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胜一筹!” 胜在哪里?

 鲁西文苑 2018-02-08
         2018-01-16 11:04:40  来源:  责任编辑:姚萌  

  4月的北京,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期间,聊城市在北京举行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隆重推出聊城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聊·胜一筹!”。聊城市市长宋军继在会上发出自信而诚挚的邀约:“放心吃吧,聊城产的!”

  近年来,聊城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培育出一大批质量过硬、市场信誉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同时,也遭遇到牌子不响、市场不大、效益不高的烦恼,好端端的东西硬是上不了高端市场的“大雅之堂”,只能被当成地摊货,时不时还遭遇“卖难”。

  农民很受伤,政府很着急。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经过深入调研,聊城的决策者们认识到,聊城农产品量大质高价不优的关键,是缺少与产品品质相匹配的区域品牌,大家各自为战,产品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消费者认同度不高。找准了病根,聊城立即行动,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合作编制了《聊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找出聊城较之于诸多地区更胜一筹的特点和优势,将聊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称确定为“聊·胜一筹!”,同时紧紧抓住当下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品牌口号确定为“放心吃吧,聊城产的!”

  可能有人要问:“聊·胜一筹!”胜在哪里?

  境,胜一筹——

  六大水脉汇聚而润,冲积平原积土而沃

  聊城的特色在于“水”,全市流域面积在30多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黄河、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都从聊城经过。全市农田林网面积达到64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37.5%,湿地保护率65%。境内的位山灌区是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土质良好,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非常适宜粮棉油、蔬菜、林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生长,也为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聊城8个县(市、区)全部被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和沿黄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5县被纳入山东半岛高端禽肉产品出口加工区。好水土,成就好农物。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了消费者期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

  文,胜一筹——

  多元文化交融熏陶,农耕文脉源远流长

  聊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仰韵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人们已开始在这里定居。龙山文化时期,这里留下多处“古城址”,其中茌平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群。“禹治九河,徒骇为首”,大禹治水的主要区域之一就是鲁西北平原。商初名相伊尹曾躬耕于莘野,教民种谷植桑,带来中原农业文明的大发展。在数千年历史变迁和文明碰撞中,聊城既得齐文化崇商敬农之传承,又集鲁文化尚仁重义之精髓,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之地。聊城很多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垦殖历史。冠县是中国著名的“鸭梨之乡”,汉代以前就开始嫁接种植梨树,目前在冠县黄河故道区,很多树龄上百年和数百年的老梨树,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盈枝。茌平圆铃大枣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曾被封建帝王列为贡品,有“六月鲜花连水香,千家小枣射云红”的诗句。东阿阿胶有3000多年历史,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到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再到集我国古代药学大成的《本草纲目》等著名医书,都对阿胶做了大量描述。这方肥沃水土所深藏的文脉,给了水土之上的农物更加生动的筋骨。

  物,胜一筹——

  十大产业包罗万象,道地农产多彩缤纷

  2015年,聊城以优异成绩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培植起优质粮食、瓜菜菌、林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涵盖上百种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粮食总产连续6年跨上百亿斤台阶,达到“吨粮市”标准;蔬菜总产达到1600多万吨,当家品种一应俱全,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果品年产量100万吨,形成了苹果、梨、樱桃、葡萄、草莓、圆铃大枣、核桃、大棚桃等优质果品基地;肉蛋奶年产240万吨,肉鸡饲养、加工、出口居山东省第二位,是肯德基等知名快餐店的原料基地;建设黑毛驴示范场100多个,黑毛驴存栏6万余头;丁马甲鱼、高唐锦鲤、东阿黄河鲤鱼是聊城三大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其中,甲鱼养殖面积2万多亩,是全国最大的工厂化甲鱼养殖及深加工基地。

  丰富的物产也为聊城赢得了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鲁西黄牛之乡、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小肉食鸡之乡、中国鸭梨之乡、中国圆铃大枣之乡、中国黄河鲤鱼之乡和中国油用牡丹之乡等美誉。

  信,胜一筹——

  立法严控农药使用,质量监管全程可溯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来自于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聊城在山东省率先提出了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意见》,率先以政府令颁布实施《聊城市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规定》,将全市整建制设为剧毒高毒农药禁止销售、使用区域,不定期组织“公安+食安+农安”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经营使用行为。健全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建起了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实现追溯体系全覆盖、安全监管无死角。

  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造就了安全放心高质量的农产品。在此基础上,聊城致力开发高端市场,多次就“净菜进京”开展精准对接,与北京首农集团及海淀区、密云区等签订购销合作协议。为保证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聊城构建了“标准化生产基地+检验检测机构+专业化物流配送”的现代产销模式,直供北京各大商超、社区和机关单位。自实施“净菜进京”以来,聊城每天直销北京的蔬菜达10万余斤,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在北京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

  品,胜一筹——

  用心耕耘安心畅享,在地风味纯正如初

  为了主动适应消费者对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的追求,2013年聊城提出了“打造绿色农产品之都”的目标,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制定“三品一标”奖补政策,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培训和市场管理。截至2015年底,全市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66个,其中绿色食品67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1个;基地总面积达到498.2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74.6万亩。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驰名、著名商标20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蓝天碧水之间,聊城精致农产品之花正绚丽绽放。冠县油桃、冠县鸭梨、临清麦黄杏、冠县灵芝、肖庄韭菜(苔)等5种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莘县蔬菜、莘县蘑菇、茌平圆铃大枣、许营西瓜、丁马甲鱼、临清湖羊、阳谷朝天椒、阳谷黑猪、高唐驴肉等特色农产品声名鹊起。

  以“聊·胜一筹!”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聊城优质安全农产品正在大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聊城人民用自己的诚信和执着,打造美味,犒赏舌尖,为广大消费者奉献更多优质安全农产品。“放心吃吧,聊城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