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茂林之家 2018-02-11

无 梦 到 徽 州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徽派建筑以其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观光采风。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徽派建筑以青瓦、白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石雕、木雕、砖雕这三雕为装饰特色,同时又以深井、高宅、大厅为居家特色。

青砖小瓦马头墙

徽派建筑作为长江流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青瓦与白壁,雅致而统一,散落聚集的建筑使青瓦的深色与白壁错落交集。其次徽派建筑特别喜欢用白壁,它似乎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因此有头有脸的人家,在宅子上尽量利用白壁,使白壁成为了徽派建筑的基调。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马头墙,又名封火墙、防火墙,是指高出两边山墙墙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因为徽州的大部分村落多是以家族聚居,动辄上千人家,所以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因为密集的建筑快速扩散,而马头墙较高的墙体和上翘型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同时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马头墙的形状轮廓是阶梯状的,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简称“五岳”。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立体画,无声诗

石雕、木雕、砖雕作为徽州三雕源于宋代,到明清达到极盛,三雕在徽派建筑的各个部分主要是门楼、门罩、梁架、窗柩、栏杆等处进行装饰,是徽派建筑长期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构图布局上,徽州三雕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10余层,亭台楼榭、树木山水、虫鱼鸟兽等都集中在同一幅画面上,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徽州石雕最容易在牌坊中出现,例如歙县的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结构布局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牌坊多是用来表彰功勋或是忠孝节义的人,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同时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和书法。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棠樾牌坊群

徽州木雕主要是在建筑和家庭用品上起装饰作用。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等上也可以一睹木雕的技艺与风采。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虫鱼、鸟兽、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其代表作主要有黟县的宏村承志堂和木雕楼,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闹元宵“,木雕画面刻有100个小男孩,无一重复,敲锣的、打鼓的、放鞭炮的、踩高跷的等等,人物雕刻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百子闹元宵》

徽州砖雕多用来装饰门罩、门楼、门额,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主要包括草木花卉、龙虎狮象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砖雕用料和工艺都十分讲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色泽纯清的青砖为主要材料,制作工艺精细,雕刻工整,层次分明。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四水归堂

“有堂皆井”是徽派建筑的特色,天井是最具有徽派建筑特征的元素之一。天井面积不大,一般位于正堂前,呈长方形,宽度视开间的大小而定,大多较窄,长度通常延伸到厅堂两侧厢房的窗中线,以使天井光能漫射到房间里。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体现了徽州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同时在古徽州风水理里,“天井”与“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因为独特的设计和作用,被许多外国专家形象的称为“会呼吸的房子”,高墙遮住了直射的阳光,还顺便把热浪挡起来在墙外是天然的空调,除了风水和采光,更主要的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在空中跑调,自动调节了气温。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祠堂社屋旧人家

徽州祠堂与民居、牌坊并称为“徽州三绝”,作为徽州村落中的家族“圣殿”,往往都建在村落的核心位置,是村落最雄伟的建筑,其他建筑都围绕其修建。祠堂是全宗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结构上大多选择砖木式,建筑风格庄重威严,建筑模式上也遵循“五凤朝天,四水归堂”的传统徽派建筑风格。徽州民居清淡低调,祠堂则规模宏伟,徽州村落的街道与水系蜿蜒曲折,祠堂则开阔厚重,这样一柔一刚,一放一收,共同构成了外在简洁明快,内里复杂别致的徽州村落。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呈坎村 宝纶阁

漂洋过海,焕发生机

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不仅吸引了大批旅游、摄影爱好者去观光采风,还得到了外国人的称赞和惊叹。1985年,正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南希·勃琳到徽州采风被徽派建筑感动不已。回国后出任美国波士顿碧波地·埃塞科斯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的她上任伊始便提出了将一栋徽州民居搬到美国展览的设想。1996年,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华人王树楷作为南希的助手来到徽州,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最终从1000多座老房子中选出了位于黄山市休宁县黄村的荫余堂,一个16间卧室的大宅院。之后历经七年,耗资1.25亿,荫余堂被全部拆除为2700块木件,9000多块砖瓦石料连同屋内摆放的生活用品一起被分装到40个集装箱,漂洋过海地运到了美国碧波地·埃塞科斯博物馆,由中美两方工程师一起进行修复,将其恢复成80年代时原屋主居住时的模样,并在2003年对公众开放展出,一位美国的专栏记者感叹“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一片天空。”

走进徽派建筑,感受白墙青瓦之美

美国碧波地·埃塞科斯博物馆 荫余堂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它们美的仿佛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一张张水墨洇染的水墨画,惊艳了整个世界。

内容整理自网络

责编:036lz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