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娃拼命刷阅读理解题,不如这样做......

 美酒佳酿 2018-02-09

文:罗玲  -  图:网络  -  编:叮当

那天带孩子参加亲戚聚餐。很多亲戚她第一次见面,其中有两位从美国回来,难得一见。事先我告诉她,别像小时候一样只顾自己吃,现在是大孩子了,也要多和大家聊天啊。席间,她表现的很好,主动问人家在美国的生活习惯。她留意去听大人的谈话,积极地插话。她的插话总是有一些大词,展示了广阔的知识面,但又明显是孩子的话,常常让我想笑。比如,人家聊到,小时候俩人偷金鱼,把鱼含嘴里跑回家,鱼也没死。她插话:“达尔文也这样做过。他小时候喜欢观察虫子。看到特殊品种就收起来,手拿不了,就含嘴里。”别人说,自己小时候没好好学习啊,她说:“主要是要有学习能力。”别人说到机器人,她说,对!人工智能是趋势。大人谈到中美生活这些年的变化。她接话:“我看到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属于中国的!”说到日本人长寿,她说,“我去过日本,日本人吃的少而精,每顿饭都有纳豆。”众亲友都很喜欢她,说太可爱了。

后来我俩吃完想先走,我看大家聊的热闹,不好开口。还是她有办法:“我提议咱们照个合影吧!”她找来服务员,合影,之后,正好大家都回座位,我说我们还有羽毛球课,得先走,你们慢慢聊。我从小到现在,都是在饭局上不太说话的人。孩子的性格却是喜欢交往。她这次比小时候,最大的进步是,她能围绕对方的话题来聊。小时候她也敢说话,但都是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说同学间趣事,也不管人家知不知道这同学是谁,有没有兴趣听。看来还是长大了!

回家后,夸奖之余,由这些谈话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她的这些插话说的都对,话题也相关,但却显得孩子气?和大人之间真正的聊天有不同呢?

儿童的思维特点

仔细想,发现,儿童思维的特点就是这样,他们更多是围绕字面意思去接话的。平时和她聊天时也发现,我说到一个事,她并不去细想这事背后有什么道理,我想表达什么,而是听到我提到什么,就中途打断我,急着说一个和这事表面有共同点的事,我需要努力再把话题拽回来。

而大人谈话不是如此。大人间的正常交流,会考虑到,对方说这段话的情感、动机,以及谈话场合、人物关系背景等等。比如,聊到儿时偷鱼的事,饭桌上的其他人感受到的,不是表面这个嘴里含小动物的做法,而是——这多年未见的表兄弟俩,原来在儿时还有这些趣事,当时曾有这么亲密的关系。也许他们由此会想到自己和其他亲友的陈年旧事,或者顺便问问对方当时多大,或者回想起来他们曾经一起住过的地方。这是成人间正常的交流。

另外,孩子之所以只能谈论表面现象,除了思维习惯,还因为,他们缺少足够的背景信息。他们无论是自己的生活阅历,还是对对方的了解程度,都没有很多信息可以参考利用。大人所谈论的事情,在她眼里,就是单纯这一件事,没有复杂的背景信息跟着,所以,她无可加工。一件事,就是简单的一件事。

你问比较小的孩子,“你有表吗?”他会自豪地回答:“我有表!”问大一些的孩子,也许他明白你想知道什么,会告诉你现在几点。

随着人逐渐长大,背景信息,比如各种常识、人物关系、相关阅历等等,积累多了,有归纳和比较,我们自然就会感受到各种深层的意思。这个变化不用教也会自然发生,但如果多留意,也许会做得更好。另外,在这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没有优势。我们常感到,跟老公交流费劲,就是很多男性直到成年,也不太擅长领会别人话里的实际意思,只听到字面意思:让他记得把衣服收了,他只收衣服不收裤子。

当然了,成人之间,关系不同,谈话时放松程度不同。对谈话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对大人来说也是耗费脑力的事情。所以,朋友间聚会开心,就是因为你不必想那么多,想说什么说什么,可以无话不谈,不累。 

信息加工与学习

对孩子,我们也不必要求那么多。不过我又想到了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很多小学生做阅读理解时,总是分不高,就有这两方面的因素:

1、没有深度理解的习惯。

2、背景信息缺乏。

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大概分几类,

1、考察对具体信息的把握。

2、考察对整体或某个段落核心意思的提炼。

3、考察对作者一些隐含意思的领会。

第一个通常孩子们都能找到,第二和第三对很多孩子来说有难度。为什么?因为,很多学生平时读书时,只是在关注表面意思,没有去停下来思考的习惯。有些成人读书也是这样,大脑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像看电视,像躺在小船上随波荡漾。消遣的书这样读当然可以,但是作为学生,你要在享受阅读乐趣之后,开始学会边读边思考。

背景信息的缺乏也会非常影响你对文本的理解。研究发现,工作记忆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工作记忆容量的大小,更与信息加工的速度、效率有关。当你阅读比较熟悉的内容,你会感到不太吃力,速度快,理解的透彻,因为大脑需要处理的任务比较少,熟悉的信息不用消耗很大认知资源,你的大脑有足够空间记住更多信息,快速思考,理解更多深层的意思。

下面的图是个小例子,说明表层与深层理解、背景信息对理解的影响。

不熟悉背景资料的人的眼里

(只看到表面,理解深层含义很困难)

在熟悉背景资料的人眼里

(看到深层含义,理解速度会很快)


家长怎样帮孩子?

那么,家长可以怎样帮孩子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1

平时聊天时,除了介绍事件和背景信息,尽可能多地问孩子问题,用一个个问题推动他向前思考,思考更深层的内容。比如,看了电影《奇迹男孩》,可以跟孩子聊很多:你知道姐姐的好朋友为什么夏令营后不与她交往了吗?你觉得奥吉有哪些优点?如果你是他,你会感觉怎样?故事里有哪些行为是勇敢的?

2

孩子读书,告诉他,要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就是学会read between the lines。可以列出一些问题供他去想:这部分内容,有多少是我已经知道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作者写这些文字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他主要想给谁写?他写的目的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效果?对我来说这个效果达到了吗?他站在哪个立场上写的?他的陈述一定是事实吗、还是只是他的感受,或者是他有目的精心选择的事实?我是否同意他所说的?为什么?为什么我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些内容……

这个问题单子可以持续写下去。不是每次阅读都要他经常停下来想,但可以在他休息的时候,我们和他聊聊。当然这需要您也读过这本书。

有时候,您可以和他分享您自己读书后的感想。对于低年级学生,这是个很好的做法。

对于高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您可以给他讲清这个道理,然后鼓励他自己去思考,在读书笔记上记下来他的思考。

3

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这就是在给他大脑里的信息库添加内容。这个信息库庞大,孩子在接触新内容时,就会有更多背景信息可供依附,让他记忆或理解时,减少大脑的工作量。怎么扩大?多读书、家里多买书;尝试读不同领域的书;生活中多观察分析;旅游;接触社会各个领域;关注新闻……

当然,这些理解能力与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有关。比如,很多男孩阅读理解得分少,常常是因为他们比女孩成熟的晚,所以思维发展自然落后一点。请家长不要太心急,一边引导一边耐心等他们成长。

上面说的这些,眼下是为语文成绩,长远是为学习能力。语文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我感觉,到中学以后,就常常是为了出题而出题了。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的学习能力是终身受用的。前些天听说,现在有种很流行的招聘面试方式是:给应聘者一本他不熟悉的领域的书,给他两三个小时,之后,请他谈谈读书的收获。这就是想考察一个年轻人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在压力之下,迅速阅读、学习新内容的能力。招聘考这个,是因为现在很多领域都在快速变化更迭中,学习能力不强,无法胜任!

估计,很多人看完这篇又会说:天哪!这些我自己都做不到!所以,好家长都是习型家长。

爸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