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醋溜唐诗85】终于知道几十年的中秋月,从来没看明白过

 高山仙人掌 2018-02-08



哇塞,已读了85首。

28%!辣么多。

以下是楚子最近一次公开课的录音整理,感谢浅心译同学的文字整理。这次公开课由青青莲子发起,大约有四五千个听众收听了这次讲座。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晚上好。中秋节已经过了。各位节日过得怎么样啊?

除了吃月饼,大家在这个节日里还有什么节目啊?对于很多人来说,中秋只是过了一个长的周末,或者是一个小的长假。只是睡了几天的懒觉,或者一次很劳累的短途旅游。对中秋这两个字,对中秋节知道多少,又享受了多少呢?

举头望明月,那么心里该想什么呢?露从今夜白,那么我们又应该联想到什么呢?一两千年来,中国人似乎养成了叫做“望月怀乡”这样的习俗。但是西方人打死都理解不了什么叫望月怀乡。他们觉得很古怪,而且,楚子老师今天要告诉大家,望月怀乡是个伪命题,没什么道理。让我们用一个小时来重新认识中秋节吧!


一,望月怀乡是个伪命题

说起中秋节,其实我有非常强烈的想讲一讲的欲望,因为我觉得尽管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享受着这个中秋的小长假。但是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中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这几天啊,电视里面那个是叫“中国好声音”吗?那个节目现在好像不叫“中国好声音”啦,反正就是还是那档节目吧,那里面都把中秋节喊为月饼节,这个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这么俗气的理解这么一个很诗意的节日的话,中国有可能以后就失去这个节日,因为有个现成的例子。我们多年以来把端午节就变成了粽子节,结果呢?在申遗的时候,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差一点点被韩国人抢走了这个节日。

所以中秋真的不要仅仅认为它是个月饼节哈!那么有一点文化的人也知道。中秋当然不光是月饼节,因为中秋是赏月吧!而且中秋赏月,会触发望月怀乡。看到月亮思念家乡,这个好像很有道理,那么今天楚子要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也告诉小朋友们,假如将来写作文写到望月怀乡的话,我告诉你这个不准确,你一定要加上很多其它的感受,才会打动人。因为呢,我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曾经有一个中国的乐团,到西方去演出。演出的主题就是望月怀乡。意思是讲中秋节的月亮非常的圆,所以,在海外的中国人,海外的华人,全世界的华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思念自己的家乡。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台演出,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演出啊!在西方世界根本没有掌声。外国观众一点都不接受,为什么呢?因为在欧洲啊,自古以来传说说月圆之夜是吸血鬼出没的时候啊,所以我今天要大胆地提出一个观点,中国人的中秋怀乡,关键这点不在月亮。今天这个观点的提出来会非常的颠覆。不是对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会非常大的颠覆。

今天顺便要读的诗呢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张九龄这首《望月怀远》不见得是中秋节写的,但是今天读会非常的应景,因为咱们在暑假讲过张九龄了。张九龄是大唐最有学问的宰相之一。张九龄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博物”,博物馆的博物,在古代起这样的名字的人,那当然是很了不起。而且他的谥号,就是他死了之后,大家给他的号叫“文献”,他这个人就是文献,那有多么的了不起啊!我们也读过他的《感遇》,说真的《感遇》不那么好懂。但是这首《望月怀远》读起来好像有点好懂喔,文字比较浅显,但是文字浅显是不是就一定好懂呢?不见得,咱们可以先看一下第一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一句千古名句。这首诗里面,这句知名度最高,得分最高,但是大家注意啊,这个海上生明月,是生产的“生”而不是升起来的“升”。别看这个字没有什么难度,为什么是生产的生而不是升起来的升这个字?其实难度非常的大。那么这个问题上就先放一放,咱们还是和回过头来哈!先说什么是中秋?


二,中秋之外,还有多少个月圆之夜?

大家知道,要认识一个人,不是光去认识这个人本人,最好走进他的家庭,认识他的兄弟姐妹。中秋,假如咱把它比做一个人,它有没有兄弟姐妹呢?

中秋这个词的重心是个“秋”字,“秋”是什么概念呢?小朋友应该都知道秋是一个季节。一年分为四季,有春有夏有秋有冬。那么既然一年分为四季,为什么我们只知道一个中秋?有没有中春中夏中东呢?中国人很喜欢制造节日啊,什么荔枝节呀,风筝节呀,购物节,还有双十一马上来了光棍节呀等等。这些节日都让做生意的人赚了很多很多钱。全国的营销大师们都在挖空心思的找节日,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找一个中春、中夏、中冬呢?为什么只过一个中秋呢?

其实你要是有一点文化,就知道了。除了中秋,其实中春、中夏、中冬,这些全部是有的,咱们一个一个来说。中秋,秋天的中间,这个“中”还有一个写法是做“仲”,单人旁一个中间的中“仲”。莎士比亚有一个剧叫做“仲夏夜之梦”,“仲夏”的“仲”,这个“仲”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小朋友们知道吗?“仲”就是老二。老二就是“仲”。中国古代老大叫什么?叫“孟”,孟子的“孟”是老大。那老二是什么呢?“仲”,单人旁一个中间的中,“仲”。孔子他叫“仲尼”,所以他是老二,文革的时候被称为孔老二的,比较难听哈!

 
 

我刚才贴上来的一张表呢,就把一年的十二个月分为了: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么十二个月。大家看到了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啦!中秋节有了兄弟姐妹啦!咱们让这些兄弟姐妹都成为节日好不好呢?其实用不着咱们,在古代它们本身都是非常隆重的节日。好的,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中秋节就是秋天的第二个月的八月十五,那么咱们倒过来看,春天的第二个月,春天的第二个月就是阴历的二月。二月十五是什么节?有没有谁知道啊?

 

原来啊,2月15日这个节日名称真好听,叫做花神节,也叫花朝节或者叫做百花生日,或者叫做花神生日,真好听,色彩斑斓。在这个节日,古代的人都要到处去踏青。现在春天来了,我们爸爸妈妈也会带着孩子出门踏青,但是我们已经不知道。最好的踏青日子应该是阴历的二月十五。好了,咱们不是为了讲这个节日。咱们看看2月15日这一天,有没有人赏月?因为我们中秋节都是赏月的。但是事实上阴历每月的十五日,月都会圆,不是中秋之夜月才会圆。二月十五有没有人赏月啊?有。

 

我贴上来的这首诗,不是唐诗,是宋词,苏东坡的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这首词的第一句: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先看前面四个字“春庭月午”,春天,庭院里,月光下,午夜。四个字四个意思。春天的庭院里,月光下到了午夜。

“摇荡香醪光欲舞”。月光在酒杯当中摇摇荡荡,好像在跳舞。你看,二月十五之夜也有人赏月,苏东坡也在赏月。但是,好像不是在思念家乡,而是在及时行乐。咱们今天不一句一句分析,咱们跳过来。看最后一句:“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好了,苏东坡把二月十五日夜的月光做对比的是哪个?就是秋光。就是秋天的月光。他说,秋天的月光就“只与离人照断肠”。伤心伤感,想故乡想离别的人,那是秋光。

看到没有。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心情。似乎,二月花神节之夜赏月的人就没有那么怀乡哦。所以,“望月怀乡”是不是不那么准哪?

难道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规定,说春天是不可以离别的?所有的离别都必须放到秋天?比方说征兵必须到秋天,进京赶考必须到秋天?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为什么秋光才是离人照断肠呢?是人的心情,是人的内心,不是现实世界。秋天的人像林黛玉,春天的人像薛宝钗。林黛玉特别的多愁善感,对不对?那是因为秋天,不是因为月圆,对不对?


说完春天,咱们来看看夏天。仲夏是五月,《仲夏夜之梦》是说阴历的五月。515日是什么节日?有没谁能告诉我?楚子老师告诉你好不好?端午节,是端午节。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会抗议说:“我抗议,楚子老师你讲错了,为什么呢?因为端午节根本就不是515日。是55日。”

好吧,你说的对。但是让我来告诉你,其实中国古代有三个端午节。我们现在过的端午节是农历55日,在古代叫做头端午,意思是头一个端午。而515日叫做大端午。525日叫做末端午。五月初五和五月十五和五月二十五三个日子都是端午,这才是古代的端午。

端午节的诗很多,其中更多是纪念屈原的,跟今天的主题无关。咱们今天还是要讲,515日有没有人赏月啊?有,我让大家读过白居易的一首515日的诗是赏月的。

 

白居易啊本来是个京官,后来被贬到了地方上。他到了地方上其实非常不甘心,心里面经常会想着要回到京城去当一个大官,他在地方上是不开心的。我们今天总共分享两首白居易的诗,目前这是第一首,后面还有。大家看这第一首《五月十五日夜月》,诗人看见一轮圆月升上来,他没有看到秋月时的那种伤感,没有看到秋月的那种孤独,也没有看到秋月的那种要立即返回故乡的那种渴望。大家读一读,是“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好开心啊,“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这个词简直是像我们今天的儿歌。那么轻松那么口语化,但是你能读出来那种轻快。后面句也是。“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哇!处处笙歌真是高兴啊!白居易你怎么不在京城也会这么高兴呢?他说了:“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就是说,想想京城也没有关系,但是我不伤心,因为我没有讨厌今时今日的杭州啊!你看这种心情,随遇即安嘛,很满足嘛。所以,五月的月亮尽管也是圆的,它没有让白居易伤感,也没有让白居易望月思乡或者望月怀乡。


听到这里,其实大家已经感觉到了楚子老师今天颠覆得非常厉害了。就是传统上面说中国人看见月圆就想家,我告诉大家:没有。苏东坡没有,白居易没有。苏东坡215号白居易515号看见月圆,都没有。我们说春夏秋冬还有个冬季哈,仲冬是阴历的1115日,这个日子不是节日。因为冬天来了,没有人半夜出门赏月了。那么这四个季节的仲月有三个日子可以赏月。但是呢,只有一个日子是思乡的,另外两个日子是很开心的哈!好,咱们再说说别的月圆之日。


每个月的十五日月亮都圆,咱们从一月说起。阴历一月,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吃元宵的,有的是吃饺子的,这是春节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咱们来看看唐朝诗人元宵节是怎么赏月的?

元宵节更开心!唐朝诗人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夜》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明月追着人来的,真是好玩儿,真是有趣。让人充满了欢乐,追着你来玩。哇!这个还会想家吗?不用想家了,开心的要命啊!因为这是正月十五的夜。看见没有,望月不还乡,因为此时此地乐,不怀乡啊。

 

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也非常有名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啊,尽管主角找心爱的人没有找到,心里面有一点点失落,一回首发现,我心爱的人原来在那个灯火明明暗暗的那个啊不起眼的一个地方,“阑珊”不是很亮的意思,是将灭未灭,那种不是特别亮的地方。

这首词呈现出来的场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那个地方也是非常非常的夜鱼龙舞,那个地方非常非常的热闹、漂亮、开心、欢乐,所以看见月亮,也是不怀乡,尽管约会没约上。也不怀乡,这就是元夕,上元,或者叫做元宵节。


因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说起上元,那么我就讲一讲中元和下元。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是道教的一个概念,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上元是正月十五日,中元是七月十五日,而下元是阴历十五日。三个十五日,三个可以赏月的日子。都是节日。


问题来啦!刚刚说完上元是那么高兴的,中元节有点怕怕哦,小朋友们。中元节古代被称为鬼节,我刚刚说过西方人认为月圆之夜会有吸血鬼出没,而中国人认为阴历的七月十五是鬼节。为什么会把这个月圆之说为鬼节呢?其实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因为七月份左右天上的云很多很厚,月亮在云朵里面穿来穿去,射出一些光芒啊让人有点怕怕,知道吧,所以这是一种心理作用。这个心理作用,在一首唐诗里面有体现,读这首唐诗你就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这首唐诗简直是唐朝版的《哈利·波特》。《七月十五夜看月》,唐朝李群玉写的。李群玉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但是大家读他的诗特别少,咱们今天来读一首。“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七月十五也是月圆之夜吧!但是这个月在七月份这样的季节是朦胧的,为什么呢?因为云涛汹涌,月亮要在云层里面钻出来。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光与影的效果呢?就好像看科幻影片一样,是“下射长鲸眼,遥分立兔毫”。

月光好亮好亮,好像是天上一个恐怖的一个很大很大的动物的眼睛发出来的光。叫做“下射长鲸眼”,然后呢,又由于太过明亮,所以很远很远的距离,几千几万公里还能看得出月亮上那只月兔的毫毛,“遥分玉兔毫”你看这种光晕的效果。715日自然而然成为鬼节。到今天,中国的彝族还是把这一天当做鬼节。这一天赏月是赏它非常奇怪、诡异的那种色彩感。

上元是元宵节,中元是鬼节。那么1015日下元,怎么赏月?咱们再来读一首诗啊,但是这个下元节呢,传统上是个祭祀的节日,是祭祀的。

 

我分享1015日下元节苏东坡写的一首诗,你看他,第一句就告诉大家,我看见的这个月亮,感觉和中秋没什么区别。“中秋天气未应殊”,没有什么区别。“不用红纱照座隅”!不用红纱笼着蜡烛我的座位周围就很亮很亮了,那个月光啊非常非常的好。

然后他说山下的白云横在那儿像白纱布,水中的明月非常非常亮,躺在宝塔影子旁,非常安静。大家再一次可以体会到跟中秋没什么区别。但是,苏东坡没有思乡。我们知道苏东坡写过另外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词,《水调歌头》,就是讲的中秋。就是怀念家乡,就是想到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苏东坡知道赏月要想到悲欢离合,为什么1015日就不呢?


所以楚子今天这个发现非常有意思!月亮圆和不圆,和大家该不该思乡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我做了一个统计表,大家好好看一下,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月亮圆的,但是大家很欢乐,因为还在春节。二月十五是花朝节,大家赏花也是开心的。三月十五,刚刚没有跟大家说,是财神爷的生日,所以今天的很多生意人爱造生日,我就有点好笑了。你们怎么把财神爷的生日忘了呢?3月15日应该成为一个很大的节日啊!对不对?好,也不用怀乡了。4月15日是佛陀出生。5月15日是大端午,是端午的一部分。6月15日是王灵官诞辰,王灵官是道教里面的一个大官啊,在道观里面经常有。7月15日是鬼节。可以看云和月,彩云追月。8月15日中秋节,这才是怀念家乡。9月15日是周文王的生日,目前很少有人会纪念他了。10月15是下元节,我们刚刚读过苏东坡写的一首诗,也没有那么怀乡。11月15日,12月15日,天气太冷了所以拜托半夜不要出来看月亮啦!深冬了对不对?好的。一年12个月圆之夜,除了冬天差不多个个是节日。但是,只有中秋之夜这一天,会特别特别让人怀念家乡。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三、中秋节夜什么望月怀乡?

很多科学家特别有意思。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说,一年虽然有12个月,每月15日都会月圆,但是,这12个月圆之夜里,月到中秋分外明。因为秋天,秋高气爽,空气特别特别澄净。所以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大家会在这几天特别特别思念家乡。这个观点,楚子老师说他不对,因为没有什么道理,你说7月8月9月的月亮哪个更圆?没那么明显啊,没什么大的区别。

我要告诉大家我的发现,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啊?不是什么出自于自然规律,而是因为人的心理。第一,秋天是知冷知寒的日子。从夏天到冬天最中间的一个日子,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气候在变化,霜、露逼人!大家衣衫日显单薄,就会想念父母!妈妈给我织的衣服不够了呀,思乡了。所以知冷知寒导致了思乡。

第二,秋天是游子奔波一年之后,最想回家过年的日子。冬天得要在家里了,所以秋天是应该往家赶的日子。劳碌了一年,岁末的临近,导致思乡的第二个原因哈!

第三个原因。秋天,人生苦短!悲秋的情绪是岁月蹉跎,人会意识到自己越来越老,就会越来越想家乡。这下明白了吗?勾起人们内心那根思乡弦的动力啊,不是圆圆的月亮。月亮一年圆12次,但是勾起思乡情的就是八月中秋夜这一次。秋才是思乡的导火线啊!同时啊!白天忙碌喧嚣,夜晚归于宁静,更易感受到寂寞所以心生忧思。


接下去这一段话,我是专门讲给小朋友们听的。我请大家记住,假如以后老师叫你们写一个“圆圆的月亮”这样的作文,那么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得思念我的家乡对不对?好。那么你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光写:看到圆圆的月亮就想到了家乡。这样太过单薄没有太多人会信你。你一定要还能够加上其他的感官体验。比如夜晚的孤独和无眠。比如草上的露水和户外的霜,越来越冷,第三才是月亮真圆,让我联想到团圆。第四,你还可以写寒鸦归栖或者双栖,秋风里的乌鸦或者是鸳鸯,睡到了树底下或者双双睡到了树底下。或者还有孤鸿之鸣,天上北归时落单了的鸿雁在叫。那么所有的这些自然,你要是都联想到,你要是都写到作文里,你的老师才会说:哇,这个小朋友是真的对大自然有所体会,触发了他的浓浓的思乡情。明白没有?只写月亮是不够的。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暑假我曾经给大家讲过的李白的《静夜思》上一堂的公开课。我是这么分析的。秋天夜凉了,把李白冻醒了,因为他在外面漂泊,冬衣不够。冻醒了他才会产生错觉,所以他看见月亮以为是起霜了。那么关键在于,他不是看见了月亮才想家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啊!他不是因为看见了月亮,而是因为看见了月亮以为是霜,霜让他想起了寒冷,让他想起了家乡。所以,思乡的诱因是霜,明白没有?这是李白《静夜思》这首诗的核心感受。假如他梦见的月光是正月十五的圆月,那么他不会想到霜,因为正月里没有霜,霜是秋天起的,那么他就不用想家乡了,所以。并不是说,月亮,一定是到中秋才明。而是因为“露从今夜白”,到了秋天啊,露白、露寒、霜寒才引发了“月是故乡明”的体验。


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来读几首唐诗,真正开始读中秋赏月的唐诗。


我们刚刚已经读了一首白居易的唐诗,那是一首《五月十五日夜月》。5月15大端午,白居易在杭州赏月,他不在京城,不在帝都,但是他心情挺开心,5月15的月亮挺好啊,但是咱们再看一看,8月15了,中秋了,白居易在他被贬的地方看月亮。他马上就联想到,以前的8月15,我是在“曲江池畔杏园边”。“曲江池畔”什么意思?曲江是长安,就是唐朝的首都长安的最漂亮的风景区,一个花园,一个皇家的御花园叫做曲江。白居易马上就联想到了这个差别。以前的8月15我在帝都,在皇家花园。今年的八月十五我在哪里呢?在湓浦。

而湓浦呢,有些同学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就会记得这一句诗叫做“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就是白居易被贬的地方,生活条件不太好。你看他的心情,“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月亮和往年是一样的圆。但是呢,我“西北望乡却何处是”啊!不知道故乡在哪里看都看不见?

看见没有,很神奇的,同样是赏月。一到8月15,他马上有这种伤心,马上有这种忧愁,马上有这种望月怀乡出来啦!望月怀乡,好,咱们再来第二首。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看到没有,先是感受到了露,然后“今夜月明人尽望”大家都望月,很圆啊!但是“不知秋思落谁家”,有点哀怨。什么叫秋思?秋思就是怀乡。

你把这首诗就当作一篇小学生作文,王建同学,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望月啊!你只要写月亮就可以了,你看他写了什么呢。中庭地白,这个地是白的,为什么?起了寒霜。“树栖鸦”,树底下已经栖息着归鸦。你看,这就是刚刚楚子老师说的关键词了。露冷,那个露水是冷的,“冷露无声湿桂花”,你看,霜、孤独、枯树、栖鸦,露水冷的,然后月明,加到一起才有了秋思,知道了吗?



今天的唐诗是简读,挑核心的地方读一读。那么我简单往下说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间一句。太有名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要这么理解,这里面有因果的,就是农历的这个节气里面有个节叫白露,从这一天之后,露一天比一天白,一天比一天重,一天比一天冷,导致这个时候人会感觉到,月亮还是故乡的明啊!他并不是说秋天的月亮看起来特别圆,而是秋天以后大家内心里会想到故乡的月亮才是最圆最圆的。

这首诗,还是这个逻辑,有不眠、睡不着的人,有孤雁、一只雁的叫声,有寒露,然后想到故乡的明月,所以这些全部的逻辑、所有的逻辑,都是来自于中国几千年对中秋的理解。一年12个月圆之夜哈!只有中秋这一天才是凄凉哀婉,林黛玉式的,特别有诗意的。中国人至今还喜爱这个节日是因为潜意识里面,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诗人。都悲秋、都怀乡、都不忘本。都不是为了怀念那只月饼的味道。


今天,一堂课上了一个小时,咱们还没有开始讲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但是我讲了这么多,你们回过头去理解《望月怀远》,就很容易很容易了。今天这个话题虽然绕得远,但是主题很清楚。

那咱们现在开始要读《望月怀远》了。张九龄张宰相,这位具有九龄风度的宰相。他是广东韶关人,到了西安当宰相,后来被贬到湖北,这首诗是在湖北写的。OK,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特别有气派,常常被引用,但是没有几个人明白。为什么是生产的生、生命的生,而不是升起来的升?网上有很多解释,书里有很多解释。基本上都从文学修辞的角度说,说这个字用字巧妙,角度独特新颖。不要信。人讲话,不是这么费劲的。

你看见一个物体在位移,在你眼前越来越高,叫“升”。生呢?估摸着有,估摸着出现了,叫“生”。张九龄不是说看见海上有一个月亮升起来,而是告诉你,我是广东人,我的家乡大海边,这个时候一定是一轮明月啦!因为无论天涯有多远,但是此时此刻是一样的,家乡的月亮一定更圆。

张九龄是广东人,他说的海上一定是他的家乡。这个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有些学者说,在唐朝有很多人,会把大一点的水面都叫做海,《春江花月夜》里这样的例子很多。那么我告诉你这个是的,不是古代,今天也一样。北京的什刹海,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湖泊;青海西藏四川一带,有很多的芦苇荡、湖泊,都叫海,这是真实的,但是问题在哪里?只有离海很远的人才这么说。

离海很近的人。在他的概念里海和江湖区别非常鲜明,是不会这么说的。楚子老师是江苏人,江苏的人说的青菜,就是一种小青菜或者叫上海青,是一种菜。但是到了广东我就知道,假如要到食堂打一个青菜,他没法给你打。因为在广东,可能有一百种菜都叫青菜,青菜是个大类。

所以,这是很浅白的一句话。大家有没有理解,张九龄,半夜里睡不着,他看到月亮,就在想:这个时候我老家的海上。一定是一轮明月,一定最圆最圆。看到没有,秋天的月亮让人想到了思乡。尽管路隔天涯,但是此时此刻,应该是一样的一轮圆月升起来了,而家乡的那个会更圆更圆。

第一句懂了,第二句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个情人是谁呢?很多人说是张九龄在怀念遥远的一个情人。对不起,整个几百年几十万首的唐诗。没有几个人会把心上的爱人说是情人,要么是诗友,要么是诗人自己。这里,张九龄自己才是这个情人,有情人、多情的人。“情人怨遥夜”就是:我一整夜一整夜的在哀怨,我无法忍受这种夜空的遥远,时间的遥远。

这是对上一句在铺陈、在说明,而且带着很强烈的情绪。我这一整夜一整夜的是在想念我的家乡,想念我的家乡升起来的那一轮明月,所以导致我起了一种相思病。

那这种病带来的什么结果呢?是接下去的两个动作。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接下去的两个动作非常简单。这下面两句是谁都容易读懂,但是谁都没有注意到。很容易忽略掉的。其实内有深意。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大家会觉得,有点小儿科吧?你是要赏月,所以把蜡烛灭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情调啊!完全不是那么简单。

烛光和月光有什么区别,大家能不能感觉到?烛光和月光是一种对比,是两种不一样的光。不是因为月亮光太亮了节约一点蜡烛,所以把烛光掐灭,不是这个概念,明白吗?烛光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有家的感觉。但是,张九龄孤身在外,被贬在湖北。他不喜欢这种虚假的有家的感觉。他要去体验月光下的孤独感觉,所以他把蜡烛灭掉。他要秋天夜空的一轮皎洁的明月,满满的都是想家的感觉、思念的感觉。

能读出这样的味道来吗?好,下一句“披衣觉露滋”。露水冷了所以我披件衣服取个暖对不对?不是的,要读懂张九龄,不是这么简单的。露水重了他要披衣保暖那不是很无聊吗?你不要出去,你在家里有什么露水啊?

原来啊!尽管秋天的夜晚已经很冷,但是我还是要披件衣服出去,我就是要去感觉外面一天比一天冷的霜露,让这种霜露,激发我思乡的情绪。这个“觉”是自觉的、是主动的、是故意的。

最后一句非常奇特,非常独特,非常美丽。也是千古传诵的。“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我说一说,大家辨一辨,看看哪一种更对。

有一种解释这样的:月光饱含了我满腔的心意,可是我怎么样能够送给你呢?啊,我的亲人,还是睡吧!也许睡了,我在梦中可以见到海上那一轮的满月,那家乡的满月,我也可以梦见到你。这种解释呢,就是在诗人心中是有一个心上人的。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我怎么能够承受得了这个满手老天赠予的月光呢?这大自然的赠品,让我如此思念我的故乡的月光。我不堪承受这种馈赠,所以我要去睡了。让我在睡梦中,让我在故乡的大海边,再去看这中秋之夜满月的风光吧!这两个解释,我不做决定。哪个对哪个错,同学们自己去选择,你觉得哪一个对。都可以,诗无达诂。

同学们,今天晚上楚子老师跟大家一起是随谈的方式,漫谈的方式。讲了中秋节的前世今生。也读了不少和赏月有关的唐诗。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和中秋赏月有关的唐诗。我觉得我们这个中秋节圆满了。大家带着这种满足可以去休息了。今天学到的这些唐诗,抽空再读一读,背一背。还不够尽兴的同学呢,我准备了一个对子,给大家对一对。大家可以试一试,看看还会不会对对子?而且今天的对子与今天的主题非常的切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