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宜养阴 中医强调,秋季养生宜养阴。自然界万物因成熟而阳承收敛,阴精内蓄,及至严冬,天寒地冻,万物蛰伏,阳气潜藏。所以人体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在秋冬之际顾护阴气,使其收敛潜藏,以为来年生发奠定物质基础。 2.秋季宜养肺 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故当秋季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首当其冲。燥邪伤肺,最易伤阴液,轻者千咳少痰、痰黏难咳;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故医学认为,秋季养生重点在肺。 3.秋季宜养胃 秋季,气温渐渐转凉,而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因此,秋季养生宜养护胃,注意胃部的保暖、调养。这就是《黄帝内经》“秋冬养阴”的真谛所在。 秋季饮食要诀 中医学里秋季属金,对应人体的脏腑则为肺、大肠,秋燥宜养肺。 ◎多吃可保湿食物。因入秋后气候明显开始转凉及干燥,所以饮食上应以可保湿的食物为主,如山药、白果、莲藕、梨等,都是很好的滋阴润燥的食材。有名的润燥药膳——川贝炖梨,就是取其滋阴润燥的功效,对咽喉千涩不适、咳嗽不停者具有良好的功效。 ◎秋天的饮食还强调滋阴润肺。《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就是说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润肺。 ◎可多吃酸味食物。干燥的天气容易使咽喉、皮肤干燥从而让人感觉不适,酸味的食物如乌梅、山楂等,具有生津养阴的作用,很适合秋季食用。 ◎少吃会上火的食物。要多补充水分,少吃热性会上火的辛辣食物等,可保养皮肤及呼吸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