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广东解读荣格分析心理学(14):阴影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2-08

 


阴影是什么呢?


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伤害而造成的“阴影”,而是影子(shadow),是看不见的,是不展示出来的那一部分,是人类动物性本能的部分。


多数情况下,我们人就是“人”,表现的是人的一面,而动物性的一面——比如攻击性、破坏性、性欲望等——不会表现出来,就像树的背光一面一样,不能被看到,所以称之为阴影,可以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id)。


最近热播的电影《荒野猎人》中,主人公在饥饿的驱使之下直接啃食野牛肉,弄的满脸是血,此刻他所表现的就是人的动物面,属于阴影的部分。


同样像电影《荒野猎人》中所表现的,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有的时候他会很善良,有的时候他又会很冷酷;有的时候他会很文明,有的时候他又会很野蛮。


如果阴影是人的动物性的一面,那么人也有其社会性的一面,就好比人有攻击性的一面同时也有亲社会性一面一样。


正是由于人既有阴影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要想实现社会性一面,适应社会需要,就必须驯服阴影的一面,于是发展出强大的人格面具。


阴影是不是坏的呢?答案是不一定。


一个成功地压抑了自己天性中动物性(阴影)一面的人,可能会变得文雅起来,更能够被社会所认可。


然而压抑了阴影的人可能就会削弱甚至丧失自然活力和创造精神以及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直觉。


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然活力、创造精神、情感和直觉这些天性智慧其实都是来源于阴影部分。一种完全没有阴影的生活很容易流于浅薄和缺乏生气。


话说回来了,人也是不可能完全压抑住阴影的。阴影是十分顽强的,它不是那么容易就屈服于压抑。下面的例子很可以说明这一点。


一个农夫可能受到灵感(来源于阴影)的召唤,要他去成为一个诗人。但“农夫”这个人格面具使得他根本不认为这种灵感的召唤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他总是一再拒绝这种内心的呼声。


尽管如此,阴影会持续给他施加压力,这种内心呼唤扰乱他的心情,直到有一天他可能真的屈服于阴影的呼唤而去写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某个很有成就的人忽然改行去做另外一件事,或许就是阴影引导下的决定。正是由于阴影的顽强和韧性,它可以使一个人进入到更令人满意,更富于创造性的活动中去。


阴影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主要看我们自己而定。


当自我与阴影相互配合、亲密和谐时,人就会感到自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阴影原型受到社会的严厉压制,或者,当社会不能为它提供适当的渲泄途径时,灾难往往接踵而至,小到一个人的动物性爆发,大到世界战争。


阴影决定着一个人和与他同性别的人的关系,至于这种关系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则取决于阴影是被自我接受容纳,和谐地组合到整个精神之中,还是被自我排斥拒绝,放逐到潜意识之中。


男人往往倾向于把自己受到排斥和压抑的阴影冲动投射和强加到别的男人身上,因而男人与男人往往处不好。女人的情形也是如此,所以女人与女人也往往处不好。


总的来看,关于阴影原型,我们可以说,它使一个人的人格具有整体性和丰满性。


这些本能使人富有活力、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


排斥和压抑阴影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变得平庸苍白。


在沙盘中、梦中、绘画中,那些动物可能就是求助者阴影的表现,同性也有可能是阴影的表现。


一个人梦中的同性的特点可能就是他阴影的特点,他对这个同性的态度可能就是他对阴影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