数,都不能用顿号隔开。隔开了就变成“6和7个”、“2和30位”,意思就变了。)
(六)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例如:
第一、第二、首先(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①、②、③、(序号既然用了括号,或者本身就是圈码,后边就不必再加顿号。)
1、2、3、A、(顿号应改为下脚圆点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示例:
长江中下游 上下班 父母亲 男女青年 中小学生 红白喜事 离退休干部
2.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示例:
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示例:
两三个 五六天 二十七八岁 六七点钟
4.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顿号。示例:
初中一、二年级 国棉六、七厂 八、九两个月 退居二、三线
17、18号楼 102、103路无轨电车
5.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提示:现行语文教材上多不加)示例:
(1)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总复习中(1)(2)(3)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一”“二”“三”“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后用顿号。

六、分号

1.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判别分号用法正误,要掌握3条原则:

(1)从层次上看,句号>分号>逗号>顿号;

(2)分号不用在普通单句中;

(3)分号一般用在并列复句里。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至少应当有一组内部有逗号。

分号的误用主要有4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间误用分号。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要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例如: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红旗谱》中环境的点染;《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并列短语作主语,短语内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二)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1层可以使用分号,为的是分清分句间的结构关系。单重复句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能使用分号。例如:

去年12月13日,在河北省香河县公安局的配合下,通州区公安局破获了盗窃高压电线路铁塔塔材的案件;抓获犯罪分子二十余人。(句内分号应改为逗号。)

(三)不在第1层的并列分句间误用了分号。分句间用不用分号,要看并列分句是不是在第1层上,不在第1层上就不能用分号。例如:

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盘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发生过而已经查清的问题。(第1层分界在“功过是非”的后面。“不要……”与“也不要……”之间不能用分号。)

(四)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间误用分号。例如:

这样的豪言壮语,究竟出自谁人之口呢?不是别人,正是林彪;它是赤裸裸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林彪”后面的分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前后是两个独立的句子。)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 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示例:

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如:

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如: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如:

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35岁至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如: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应作: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七、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冒号表示句中大的停顿,没有大的停顿不用冒号。冒号处于左偏下位置,易和位置居中的数学符号――比号“∶”混淆。

(一)《新颁》用法

《新颁》标准规定了冒号以下五种用法。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第二,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第三,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第四,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第五,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有提示作用的文章标题、小标题中用冒号。例如:

我省工交生产——

今年: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明年:资金能源困难重重

2.注明引文出处时,作者姓名和书名间有时用冒号隔开。例如:(屈原:《离骚》)

3.用于写信、讲话稿的称呼语后。

同志们:

4.用于时和分之间。例如:

19:35 焦点访谈

三、问题解答

1.冒号的提示范围有多大?

使用冒号要特别注意它的提示范围,而人们在使用冒号时,则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冒号提示范围有多大,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表示的是仅次于句号的句内停顿,提示的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所以它一直管到句终,因此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例如:

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另一个是……,这种……

“这种”前要用句号。

下面的冒号用错了。

优秀影片:《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要在各大城市放映。

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写““同志们:”““朋友们:”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会议纪要、工作计划、演说词等中。

2.同一个句子中能否有两个冒号

同一个句子中只能用一个冒号,不能用两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这个问题最容易在“报到须知”“凡例”等文字材料上出现。例如:

注意事项:一:××××;二:××××;三:××××。

下面的例句中,第一个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我向大家保证:今后我一定做到三件事:第一,不迟到;第二,上课不说话;第三,按时完成作业。

3.“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必须用冒号吗?

这些词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要看这些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如果这些词在引语后,它们后面要用句号。如果这些词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

“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

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朱自清《背影》)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

如果这些词后面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就不必用标点符号。例如:

他说今晚不回来吃饭。

事实证明我错了。

4.引用别人一部分话,引文前用不用冒号

引用别人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例如:

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例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引号内的话,管不到最后,所以冒号应改为逗号。

5.在时间表示上,使用冒号经常出现哪些问题

在时间表示上,时与分、分与秒之间应该用冒号。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将冒号错成比号。反之有人把体育比赛结果中的比号错成冒号。之所以时间采用冒号,也是怕与体育比赛结果相混。时间经常出现的问题除了将冒号错为比号外,还有其他几种错误形式:

07:05分。“05分”的“分”显然是画蛇添足。

下午15:36。 “15:36”前的“下午”也是多余。

时间应采用双位表示,如时间为个位数时应在前面加“0”,如“07:05”,要不然“7:5”容易让人以为是体育比赛结果。

信件、公文后落款时间一般应采用汉字纪年法,如“二○○七年一月十六日”,这样显得庄重、严肃。也可采用阿拉伯数字纪年可采用“2007年1月16日”、“2007.01.16”。

如果写成“07.1.16.”,就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省略了“07”前面的“20”和“1”前面的“0”,再一个就是“16”后面不该加底线圆点号。

(四)常见差错

1.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谢谢你,”小王说:“我会给你写信的。”

2.部分引文错用冒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3.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

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4.短暂停顿错用冒号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6.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中国立国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我国“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造成发展上缺乏后劲。

8.不需停顿处用了冒号

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

9.同一句中使用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10.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冒号的误用表现为5种情形。

(一)“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说”字后面用了冒号。例如:

“唔。”老张一面听,一面应,一面伸手过来说:“你给我吧。”(“说”字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例如: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忠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删去。)

(三)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两重冒号。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例如:

企业长期亏损,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提示性话语“出路只有一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五)冒号(:)误为比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专艰苦奋斗。

2.“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面没有什么停顿,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示例:

他说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

事实证明我错了。

3.冒号不能与“即”“也就是”一类词同时使用。示例:

对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后果不放过,整顿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冒号的误用表现为5种情形。

(一)“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说”字后面用了冒号。例如:

“唔。”老张一面听,一面应,一面伸手过来说:“你给我吧。”(“说”字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例如: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忠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删去。)
(三)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两重冒号。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例如:
企业长期亏损,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提示性话语“出路只有一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五)冒号(:)误为比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专艰苦奋斗。
2.“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

“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面没有什么停顿,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示例:
他说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
事实证明我错了。
3.冒号不能与“即”“也就是”一类词同时使用。示例:
对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后果不放过,整顿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