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与《论语》思想的联系

 hongzhuanyidui 2018-02-07

                              《周易》与《论语》思想的联系

摘要:在中国古代,只有一本书是由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共同构成的,那就是周易。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最被尊奉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论语》。本文通过对这两本书的比较和分析对其中的思想联系进行尝试性的阐述,从孔子和《周易》的关系及《论语》中所体现的易学思想入手,通过阐述《论语》中的天道观,中庸思想,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再从《周易》系辞中反应的儒家的天道观,人道观,历史观,方法论来解释两者的异同。并由此阐明《周易》和儒学之间思想的相关性。

关键词:   周易     论语    儒家    孔子    联系

(一)  孔子和《周易》

说到孔子和《周易》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相传孔子为《周易》做的《易传》,但通过后世考证,(主要是清代姚际恒《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易传》十篇并非出自孔子之手。虽然孔子没有亲自写下“十翼”,但是“十翼”确实体现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当代有很多人借否定孔子做《易传》的传统说法来否定《易传》对孔子的影响,这种做法就想一位哲人说的那样,泼婴儿洗澡水的时候将婴儿也一并泼去了,岂不是可笑而可惜吗?下面我就历代相传的史料介绍孔子和《周易》的有关事件,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学《易》之道”。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幼年丧父,自幼好学,而孔子和易的关系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到孔子对周易的喜爱,当之无愧为学易的典范。

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对周易的态度经历过重大的变化。《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要》篇说他“老而好《易》”,都说明孔子是到了晚年才开始重视《周易》的。孔子的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子贡曾经问孔子:“夫子他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从子贡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早年因为《周易》是占卜用书而对它有所排斥,他教育弟子要重视德行和知谋方面的培养,不要总是向神占卜,那当然也不提倡弟子们读《周易》了。到了晚年,孔子一改从前的做法,特别的喜欢周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达到了坐卧不离的程度,这是才是对孔子晚年对于周易看法的真实描写。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孔子会对周易有这么大的变化,由不喜欢到最后的爱不释手?

按照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的记载,孔子的弟子曾经问过孔子是不是也相信占卜,孔子回答说:“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这说明孔子最初接触《周易》,也是将《周易》作为占卜的书,是从研究占卜的角度来研读《周易》的。

孔子一生“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从不谈论神秘兮兮的事情,很明显孔子是不相信占卜类的事情的,而《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证明了孔子开始研究《周易》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以后了,所以才有了着段感慨。我们知道孔子从五十五岁就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旅程,知道六十八岁才返回故乡鲁国。由此看来,孔子对《周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在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并且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篇描述孔子晚年喜爱《周易》,“行则在囊”,当时的书都是由竹简写成的,如果不是出远门的话,古人是不会将竹简装到袋子里带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喜欢《周易》的时代,他还需要经常远行,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后就没有进行过远行了,有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研读《周易》是在周游列国时期。

我们回到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孔子会对《周易》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呢?由闭口不谈到爱不释手。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群雄争霸,《周易》的占卜是非常重要的决策手段,由《左传》中用《周易》占卜的记录有十二条可以看到,《周易》是当时诸侯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周易》是不可能跻身于诸侯国的决策层的。而孔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够找到任用自己的贤明君主,借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投其所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周易》在当时的年代基本上是用来占卜的,而孔子对《周易》的看法呢?孔子对弟子们解释自己为什么晚年特别喜欢《周易》时说“予非安其用也。”所谓的用就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应用——占卜,孔子在这里明确表示,他不占成这种方式使用《周易》。

其次,孔子在研究《周易》卦爻辞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孔子说过“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由此可见孔子在强调《周易》之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应该将《周易》作为一部讲人生哲理的著作,通过对《周易》中蕴含的哲学的探讨来研究《周易》,也是开创了研究《周易》的新方法。

但是我们感到很奇怪,一部讲究占卜的书,怎么会蕴含那么多哲学道理呢?是本身《周易》就博大精深?还是占卜之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还是孔子是在通过《周易》解读自己的哲学思想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描述《论语》中体现的《周易》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论语》体现的《周易》思想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编篡的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论的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介绍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问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既然《论语》是这么来的,那么其中是否会有《周易》的思想呢?我们可以推测,上面说了孔子晚年好《易》,甚至还说希望“五十以学《易》”但这并不能说明孔子在五十岁之前就不懂《易》,试想一下在那个年代研究《周易》是一种潮流,是一种时尚,就像今天我们研究哲学的最起码会懂“马哲”一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以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必然会有一定的《周易》思想。

《论语》中表现的天道观。天道是构成《易》的基础,《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由此可见天道是《易》的思想基础。

《论语》中孔子似乎没有系统的谈论过天道,那么是否就可以确定孔子完全未讨论过天道呢?其实不然,概括《论语》所书,夫子谈论的天道可以分为三种,一,泛论,二,论天,三,论天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都是零碎的,非系统的谈论,只是由于某件具体的事引出的。

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述,而且谈及的也不是很系统,但是孔子对天道中一些和《易》理有关的观点还是很明确的。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来讲,孔子也认为时空是无限的。《论语·子罕》记载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滔滔不尽的江水流逝发出的感慨,后来的宋理学家也对这个展开过探究,朱熹就做注说过,“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引用于《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卷五》)。孔子的感慨不一定有后来人注解的那么多,但是我们试想一下,面对流水不息进而想到万物不息生长,空间和实践的无限性,以及时间的一维性,这也是有可能的,不仅如此,孔子展现了物体是多样性和客观性,在《论语·子罕》中“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同样是一个东西在事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客观的条件也没有变化,有的就长苗不长花,有的长花不结果,有的结果却不壮实。客观条件是相同的最后的结果确实差异如此之大,那我们就不自然的注重主观因素了。孔子的这段话虽然是要说理,并且是儒家的思想,但是充分体现了《易》的思想。我们知道《易》中时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天地人中时很重视人的,而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也能体会的夫子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前提下,主张人要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关于天道运行的道理,夫子也曾经谈到过,例如:《论语·阳货》中的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一条记录孔子描述天地运行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认为天地的运行是无声无息的,他不需要向外物说些什么,人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都能看到万物生长的变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没有人能改变他的运行。我们回头看看《易》中乾卦的《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靠它滋养,大自然由它统帅,太阳东升西落,落又复升,其变化发展反映自然变化的发展,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应符合大自然发展的规律,天虽然不说话,不言语。但是万物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乾卦《象》中所讲的,“天行健”天行健就是天地周而复始的运行这就和孔子所讲的“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是一样的。天道是不变的,不因为外物改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客观性。而孔子和《易》相通的是都认为外部世界是有规律的,我们要按照规律做事情,但是夫子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易》更体现的是依照客观规律做事情。

说到天道不可违,就要说到《论语·季氏》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道不可违背所以要遵守,如何遵守呢?在儒家这里就是尊重客观存在的规律,就想我们夏天吃冰,冬天烤火一样,这样人才能活的健康,活的快乐,要是你在夏天烤火,冬天卧冰那必然是要得病的,不尊重客观规律,就像孔子所讲“小人”不畏天命,所以就容易得凶得祸,而这一点和《周易》中的预测吉凶祸福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畏天命”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情就会得福,违背客观规律做事就会得祸。从这一点上来看,儒家的思想和《周易》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但是儒家强调人要认识客观规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五十知天命,六十能够耳顺的地步已经是很难的,至于孔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从这方面来讲孔子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结合孔子晚年对《易》的痴迷,我们不难看出,《易》也是包涵众多客观规律的。

我们现在讲儒家思想,不得不谈到的是儒家的中庸思想,“过犹不及”这个持中的思想也是《易》中很重要的思想体系,中的概念也是从《易》理的中位引出的,但是这个机会在任何领域都是真理,孔子的“过犹不及”更是相当精确的概括了这一点。《论语》之中也不单单只是再《论语·先进篇》中的“过犹不及”还有《子路篇》中的“欲速,则不达”也同样是表现了儒家思想中和《易》思想的相同之处,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儒家思想是否是由《易》传播而来,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至于具体的继承还是偶然相同我们在下一节会继续论述。(本阶段旨在论述《论语》中思想和《易》思想中的共同之处,由于篇幅问题,第三段还没写已经四千多字了,对本段内容有所删减,大体框架可参考摘要中的行文大纲。)

(三)《易》中所反映的儒家观念

《易》中最直接体现儒家思想的地方应该是《系辞》了,至于天道观,我们在第二段时已经对比讲过了,本段我们着重论述《系辞》中体现儒家的人道观和方法论。

儒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天道就是人道,《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与天地准”的易道就是人道,不过要明确的一点是这里讲的人道不是简单的人道,而是天地之间的圣人之道,一般人做不到罢了,只有圣人才能“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里强调圣人之道,一般人做不到,“百姓日用而不知。”那就有问题了,圣人之道和百姓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没有,圣人这么难做,你给我们讲这么多有什么作用呢?要是没有相通的我们也不会研究他们,圣人之道和百姓之间相通的是“善”的品行,这是与生俱来,从宇宙中带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性善说是儒家对人道的基本概括,当然这里不包括荀子了,按照儒家的说法人生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成长的坏境不一样,经历的事情不一样,所以就有了圣人和百姓的区分,圣人就是能够坚持坚守自己的善,不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让自己的本性有所改变,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圣人,但是通常的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外物的变化改变自己,所以最后圣人继承了最完备的道,成之为圣人。而圣人因为继承天道,圣人身上体现的都是天道,所以讲圣人是在替天行道。进一步也论述了儒家和《易》思想中相通的人要效法天的人道观,当然和也是从天命观而来的。

人道观里边还有一个尤其重要的是天地尊卑的问题,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天在上,地在下,这也是传统的较为常规的理解。《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这段是《易》中对天地的尊卑问题说的比较明显的地方,儒家呢?也有较为类似的说法,不能说是类似,因为基本上是一样的。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儒家相当重要的一个观念,也是由于这个观念,使儒家在后来整个封建社会教权和皇权的斗争中都处于被利用的境地。通过尊卑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来《易》中所提倡的乾坤一样,乾是天,坤是地,阳是万物之始,阴则促进万物发展,阴阳相济,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事物发展。但是地道要秉承天道,所以没有完全的自主性,需要听命与乾阳。这也就不难解释儒家之中臣子要听命于君主,君主对臣下有领导作用,这就是《易》中所讲的“阳主阴从”。由这一点上也要讲一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我们知道由于封建社会是由父系氏族发展的,家长制森严,所以男尊女卑的观念是相当的重要,这也是儒家和《易》求同的地方,褒阳贬阴,对于万物都有这样的眼光去看。《论语·阳货》中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当然了这一句也是有异议的有人把这个“女”解释成通“汝”,也有人解释成“女子”我们在这里当然是取后者的意思了,孔子之为圣人对于女子都有一定的偏见,我们不需要质疑孔子的品德,因为这是他们时代局限性的体现。

既然有尊卑问题,那就有依附问题,也就是讲了天道是最真的真理,而地要服从,这是《易》和儒家思想中近乎相同的地方,我们要说孔子是继承发展了《易》中的思想有何不可?更何况在那个年代《易》是当时很流行的学问,各个诸侯国都在用,社会风气如此,孔子耳濡目染也会对其思想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下面我们接着《易》中所体现的儒家的方法论。《系辞》中有一个观点非常是明确,那就是变化发展,就连《易》中解释的宇宙生成和万物之始都是体现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阴阳交合,体现在一个变,动静有常也是变,不仅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变化发展的,一切的社会现象都是变化发展的。《易》中由乾坤两卦开始,讲述天地生,万物开始发展,都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每一卦的六爻的位置也是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所以我们讲《易》中的“变”是基本的通行的,儒家思想的方法论也一种隐性的求变,圣人从无位到有位,再到无位,这是一种变化,孔子相当著名的教育体系也是体现在一个变字。孔子讲根据不同人的品行加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也是一种变,因为不是固定的模式所以要因地制宜,求变而功成。

《易》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也体现在《论语》之中,儒家讲君子小人,《易》中说阴说阳。由《系辞》中宇宙生成的观点来看就是最基本的对立统一,“一阴一阳谓之道”阴和阳是对立的,在儒家这里君子和小人也是对立的,阴阳对立的同时也有统一,“合二而一”也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对立双方组成的。从统一的角度讲对立“一分为二”都是这种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阐述。进而由对立统一和上边我们讲的“变”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视的“度”。《系辞》中说到“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度就是规定了事物的性质,过度就会很危险,就想每一卦中的六爻,其中二四都是阴位,但是二位的好的程度就要胜过四位,因为四更接近五位,而二是一个发展的位置并且处于上升和接近中位的位置。这也就警示人们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度的问题,不要过度,也就是我们在大纲里边说到的中和问题,也是刚柔并济的思想体现。

我们经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像我们今天来研读《易》和《论语》一样,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研读国学,对于这些经典著作的解读要求还是很高的,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能够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动力这都是我们当代人研读经典时需要作出的努力,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非常明确的在现代我们研读经典要能够结合现实给与人们以启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能够起到足够的借鉴作用。哲学原本就来源于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研读前人留下的哲学经典来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周易》    王辉编译     三秦出版社

【2】《论语》                 中华书局出版

【3】《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   中华书局出版

【4】《易学与儒学》     任俊华    中国书店

【5】《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迁  中华书局出版

【6】《略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   1991  周世荣

【7】《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中华书局出版

【8】《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杨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周易与先秦儒家、道家的关系》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04期 作者:何根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