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过度自信时,小心掉入投资陷阱

 春天春天夏天 2018-02-08

投 资 者 行 为 与 心 理

关于


“投资者行为与心理“系列文章中,作者将深研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用行为经济学和投资心理学分析股市走势和投资策略,洞悉投资群体情绪与心态,抢得跑赢对手的先机。



投资者在悲观情绪下,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在投资界,一般会要求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先离开交易岗位,休息一段时间,等到心绪平复之后,再开始参与交易工作。


文 | 郑磊博士/行为经济学者


人作为一个信息接受者,是无法保持中立客观的。实际情况是,任何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有选择的信息接受者。直观例子就是人不仅有个人的偏好和倾向,而且具有喜欢赞同和被认可,不喜欢被挑战和否定的性格特征。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采取寻求自我满足的做法,是一种本性的自然表露,而这种表现的极端情况就会成为个人的主观偏见。


信息经济学已经证明了人类无法及时掌握全部信息。每个人都只能接触到一部分信息,这就是信息的不完备性。而人的主观偏见,又将接收到信息做了一个“打折扣”处理。这个折扣比率从100%到0%,分别对应着完全接受和完全拒绝这两种结果。


人们会对与自己看法相左的信息打个折扣,甚至完全拒绝,而对符合自己看法的信息则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人们在这种心理偏差的影响下,很难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性和逻辑上的推理和分析。


1

过度悲观时,“世界是暗淡的”


陷入过度悲观情绪中的人,觉得什么都是灰暗的,即便是好的迹象,也难以重新树立信心。投资者在悲观情绪下,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所以在投资界,一般会要求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先离开交易岗位,休息一段时间,等到心绪平复之后,再开始参与交易工作。


对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指出人的过度悲观也是一种生理反应,和悲观心理相互作用,产生了正反馈循环。而要破除这个悲观心理怪圈,需要从生理或心理上打开一个缺口,有时需要心理辅导。在电视剧《亿万》里,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那位女心理师为交易员提供心理安慰的场景。然而,过度悲观只需要让交易员离开市场,就能够逐渐平复,而造成的损失可能不大。但是另一种情绪的危害则更大。


2

过度乐观时,“一切都是光明”


人类具有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倾向,这同样导致证实偏差,表现为对符合自己想法的信息非常轻信,而容易掉入投资陷阱。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往往和轻信消息好的一面,甚至子虚乌有地认为信息支持了自己的决定。而且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也会导致交易更频繁。在这种缺乏批判性的情况下,往往做出轻率投资决定,容易导致损失。


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就是投资者如何保持既不过度悲观也不过度乐观的平和心态,对待信息要保持客观公正的分析能力。这就需要随时反思和自我纠偏。


人们如何在有限甚至其中包含噪声和错误的信息中,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客观分析和辨别信息。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定的解答。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潜意识在特定信息出现时,会自行触发人体大脑和神经系统,身体自发做出某些行为,之后行为和大脑、神经系统形成正反馈,此时,个人很难控制诸如恐惧、贪婪这类情绪。


如果人们把信息处理的工作交给AI机器,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机器给出的分析结果和建议。此时,人仍处于主动地位,而其情绪和认知状态决定了是否采纳机器给出的客观分析结论。人终究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才能避免主观偏见导致的行为误区。


有些大师级的投资人借助一些训练方法,比如冥想,也有人发明了一套克服思维误区的方法,比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掌舵者雷·达利奥,他的做法是不管自己对自己的观点有多自信,也要寻找那些不同意我的看法的最聪明的人讨论,直到能够理解他们的推理过程。只有在达利奥完全理解了他们的观点之后,才确定是接受还是拒绝他们的意见。这是一种高度自律的做法,和自我纠偏一样,必须时刻有这样的意识,才有可能克服人性的弱点。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