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41集

 MAY的学习簿 2018-02-12

来自四维通慧 12:43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孔子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他们应该是最通达孝道的人了吧?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孝,不是给父母买点好吃的东西,就叫孝,真正的孝是善继人之志,继是继承,志是人的精神,你能够善于继承先人的精神,这就叫善继人之志,而述是发扬光大,你能够发扬你家族的文化,这叫做善述人之事,能够承上启下这才叫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表面上你这叫孝,但没有实质的内容。


春秋,修其祖庙,修不是修理的意思,而是春秋两个季节整理和打扫自己的祖庙,古代皇帝有自己的太庙,凡是有爵位的人,都有自己的祖庙,普通人家也有自己的家庙,只是这个庙不叫庙,而叫祠堂,那么庙和祠堂又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祠和庙是一样的,都是用来供奉祭拜自己祖先的排位和家里面的传家之宝,只是有爵位的人叫庙,没有爵位的人叫祠,只是这么一点区别而已。


我们现在把出家人住的地方叫庙,实际是不合理的,因为庙是我们中国的概念,而出家人住的地方叫寺,其实寺也不对,因为我们汉朝时期的行政机关就叫寺,有大理寺,光禄寺等,只是说在东汉永平十年,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来的是两个罗汉,用白马驮着经来的,来到了当时的东汉国都洛阳,那时由汉朝的外交部来接待他,当时的外交部就叫寺,接待他们住下,但是佛法扎根在中国了,这种客人不能长住招待所,于是就给了他们一个永久的地方,于是专门成立这么一个机构,专门招待从西域而来,传播佛法的高僧,建立的这个机构就叫白马寺,专门是管理他们的,以后就把出家人住的地方就叫寺庙了。其实在古时寺是我们的政府部位一级单位。道士住的地方叫观,道士小规模的居住地叫院,而庙则是祭拜祖先的地方,因此要把寺和庙分开。因此说春秋两季要修葺和打扫自己的祖庙。


陈其宗器,其中宗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自己祖宗的遗物,如果自己的祖宗是打天下的,那么祖宗的弓箭盔甲之类,都是祖宗的宗器,要把这些东西陈设摆开来,要给后人看的,另一个则是祭祀的时候每个人所穿的衣服,你都要准备好,设其裳衣。


荐其时食,荐是供奉的意思,时食是应时的食物,比如说新的稻子收下来了,新的谷子收下来了,新的水果摘下来了,新的茶叶收下来了,要把这样时鲜的东西来供奉祖先,把祭祀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是春秋的祭祀。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在宗庙举行祭祀之后,还有祭祀之礼,这种礼是不能乱的,所以序昭穆也,在举行祭祀之礼时,注意要有昭穆的顺序,昭是往左边排,穆是往右边排,什么叫昭穆呢?因为古人一般都有妻有妾,正房往左边排叫昭,下房往右边排叫穆。有昭有穆,有嫡有庶,就是昭,往左排,就是穆,往右排。因此左右一排,就能看出这家里分几辈人,几代人。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根据他们的身份不同,把贵贱区分出来,因为这种祭祀之礼是亲族系举行的,进了祠堂以后,那么就看这个宗族里的子孙在社会上做的事业,这个地位并不是因为你官做得大,要看你的成绩。


序事,所以辨贤也。有些公众的事都在祠堂处理,评价一个人是贤人,还是个不像样子的人,要根据他们的事功来评判。


旅酬下为上,旅酬是宴席,旅酬是祭拜之礼结束之后,在一起聚集办酒席,摆酒席的时候要敬酒,而在敬酒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职位的高低来,而是按照年龄和辈份,从下往上敬起,所以达贱也。达是到达,贱是最低一级叫贱,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祖先的福德从上贯到最下面一层,因此敬酒的时候,就要从最底下的一层往上敬。


燕毛,所以序齿也。燕就是现在宴席的宴,毛是毛发,燕毛就是摆酒席的时候,谁坐主位,谁坐次位,要看毛发的颜色,而不是毛发的多少,谁的毛发最白,谁就坐最上面,序就是排顺序,齿是牙齿,看牙,人和动物相反,动物的牙齿是越长越多,马一岁添一牙,人是年纪越大,牙齿越少,因此古人写自己七老八十了,又没有什么建树的,就写自己“马齿徒增”。在宴席的排位,是要按照家里人的年纪来排列的,在家里面就没有按照爵位来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