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成长修炼术

 人在旅途在济南 2018-02-11

都说人的成长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三个阶段将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学习成长、到似是而非一样的工作思考、再到气定神闲般的成熟成才的人生过程描绘得丝丝入扣。其实,这种人生三个阶段之说与管理者的成长与实践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刚开始做管理时,其感觉也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凭个人直觉做事做管理,唯上司之命是从,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点反对和违背,根本不知道管理还要关注人性、情感的因素和沟通、协调的技巧;做了几年管理后,忽然发现管理却“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发现管理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制度执行不下去,上司、老板不支持,管理理论与实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就不再盲从前人的管理经验、不再盲从书上的管理理念,开始有意识地思考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才能带好团队、怎样才能树立威信,这一阶段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突然开窍了、悟透了,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明白了管人就是关心、做人就是做事、做事也就是做人,更明白了管理原来是如此简单。具体来说管理者成长的第一阶段其实就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依据些小的个人经验和直觉,把下属当做小人一般来防范,结果虽然管住了人,却无法管住心,导致管理冲突不断,下属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公司的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在第二个阶段里,管理者把管理当做手段,为了“理”而去“管”,开始追求科学管理,懂得建立制度、完善流程,以保证内部步调一致、政令畅通,这样,管理效果开始提升,但是发现还是管住人却管不住心,下属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只把工作当人却管不住心,下属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只把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一个随时准备砸掉的“泥饭碗”,管理者累的苦不堪言。

在悟透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时,管理者明白了管理的原理和人性的规律,明白了管人就是关心,也就找到了管理的乐趣。开始设法建立优势管理文化,充分尊重并信任下属,尝试用目标来激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指导下属将个人目标通过制度文化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中来,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做事,都把工作当做事业,从而发挥团队整体优势。这时,管理者也得到了全面的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