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不可以不上班?”这个问题会改变你的人生

 超耐磨钢 2018-02-09


作者:李松蔚

排版:铃铛

色号:朱红

图片:电影《布鲁克林》


1


如果有一种简单的思维习惯,又可以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话,我的建议是:在每天日常的行动中停下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再问自己一个问题。


「可不可以不这样做?」


喏,就是这么一句。


没有什么特别,也不用长篇大论地思考,两分钟的时间足矣。


你可能会想,我早就这么问过了。早上起床的时候,每天都大声疾呼:「可不可以不上班?」但是问了有什么用,我的人生并不会改变啊!


不是的,你并没有真的在思考。


你只是在抱怨当前的生活。抱怨的另一面,已经约等于「认命」。那种提问的态度,本身就给出了回答:「想什么?怎么可能有那样的美事?」


人做任何事,多少都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总存在一些不一样的可能。某些选项匪夷所思,但不是毫无办法。不信的话,你认认真真地问一次自己:「如果我真的,真的,不想上班,我要怎么做?」


——你会感受到一些不同吗?


或许,还是没什么变化:「怎么可能,除非我赚一大笔钱……」


你起床,换衣服,睡眼惺忪,这个念头也许就飘过去了。但也说不定可以再停一停:「我真的赚不到那么多钱吗?每一条路都确定行不通吗?」你认认真真问一次自己:「如果我真的,真的,需要一大笔钱,我要怎么赚?」


——现在,你又会想到什么?


这个思维习惯的用处,就是在你否定自己之前,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



2


人是被惯性驱动的生物。如果拿一桶爆米花,什么都不用说,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一边聊天,一边就会惯性地伸手去抓。在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需要吃那么多爆米花之前,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消灭了大半桶。在这个惯性的过程中停一下,让自己想一想:「可不可以不这样做」。一动念,已经可以改变很多。


有没有试过,在买买买的时候停一下,问自己:「可不可以不买?」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停什么啊?别错过机会!我需要这些东西!——惯性的力量很强,它强烈地诱惑你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还会变出一些很扎实的「理由」。但是你不要被它糊弄,先等足两分钟。「是真的需要吗?」你问。


问这么一句,这个月的账单也许会减少三分之一。


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做别的投资。「这个东西不错,可是我没钱!」我们经常这么说。或许是吧,但那也是惯性思维下的一种说法。停下来,你再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钱?」也许钱就不再是障碍。前几天,有读者在我的公号留言,说他看好比特币的前景,但是买不起。我问他:「怎么会买不起?」


要是不想买,不敢买,都很正常。但不存在「买不起」。买不起一个,可以买十分之一个啊。只要他觉得是一笔好投资,他想买,就买得起。


你停下来看,生活中随处是新的选项。



3


停下来,这一步是关键。


惯性地重复低效的工作流程。停下来:「可不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


利益分配不公,惯性地打算忍气吞声。停下来:「可不可以去大声争取?」


手头的任务明明已经做不完了,还是经不住别人的再三拜托,惯性地答应了更多。停下来:「可不可以拒绝?可不可以请对方换一个时间?」


惯性地跟爱人冷战。停下来:「可不可以别再嘴硬了?」

(我知道,很难,但不妨想一想)


惯性地监督孩子写作业,气炸。停下来:「可不可以不要再替他学习?」


——惯性之所以是惯性,是因为它从来不停。


有时候,打破这个惯性就够了。




但有时候还不够。你停下来想过,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跟之前一样。我们问自己「可不可以」,立刻想:「什么啊,绝对不行!」——这是惯性的作用。但我们停下来,仔细想想,还是那个结论:「想来想去,是不行……」


这时候,就只能接受命运摆布了吗?


一个读者写信给我。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做的是流水线的事。与此同时,有一份让她很动心的职业,却是一家创业公司,薪水不高,更何况前途未卜。而现在的工作虽然无聊,待遇却很好。这让她和家人都很纠结。如果给的钱一样,她肯定换到前者。但现在嘛……她给我写信,是希望得到一些指点。


我听出了她的态度:「就算我建议你换工作,你也不会听吧。」


她自嘲,说自己被钱捆绑住了。


我说:「钱是很重要。你算一下两份工作的年薪,大概相差多少?」


她告诉我,之后的发展前景不确定。只以第一年来说,相差足有五万块。


我说:「那我建议你不要换工作了。但是你要写一句话,让自己记住,最好贴在什么墙上。这样你未来怀疑自己选择的时候,可以抬头看到。」


她问是什么话。


我说:「你就写——我用现在的人生,多换了五万块钱。我觉得值!」




4


过了几个月,她告诉我,她换工作了。


本来很难做的决定,但是写出那句话之后,却意外地变得很轻松。她发现:「不就是五万块钱的事嘛。一年多五万少五万,有什么大不了的。」


每个选择都有其价格。这个选择的售价是五万。


领悟到这一点,往往可以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你虽然仍有可能选择之前的选项,毕竟五万块是一大笔钱,对你(现阶段)很重要。但你起码知道了什么时候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当它带来的价值高于五万的时候。


几年前,我在大学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来找我,问我布置的一篇论文,在期末成绩里占多少分。我告诉他:「15分。」他认真地问我:「也就是说,不交这篇论文的话,只会扣这15分,是吗?」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我也认真地答复他:「是的。」他脸上有一丝羞怯:「那我想……我就不交了。」


他在申请一个梦寐以求的交换项目,录取比例很低,他需要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准备。而那篇15分的论文,如果完成起来,占据的时间太多了。他选择把同样的时间,用在他认为更值得的事上。——虽然不知道他是否如愿以偿,但我相信,会这样思考的人,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最终都会崭露头角。


我满怀敬意地,扣掉了他的15分。



5


上个月,我在给另一批学生讲课的时候,用了这个例子。


我说:「如果有一门必修课要写论文,可以不写吗?」


学生们笑了:「当然不可以!」


我停下来,看着他们。

「可不可以就是不写呢?」我问。


他们笑得有点不自然:「可以,只要你能接受不毕业。」


我看着他们:「不写作业,就不能毕业?」

他们想了想:「也不是啦,就是会挂科。」


我说:「不写作业,就会挂科?」

他们又想了想:「也不一定,要看论文占多少分。」


「占15分。」我说。

他们沉默了片刻:「哦哦,那样的话……」


我等着他们。那一刻是他们思维中的奇迹一刻,飞跃一刻。始他们回答「当然不可以」,就像大多数人,被惯性驱使,服从默认的规则,以为生活只能如此,不存在其它的选项。打破这一点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经过现实性的思考。从「当然不可以」到「不能毕业」,再从「不能毕业」到「会挂科」。一步一步地接近选择的真相,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不吓人。之前是一片雾色笼罩的禁区,他们从来没有真的走近过。——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停两分钟。


「其实也可以不交作业,如果有更重要的事。」学生们说。


从「当然不可以」走到这里,正好两分钟。




6


所以,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第一,在生活最寻常的地方停下来,意识到这里存在不同的选择。


第二,不管有多么荒谬,问自己:「可不可以不这样做?」


第三,你的第一反应是「不可以」,但别急,再想想。


第四,算出那个选择的收益和代价。就算你维持原来的行为,也把它看成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新一次选择,为了五万块钱,15分,或者别的什么。


这四点合在一起,会让你握有改变人生的权力。


但你还是想说:「就算想过这些,我仍然不知道如何改变。因为我根本没有机会发现那些隐藏的选项。」或者你会说:「我知道存在不一样的选项,但我没法战胜惯性的力量。」或者你觉得:「我不确定要不要改变,我必须试一试,才知道它的利弊风险。」或者是:「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对改变很害怕。」


那么,我要向你介绍一个工具——团体


在团体,每个人都可以相对安全地试验新的选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人生的实验室」。


去年,我和我在清华大学的同事丽珠老师,试着做过一天这种团体。组织了三十个人,先是我做了一个简短的讲座,然后在参与者几乎没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搭建了一个抽象版的「实验室」——把他们放到一个房间里,给一段时间。干什么呢?随意互动。


想聊什么聊什么,不想聊天,干坐着也可以。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一切模式,在团体中都有可能被呈现。比如说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个被动的人,他就可以在团体中学习一点新东西。他观察团体里的其他人:谁发言比较多?谁说话相对较少?……他很容易就能看到各种不一样的选项存在。


但是看到还不够,改变并没有发生。




假如这个人看到了:「我可不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他是否就能如愿以偿呢?很难,惯性的力量出现了。他有一点胆怯:真的要说吗?万一不合时宜怎么办?——问题是,不合时宜的代价是什么?也许是被嘲笑,也许是被拒绝,被无视,但他没有停下来想一想。绝大多数改变的愿望都停留在这一步。


在团体之中,对改变则有另一种态度。我们会用一种轻松的,同时不乏好奇的语气,邀请你把它当成一个实验:「你明天试着说出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学习的渠道在于反馈,而团体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反馈发生器。新的行为是否真的不合时宜?别人会怎么说,怎么做?我们不太敢在外部世界做这些尝试,是害怕支付不起可能的代价。但是在实验室里,代价能大到哪里去呢?


你可能会发现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也可能并没有发生,或者还有你没想到的结果会发生。


这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认真考虑改变这回事。


 

7



我们做了社群跟踪,发现团体结束后的三个月,很多人有了神奇的变化。


一个创业公司的CEO说:「团体里有一瞬间,我的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因为看到了我跟团队之间的关系。回去之后我立即找所有核心高管谈话,我的不满意、我的感受、我的需求……每个人也跟我表达了很多。公司氛围、动力都变得不一样了,2017年,我们真的完成了之前几乎快放弃的绩效目标。」



有人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内向,不自信。但参加完团体之后,我却定了一个新年计划:每周认识3个朋友。我上周主动发起、新认识的朋友有七八个,甚至被当面称赞过一次‘情商高’。更不可思议的是,我感到如鱼得水。仿佛人格中跳脱、豁达、乐群的那一部分终于找到了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



还有人说:「我看到人和关系的真相,理解了我跟妈妈30年的关系问题。一度很绝望自己再也不能走出原生家庭、准确的说是我妈妈带给我的影响。但在那一刻我走出来了,我意识到我和她之间并不对立。」



那一天的「实验室」,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改变的按钮。


你要不要来试一试?




2018年,我会和Momself一起打造更多场次的「人生实验室」——也就是线下的团体体验。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会再做一些升级:


  • 增加体验密度,让所有体验者更高浓度地「浸泡」在团体里。


  • 我们邀请了更多合作老师,共同完成对团体的设计和带领。


  • 了解每一个人的参与动机、目标、个性特征,做出针对性的匹配。


  • 让互动更有效率,为全年的改变之旅设计了不同主题。


(具体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了解详情)




第一次改变之旅的主题——「职业突破」

聚焦于探讨职场效率、领导力、沟通谈判、生活事业平衡等职场相关的主题。


你想要推动一个你迟迟举棋不定的重大决定吗?

想带一支有战斗热情的工作队伍吗?

你是否被一段纠缠的职场关系所困扰,迫切希望搞定那个难搞的人?


有没有觉得,每天都对自己的状态很不满?你做过无数的计划,却一次次地浅尝辄止。你想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让自己更投入这份职业吗?


也许就在这些困扰的背后,存在着不一样的选择。也许你没有发现,也可能你看见了,却从来没想过真的实施。甚至你都没有认真想过两分钟,就一笑而过:「怎么可能……」如果是这样,不妨给自己两天时间,把自己放到实验室里,跟那些似乎不可能的选项一起打碎重组。你的体验或许是颠覆性的。


欢迎加入我们第一场的人生实验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