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天阴阳与睡眠(南国道医周天医道理法之一)

 谭锦洪 2018-02-12

大家都知道小周天即任督二脉,统摄人体六阴六阳,也就是任脉统摄一身之阴经,督脉统摄一身之阳经。这个看似简单的常识但内在却有很重要的养生调病的理法。

我们先看《内经》中是如何表达营卫阴阳与睡眠关系的,《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寐”,“卫气出营则寤,卫气入营则寐”。也就是说《内经》认为营卫失调,阴阳不交,为不寐产生的主要病机。

从阴阳角度说,睡眠也就是阳入阴的过程变化,那么什么叫阳入阴呢?这个问题必须要落地到具体的人体能量系统来看。

我们知道:白天为阳,夜晚为阴。正常人应该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就是说日落了人体阳气开始”入阴“了,日出了人体阳气开始“活动”了。人体的阴阳能量实际就如同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水一个道理,夜晚气温下降,人体之“水”气化功能降低,白天气化功能活跃。但实际人体生命活动是一刻不停的,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一刻也没有停止的,那么,所谓的寤寐,我们人体内的能量到底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根据子午流注和周天原理我发现:人体晚上9-11点,是三焦经的能量最活跃,《内经·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形象地概括三焦的主要功能。这说明什么呢?原来是这个时候,人体在元气的推动下,在完成“水谷精微”等阴性能量进行气化的一个过程,从下焦的如渎(肾,北方生寒主水)到中焦的如沤(脾,中央生湿主土),最后到上焦的如雾(肝,东方生风主木)。气化后的能量,聚集到胸部,与肺系吸入的自然清气,和人体元气一起,混化形成人体阴阳二气营卫之气。任脉在这里主要表现的是统摄阴的气化上升过程,上升后就有降的过程,这就到了督脉(膀胱经)所谓降寒水之气的过程,也就是肺气的宣降,膀胱经是最大的降气的通道,膀胱经为阳经,也是在人体的阳面,是最表的人体能量网,其和卫气一样,是天部的层次事物能量,分别起到给地球提供能量和保护地球的作用!

人体的一切病理变化,都是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表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阳脉衰,人体的能量下降就失常,下降失常则上升就失常。胃气不降,脾气就不升;膀胱气不降,肾气则不升;胆气不降,肝气则不升。肝脾肾的上升,同时完成了三焦能量的“渎——沤——雾“的变化过程!

举个案例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某女,44岁,早晨常感口苦,睡眠很不好,多难入眠,也多在3点左右醒来,然后很难入睡,多梦,梦多杂乱和恐惧消极内容,患者因睡眠不好极大影响了白天的工作状态和情绪。曾做过膀胱经太极刮痧,则睡眠明显变好。这些症状,很明显反应了胆气不降、膀胱经不降、肾气不温肝阳心火不足的内在问题。昨晚患者又一次难以入睡,给予上星穴向后平刺一针留针,结果患者一觉安睡到天明,感觉精神很好!为什么是针鬼门十三针之一的上星穴,这里暂且不讲。头部向上平刺一针,主要是帮助患者完成任督二脉的顺行的过程,从而通过任督二脉的统摄作用,完成了气机的升降有常,也就是所谓阳阴转换的变化过程。

实质的所谓阳入阴,即是阴阳四种主要关系之一,也就是阴阳转化的过程。阳进则阴退,阴进则阳退;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不足则无法顺利转化为阴,阴不足则无法顺利转化为阳。针灸等无非辅助其完成阴阳的转化,如此病症可消!当然,如何能最终达成阴阳自然的平衡和转化,这就是更进一步的高级理法,留待面授教学分解!

以上内容,为南国道医原创,透露了不少核心精华理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市面有一些同行“学借”南国道医的分享内容,言为其“一家之言”装神弄鬼!吾等所言都是源于祖师理法,谈不上个人独创一家之言,再有学借我的言论当作一家之言者,则予以曝光!

                                                              南国道医·18951588298

                                                                                      2018.2.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