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你看过吗?(经典案例)

 木嘻嘻beasone 2018-02-11


山门,(也称“三门”)因为原先寺院多建于山中,一道门(单体建筑)将寺院与山林隔开,故称山门(也因三开间而称三门,虽然我一直认为是某些地域不分平舌翘舌音所致)。山门中一般设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四大天王像守护寺院(或如蓟县独乐寺设哼哈二将造像,用四大天王做壁画)。规制序列中,在山门与大殿(大雄宝殿)之间还会设弥陀殿、韦陀亭或伽蓝殿等,在规模比较小的寺院中,也会出现天王像、弥陀像、面北的韦陀像共用一个山门殿的情况。


以上为山门的佛教意义,下面讨论在视觉上的作用(不过大家一定都已知道是景框的作用啦)。


科普时间:


人单眼的水准视角最大可达156度,双眼的水准视角最大可达188度。人两眼重合视域为124度,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


1.人眼其实观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重合视角的平面,而是一个超过180度鱼眼镜头的188度环形平面,类似于近期比较流行的环形电影萤幕;


2.人两眼重合视域有124度。也就是说在人眼观看到的范围内,只有这124度视角内的物体才有立体感。换句话说只有这124度两眼重合视域内才能形成立体感;


3.单眼舒适视域为60度。是讲只有这单眼的60度范围内的物体,人们才能够看清楚,人眼才能够聚焦。超过水准方向视野角30度的周边部分称为诱导视野,俗称眼睛的余光,其实是人眼并不敏感的范围,也就是无法看清楚的。


即视域为60度为人眼能够聚焦并舒适观看的范围。


下面以现存仅有的几座原状格局寺院为例(山西大同善化寺、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及观音阁、河北正定龙兴寺),结合人眼水平视度讨论山门的位置。


独乐寺山门南北纵深约8.5m,山门距观音阁约26.5m(均为去年步距测得),两栋建筑之间的间隔约为山门深度的3.12倍。在山门的位置观看观音阁的视角如图所示:


独乐寺局部平面


在山门处观看观音阁时,由舒适视角60度做引线,交观音阁立面于A、B两点。即观看范围在以A、B两点做竖直方向垂线的框内。观音阁面阔约21.6m,AB长约34.8m,21.6/34.8约为0.619,接近0.618黄金比例。即从独乐寺山门门口观看观音阁,可以得到一个比较舒适的画幅。


龙兴寺的大雄宝殿遗址同理,如图所示,不再赘述。


龙兴寺局部平面


在善化寺中我尝试用山门推及三圣殿与大雄宝殿的关系,发现同样适用。即在大雄宝殿立面所在平面内,大雄宝殿的面阔与视度引线和立面交点CD间距离之比约为0.618。


善化寺局部平面


水平方向之外,再举一例,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应县木塔。


仍然先进行科普:据人眼视觉特性,欣赏建筑时,人的视角在45°、27°、18°时有以下结论:


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物高度H相等时,即D/H=1,被认为是观看建筑物的细部,不利于观看建筑物的整体,且建筑物会发生变形。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比为2,视角为27°时,则可以整体看到建筑物,被认为是观看建筑物的最佳视角。当视角为18°时,则可以观赏建筑群体,对建筑所处环境研究非常有利。


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仍需要以大殿举例求证,但佛殿建筑最高点的出现并不在山门视点所见的立面上,而大多出现在横向轴线上。在山门与大殿距离的尺度上,最高点的位置偏移已经过大不可忽视,从而因透视产生的最高点位置变化也不可忽视且难以计算,所以暂且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如下图佛宫寺平面:


佛宫寺平面


塔高67.31米,山门至塔底轴线交点约61米。


图中比例及数据可明显看出,在山门内刚好以45°视角观塔细部。当视角为27°时,视线在塔的第四层和第五层簷之间;视角为18°时,视线在塔身第二层,即一层的重簷之上,也是最直接可登临的位置。


不过既然如此,为什麽不把山门再放远些,使山门观赏视角为27°(最佳值)呢?显然建寺时并不会有用地紧张的问题。一个推测:与绕塔三匝礼南无宝幢佛的礼仪习惯有关,但也有待考证。


一般情况下,山门口可作为舒适的观赏位置。


以上的部分例证了佛教建筑中为“视觉文化”的部分,但在最近读的书中,宗教艺术(造像、绘画、建筑)属于“美术史”,但不属于“视觉文化”的范畴。比如欧洲高耸入云的教堂中,教堂内部天顶上的雕像和画像虽然极其美妙,但从地面上几乎不可见。我们今天可以在画册中仔细欣赏敦煌石窟的辉煌壁画,但在千年以前的点点烛光之下,进香者能够看到的只是烛光所及的隐约一片……与此相似,足够的证据说明古人在创作佛教艺术和墓葬艺术时遵循的不是“视觉”这个概念。检阅敦煌的功德记,造窟者强调的是“製作”而非“观看”,因为只有通过製作他们才能积功累德。


这样一来,似乎也推翻了前文的图证。又要以一种不负责任、精神分裂的方式结束推文,实在是惭愧,却又无计可施。


我们外出测绘,使用尺子或者激光测距;我作为信徒参拜时,用脚步丈量;虔诚的佛弟子,却是以磕长头、五体投地来感知佛教道场。我经常反思这样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信仰是否失了恭敬,往往也思考无果,以睡著告终。


本来给推文起名时写的是“除却门神是景框”,即表示山门在宗教之外的视觉意义;想来实在过分:宗教之外,怕是也不会有山门殿了。



规划设计本服务由寺院规划领先的北京德有资金。关注德鲁安,了解更多规划设计!别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