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愈风天使】床边做的中频电疗机,你了解多少呢?

 MJCYX 2018-02-08



作者:陶卓   

  审核:曾庆     

编辑:刘胜乐

   图片:来源网络


     

     当我们为患者做理疗的时候,最经常听到的问题就是“这个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多久能治好?”等。因为治疗时间紧,有些时候很难当场能组织语言去解释,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了这些,毕竟在当今社会,沟通是第一位的。

     小愈写了这一篇短文,就中频电疗仪的使用为例,选取了一些大家常见的疑问,做一个简单的思路梳理,希望在临床沟通方面帮到大家。




01

做这个有什么用?

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兴奋神经肌肉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02

做这个多久才能有效果?

      在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方面,它既有即时的疗效,又有长期积累的作用。

1.即时镇痛:

      神经机制:中频电有兴奋粗纤维的作用,根据闸门控制学说,粗纤维兴奋可以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

      体液机制:中频电作用于人体,可以促进局部的内源性吗啡释放,吗啡是经典的镇痛物质,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多次治疗后, 除了上面叙述的产生即时镇痛作用的各种因素,还有中频电诱发轴突反射,兴奋神经扩张血管、改善缺血和减轻酸中毒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首先在兴奋神经和肌肉方面,治疗只要开始做就是有效的,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废用综合征。中频电治疗可以兴奋运动神经和肌肉,引起正常骨骼肌和失神经肌肉收缩,锻炼肌肉、起到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

      而在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方面,中频电也能起到它独特的作用。在软化瘢痕松解粘连方面,音频电疗法是最经典的治疗方法。应用1000-20000Hz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主要适应于于术后粘连、瘢痕疙瘩、肠粘连、肩关节周围炎、慢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咽喉炎、声带结节、腰肌劳损、注射后吸收不良或硬结等。分离粘连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中频电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得到分离。

03

为什么要贴在这里?

(1)为什么要贴在这里?——神经篇


      贴敷体表神经时,最经典的作用是促醒,此外,刺激周围神经还可以诱发出相关肌肉的收缩,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

①促醒

      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可以采用神经电刺激,神经电刺激包括脊髓电刺激、深部脑刺激、周围神经刺激(正中神经和迷走神经)等。

②更易引起肌肉收缩



在这里我们介绍其中两种贴敷体表神经的刺激法: 正中神经电刺激法和腓总神经电刺激法。


正中神经电刺激法

      正中神经是由臂丛发出,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

电极片贴法应贴于掌面腕横纹上约2cm正中神经点上,剂量应以引起肌肉微微抽动为宜,频率则应为20分/次,1次/日。

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机制:

(1)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缺血半影区的血液供应,减少坏死神经数目,促进坏死神经恢复。

(2)直接兴奋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

    增强脑电活动,改善神经电生理。

(3)对神经递质方面的影响

     PVS患者脑脊液中多巴胺含量下降,经过治疗后多巴胺浓度显著上升。


腓总神经电刺激法

      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刺激腓总神经的方法和正中神经相同。


(2)为什么要贴在这里?——肌肉篇

 

上肢: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腕背伸肌、小圆肌、斜方肌等

      冈上肌连接肩胛骨和肱骨头,三角肌连接锁骨、肩胛骨和肱骨头。冈上肌和三角肌可以调整肱骨头在肩盂关节内的位置,预防这一组肌萎缩对于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非常重要。

      当出现上肢屈肌痉挛时,肱三头肌、腕背伸肌是屈肘肌屈腕肌的拮抗肌。刺激后提高拮抗肌肌力与其支配神经的兴奋性, 达到抑制痉挛肌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中频电疗法对于已经有一些自主活动但是自主活动不足的患者, 可根据运动缺失成分判断治疗部位,如冈下肌和小圆肌共同作用可以使上臂外旋,下斜方肌帮助肩胛骨下沉等。


躯干:腹直肌、竖脊肌、髂腰肌等

      核心肌群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床上运动起到重要的作用。脑损伤患者肠动力不足,常出现便秘。中频电作用于人体可以提高人体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强平滑肌蠕动收缩能力,治疗便秘。


下肢: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等

      臀大肌使髋后伸和外旋、臀中肌可以外展髋关节,前部可使髋内旋,后部使髋外旋。

      对于下肢低张力的患者,电极片的位置通常选股直肌,股直肌是强势肌,相对更容易诱发出肌张力。

      对于有一定肌力但是下肢控制不良的患者,找出肌肉的薄弱环节,并对症选择部位。


04

什么时候不能贴?

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能耐受者。发烧、药物过敏时也应当暂停治疗。


参考文献

续继军, 魏增华, 杨列美,等.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4, 8(28):6040-6043.

杨薇, 辛宁. 调制中频电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作用[J]. 护理学杂志, 2007, 22(9):51-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