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易于误诊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

 Imblueonline 2018-02-07

舌下腺囊肿通常位于口底,与舌下腺关系密切,但部分舌下腺囊肿却以颌下区囊性包块为主要表现,不易判断来源,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舌下腺囊肿多是由于结石、炎症等原因造成导管堵塞、变细,形成潴留性粘液囊肿,或者腺体包膜受损、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形成外渗性囊肿。

舌下腺囊肿根据解剖位置一般分为三型:

I型,口内型,表现为囊肿位于口底舌下区、下颌舌骨肌以上。

II型,口外型,表现为囊肿位于颌下区、下颌舌骨肌以下,舌下区一般正常。

III型为混合型,两者兼有。

舌下腺囊肿I型(口内型)III型(混合型)比较容易诊断,I型囊肿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舌下区无回声团块(图1),III型囊肿表现为舌下区至颌下区相延续的无回声团块(图2)。

图1

左侧舌下腺囊肿 I型/口内型,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与左侧舌下腺关系明确。


图2

右侧舌下腺囊肿III型/混合型,囊肿位于右侧口底,并向外延续至右侧颌下区。


舌下腺囊肿II型(口外型),肿块主体位于颌下区,舌下区一般正常,这就与其他颌下区囊性占位(如淋巴管瘤、表皮样囊肿、血管瘤、颌下腺囊肿、鳃裂囊肿等)不易区别。II型囊肿是由于囊液通过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骨舌肌间隙或者穿过下颌舌骨肌疝入颌下区,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颌下区囊性占位,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下,下颌舌骨肌连续性不完整,局部有缺损,或者囊肿在下颌舌骨肌后缘与舌下腺相延续,这是II型舌下腺囊肿(口外型)的特征性表现。(图3、4)。

图3

右侧舌下腺囊肿 II型/口外型,肿块位于右侧颌下区,右侧下颌舌骨肌局部可见缺损(箭头)。

图4

右侧舌下腺囊肿 II型/口外型,肿块位于右侧颌下区,右侧下颌舌骨肌连续性中断(箭头)。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