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的一生与情诗——品读仓央嘉措

 微音dyx 2018-02-10

原创:邓远行


你见,或者不见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喜欢

这首诗出自清康熙年间西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的《见与不见》。初读时,淡然而恬静;再读时,怦然心动,心中涌上一股莫名的滋味,说不出是苦涩还是甜美,有一种召之不来,挥之又不去的感觉;他仿佛就在你身边,又似乎离你很远;让你觉得伸手可及,却又远在千里。诗中没有刻骨铬心的誓言,没有信守一生的承诺,有的只是淡淡的忧伤。时间一长,当渐渐了解仓央嘉措的生平后,重新再读这首诗,却被震撼了,这是爱到极至,情到最浓处,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正是:“情到深处无怨尤”。他是在婉转曲折地向世人倾诉了他的悲哀、他的无奈;他向往的是,人间的烟火、人间的自由、人间的爱恋啊!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写下六十六首情诗,深刻地表达了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他的情诗质朴、纯真、简洁、清新。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言词,但读起来却震撼人心,扣人心弦。他的诗歌在藏族民间传诵三百多年,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是西藏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

仓央嘉措原名叫“计美多吉协加衮钦”,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西藏门隅纳拉山下一户门巴族农奴家庭。父亲扎西增丹,母亲次旺拉姆,全家信仰俗称“红教”的宁玛派佛教。少年时,他跟随父母下地劳动,生活虽然简朴,艰辛,倒也悠哉,悠哉,自得其乐。

但是,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也就是仓央嘉措出生的前一年,布达拉宫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因为这件大事,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

这一年二月二十五日,重建的布达拉宫刚刚刚竣工,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就“圆寂”了。他的大弟子桑杰嘉措,为了能继续掌管格鲁派的“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并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经“入定”,移居高阁,进行无限期修行,不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管理。

“第巴”,在藏语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藏王桑杰嘉措。他一面对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隐瞒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同时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日后一旦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接六世达赖进宫。

桑杰嘉措把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定在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因为这里偏僻,容易保守秘密。

过了三年,也即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桑杰嘉措按藏传佛教规矩,选定了一个年仅二岁名叫“计美多吉协加衮钦”的婴儿,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这就是后来的仓央嘉措。出于保密,桑杰嘉措的使者并没有将婴儿带入布达拉宫,也没有把“认定”一事,告知婴儿的父母。

又过了十一年,到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康熙皇帝偶然从被俘的将领那里偶然得知:西藏五世达赖己经圆寂十五年了。桑杰嘉措欺上瞒下的行为,让康熙皇帝大为震怒。他致书严厉责问桑杰嘉措。桑杰嘉措内心惶恐,一面致书康熙皇帝承认错误,一面立刻派人去藏南门隅纳拉山下迎接“转世灵童”进布达拉宫。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九月,“计美多吉协加衮欣”在大批僧侣护送下,离开藏南前往拉萨,途中行至浪卡子县时,拜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从始称为“仓央嘉措”。

这一年十月二十五日,仓央嘉措在桑杰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这一年,仓央嘉措十四岁。

在布达拉宫,仓央嘉措虽然名为“达赖”,却无任何实权。桑杰嘉措掌控了一切,布达拉宫所有人员都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仓央嘉措在年长经师的精心培养下,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黄教”的教规和礼仪,佛学、天文、医学知识也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随着年龄渐渐长大,仓央嘉措却越来越不适应这刻板、礼仪繁复的黄教领袖生活。在政治上、佛教事务上,他形同木偶,任人摆控;在生活中,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在桑杰嘉措的掌控之下。为排解心中的抑郁苦闷,他经常走出庭院散心,但仍感到如笼中之鸟十分难受。

也许是仓央嘉措的天性过于浪漫,太爱自由了,他确实是无法再忍受下去了。不知从何时起,他乘着夜色,乔张打扮,穿上俗人的衣服,披上长长的假发,化名“岩桑旺布”,悄悄地离开布达拉宫,潜游于拉乘萨街头的酒肆民家,醉心于歌舞游宴。对于这一场景,他在诗中写道——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其受压制、耽于虚名,困于束缚之中麻木度日,倒不如索性来个淡然洒脱,来个痛痛快快去活,痛痛快快去乐!

相传,就是在这一期间,仓央嘉措在拉萨平民居住区结识了一位容颜俏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的姑娘---达娃卓玛。他与她相爱了,两人情投意,难舍难分。对此,他在诗中写道——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皓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渐渐浮现身上

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时时影在心中

然而,他的达赖身份决定了他与达娃卓玛的恋情,是难于被世俗所理解的,更不可能被格鲁派的“黄教”所容忍。这一点,仓央嘉措十分清楚,也明白后果将会是怎样。因此,有时他的内心是十分复杂和矛盾。如下这两首诗,就倾诉了当时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

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情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达娃卓玛是仓央嘉措心中最美的女子 ,是万分不舍的情人。窗外的人间烟火,只能让他对现实更加不满。但是他的达赖身份,世俗又怎么能容得下他这对苦情人呢?仓央嘉措在痛苦和煎熬中写下《十诫诗》 ——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悉,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愿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他死作相思

终于,他豁出去了!那怕废黜,也不愿苟延残喘地过尽余生,惨淡收场。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仓央嘉措就微服夜出,离开布达拉宫,与情人幽会。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天夜里下起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了仓央嘉措的寢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仆人,采取严厉的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在只有一个小窗户的昏暗房间里,进行自我反省。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娃达卓玛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把娃达卓玛驱逐出拉萨,流放到更荒凉、更苦寒的边地,让她自生自灭。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是以悲剧告终。

不知道困在深宫中的仓央嘉措是否知道这件事?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但无论哪种结局,对他而言,都是万分无奈,万分悲痛的。

他已经走不出布达拉宫,他对她的爱、她的情,只能永远地、深深地埋在心底了——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葡蔔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啊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皆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与所憎的人相见是苦,与相爱的人永别更是苦。佛法是要普度众生的,为何独独让我如此痛苦地活着?难道这是佛法所要追求的结果吗?既然是美的东西,为何不该勇敢地追求,既然是束缚,为何不该勇敢地摆脱?

终于,仓央嘉措在一个重要的场合里,做出了一件最惊世骇俗的事情——

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仓央嘉措在浩浩荡荡的僧侣护送下,前往日喀则喀什伦布寺。按照计划,他将在那里为全寺的僧众讲经,然后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他授比丘戒,这是一个按步就班的仪式,谁也没想到会出什么岔子。然而,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仓央嘉措先是拒绝讲经,随后连授戒都拒绝了。可以想像,当时的僧众肯定是惊愕万分,惊愕得连嘴巴都无法合拢。

在藏传佛教中, 佛、法、僧被称为“三宝”,是至高无尚、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活在世上的佛——达赖,一方面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更要严格遵守藏传佛中的道德规范。离经叛道的事是绝不允许发生的,因此仓央嘉措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惊世骇俗,不可思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西藏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桑杰嘉措秘密派人在和硕特首领拉藏汗饮食中下毒,却被发现。拉藏汗大怒,立刻调集大军击溃藏军,桑杰嘉措被杀死。拉藏汗致书康熙皇帝,奏报桑杰嘉措“谋反”,又报告说桑杰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是假达赖,请予贬废。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的六世达赖,诏送京师。”

然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仓央嘉措被“解送”北京途中,行至青海湖畔时突然“消失”了,不知所踪,时年二十四岁。对于他是如何消失的?史无记载,但在民间却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当行至青海湖畔停下打坐时,他突然头也不回,径直往青海湖中奔去,让湛蓝的湖水慢慢淹没自己。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于捉摸的迷,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他的诗歌穿越时空,已被译成英语、俄语、法语、日语、一印地语等二十多种外国文字,在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广泛流传,成为世界诗坛上一朵奇花异葩。

由于仓央嘉措的诗歌,深受西藏及内陆民众的喜爱,他的每首诗都有四、五个版本,有的诗甚至有十几个版本。 说实在话,我无法弄清哪些诗歌是仓央嘉措的原创?哪些是后人添枝加叶的伪作?但无论是哪个版本,读起来都是那样感人,让人回味无穷。

一个受到藏族百姓爱戴并崇拜的人,一个只看一眼他的文字,却让扼腕叹息、百转千回的人,这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如同烟花般在青藏高原上空,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