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疾”与“病”的区别

 草篮子 2018-02-09
摘要:“疾”“病”是具有共同基本意义,但又有细微差别的相对同义词。古汉语界普遍认同“疾轻病重”的观点,认为二者语义程度有所差别。本文依据经典、变文及对文材料,从“疾”“病”的其他涵义和两词共有的统称用法两个角度出发,对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并溯源“疾轻病重”理论的来源,对“疾”“病”真正的差别进行探究。
关键字: 疾;病;相对同义词;疾轻病重
词义的聚合关系研究是汉语语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关于同义关系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同义词的界定、分类和辨析上。同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绝对同义词指在概念意义和情感意义等方面都完全对等的同义词,在任何上下文里都可以相互替换,如“维他命”和“维生素”等,这样的同义词语言中数量很少。绝大部分同义词是相对同义词,是指具有共同基本意义,但在意义或用法上又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根据角度的不同,相对同义词的差别可以分为八类:语义范围不同,如“宫”、“室”;所指的对象或所强调的内容不同,如“掩饰”、“粉饰”;动作行为和方式不同,如“寝”、“卧”、“睡”;语义轻重不同,如“背”、“叛”;语义内涵不同,如“名誉”、“荣誉”;风格色彩不同,如“生日”、“诞辰”;选择限制的不同,如“充沛”、“充足”;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
“疾”与“病”是一对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生病”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一般认为“疾轻病重”,即“疾”指程度较轻的身体疾病,“病”指程度较重的身体疾病,两词存在语义程度上的差别。古文注疏中这一观点有所体现,如:
病,疾加甚也。 (《玉篇》)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
顾野王指出“病”是“疾加甚”;段玉裁认为“疾”和“病”的内涵要分两种情况讨论,需要分辨二者区别时“病”比“疾”程度高,无需分辨时可以统称为“疾”,这一观点也成为后世“疾轻病重”观点的依据。始编于清朝的《辞源》中记载:“病:疾病,生病。轻者为疾,重者为病。”体现了对这一观点的继承,可见 “疾”和“病”曾在很长时间内被古汉语界认为是语义程度不同的一组同义词。但深入考察一些文献可以发现,用于支持这一观点的部分文字材料及论证存在逻辑上的漏洞,比如常用以证明“疾”是小病,“病”是大病的一段《韩非子》的引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