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乘五千余趟 安全驰骋百万公里

 书中淘乐 2018-02-13







执乘五千余趟  安全驰骋百万公里

——“精彩呼铁·二〇一七年度人物”集宁机务段机车司机陈玉春的故事

□特约记者常乐


1月30日15时25分,风笛一声长鸣,集宁机务段二连车间内燃机车司机陈玉春驾驶的机车牵引着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集宁站二场,往二连口岸方向驶去。这是陈玉春的第5420趟执乘。

2018年初,陈玉春获评“精彩呼铁·2017年度人物”,成为集团公司上下皆知的“草根明星”。近日,记者专门深入集宁机务段,了解陈玉春的故事。


父亲传递的闸把沉甸甸


陈玉春的父亲陈万发退休前就是集二线上有名的“大车”,1984年,得知陈玉春子承父业考工成为集二线的一名火车司机后,陈万发心里很是高兴,教导儿子:“小子,你可得好好干!”“我一定认认真真跑好每一趟车,干得孬了就对不起您。”陈玉春回答。

在陈玉春看来,自己保持连续行车无事故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尽孝,所以,这份承诺他一守就是34年。

茶余饭后,爷俩最常谈的话题就是机车乘务工作。陈玉春遇到难题马上就向父亲请教,老爷子也隔三差五就询问陈玉春的工作状态,顺便传授经验。林林总总的叮嘱很多,但陈万发强调最多的就是“认真”二字。

认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陈玉春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认真”这两个字了。

20世纪90年代后,蒸汽机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单位组织蒸汽机车司机学习内燃机车业务。或许是因为从小就痴迷蒸汽机车,陈玉春对内燃机车比较抵触,学习时总是开小差。当时的车间主任是陈万发带出来的徒弟,对于陈玉春的表现,他有些“恨铁不成钢”。于是在某天学习结束后,他劈头盖脸地把陈玉春训了一顿,并告诉他:“如果不能好好干,就‘滚’出集二线,别给你父亲脸上抹黑!”羞愧难当的陈玉春,当时就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不给父亲丢人!”

从那时起,陈玉春就像是魔怔了一样,随身携带内燃机图纸,走着坐着,只要一有空就抱着图纸翻,3个多月几乎没和妻子女儿说几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全局第一批考取内燃机车司机资格的副司机之一。


把每趟出乘都当成第一趟


集二线平均海拔1000多米,全线地处沙漠戈壁,年最大温差近80℃,常年西北风不断,最大风力可达9至10级,春天沙尘蔽日,冬天“白毛”肆虐。在这里保持安全行车无事故,靠得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与毅力。

机车乘务员出乘时都会背一个超大号的单肩背包,里面装着信号旗、手电、应急故障处理手册以及为长时间停车待避准备的干粮。陈玉春总是习惯额外拎个布袋子装干粮,在背包填满《技规》《行规》《安规》等专业书籍,以便见缝插针拿出来翻看。他总说:“年纪大了,背过的规章过段时间就记不清了,所以就得多看。”

凡是和陈玉春搭档过的副司机都知道,他已经在集二线奔波了30多个年头,336公里线路几乎都在他脑子里,沿线25个大小站的每个信号机和道岔,陈玉春“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但是他对执行作业标准的认真劲儿,却从来没有改变。就连呼唤应答这种“小事”,他都是一板一眼地进行。

一次,陈玉春驾驶的列车通过大陆号站时,走到距离出站信号机30米的时候,信号突然由绿灯变黄,随即立刻变成了红灯!说时迟那时快,陈玉春迅速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最终将列车停在距离信号机5米的地方。他惊出一身冷汗:若不是一直盯着出站信号看,一场列车冒进事故就在所难免了!

此后,这个没发生的“事故”就成了“故事”,陈玉春总是会讲给徒弟们听,叮嘱他们:“别总以为对线路熟悉就可以省心了,要把每一趟出乘都当成第一趟。”


这只是新征程的零公里


提起陈玉春,二连车间货车车队党支部书记卢铁总是会竖起大拇指:“别看老陈平时不爱说话,手里的闸把子可稳着呢!”

每当有军运或专特运任务,车间和车队第一个想起的总是陈玉春。这类牵引任务要求非常高,经常拉运长度或宽度超限的货物,连挂车辆时不能有剧烈冲动,过弯道要注意速度,运行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2017年夏天,陈玉春再次被抽调承担军运任务,前前后后3个月的时间,几乎“住”在了机车上。用妻子的话说,家反而成了旅馆。

平稳操纵的压力和连续熬夜的辛苦,让陈玉春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军运结束后,他的右脸肿起一块脓包,直到把眼睛顶成一条缝都还不以为然,继续按时出勤,最终在车队长和书记的再三劝说下才去医院做了手术。

干了30多年火车司机,陈玉春言传身教带出了100多位徒弟,为集二线运输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有愧疚:“司机辛苦咱不怕,但没时间陪家人确实挺愧疚。”确实,陈玉春一走就是三四天,就算休息,大部分时间也是用来补觉,别的不说,与家人一起吃顿饭都成了奢望。

2016年2月24日上午,当集宁机务段段长宣布“重奖集团公司首创‘百安赛’5000趟的乘务员陈玉春5000元”时,会议室里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主席台上,陈玉春把奖状高高举起。台下,陈玉春的妻子和女儿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流泪,再也没有谁比她们更能体会“5000趟”这个数字背后的辛酸——结婚近30年,一家人在一起过春节最多只有三四次,父母膝前未尽全孝,一家三口难得团圆……从1993年机务系统开展“百趟安全正点竞赛”活动开始,23年来,他累计安全正点驾驶机车5000趟,走行百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5圈。

如今,年逾半百的他依然坚守岗位,并考取了电力机车司机资格。陈玉春说:“虽然还是对内燃机车的感情深,但绝对不能被自己驾驶的机车淘汰,说不定哪天集二线上了电力机车,我这‘老将’还能‘出马’!”





入路三十七载  忠诚奉献初心不改

——“精彩呼铁·二〇一七年度人物”呼和站技术科长卜瑞林的故事

□通讯员李阳


当被问到“您这一辈子干铁路工作后悔吗?”,还有2年就退休的呼和站技术科科长卜瑞林沉默了,他缓缓合上笔记本,回忆起自己从一名普通铁路职工到“精彩呼铁·2017年度人物”的成长之路。


肯吃苦、爱钻研的好苗子


1981年初秋,从学校毕业的卜瑞林带着些许懵懂和彷徨,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呼和浩特,来到临河车务段景阳林火车站。

由于当地没有自来水,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饮用水,都源自地下。但是,他们生活工作的地方是块盐碱地,水质硬不说,喝起来还有一股苦涩味。“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咽,要不然就没得喝。”卜瑞林说道。

除了喝水,吃饭也是个大难题。当时车站没有伙食团,职工吃饭只能自己解决。一休班,卜瑞林就一个人乘着通勤车前往市区,然后扛回好几个人的大米白面。“我在家排行老三,上边两个姐姐,下边两个弟弟,家里的体力活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干,这点活儿不算什么。”面对同事的求助,卜瑞林从不拒绝。

卜瑞林的第一份工作是扳道员。看着师傅双手一抬就能让道岔立刻变换位置,他也照着用力抬,可道岔就像加了锁一样一动不动。“这扳道岔靠的可不是一身蛮力,也是需要技巧的。”师傅笑着说道。不服输的卜瑞林利用每次清扫道岔的时间,仔细研究道岔零件构造,琢磨道岔转动原理,一有空就上手试验,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一个班下来,他的两只手都肿了,胳膊也抬不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卜瑞林熟练掌握了扳动道岔的技巧,操作起来师傅都连连称赞,说这孩子肯吃苦、爱钻研,是个好苗子。


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尽职尽责


1988年,卜瑞林与相恋多年、在呼和当老师的爱人结了婚,并且有了爱情结晶,他也凭借自身努力,从扳道员走上了车站值班员的岗位, 指挥起全站的行车工作。但是,两地分居生活让这个坚强的男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于是,在1992年的一次人员调整中,他通过考核来到呼和站,干起车号员的工作。

车号员与他原来的工作虽然不同,但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为尽快适应岗位,他每天坚持手抄编组,一辆一辆核对现车,半年下来,他的油笔芯比别人多用了好几盒,本来能坚持穿半年的胶鞋,如今不到3个月就坏了。而精湛的业务技术就在这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中练就了。

2007年,卜瑞林顺利通过技能鉴定,成为一名调车区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工作之余,他继续苦练技术业务,终于在2011年取得了工人技师资格,成为业务带头人。同年,他来到车站技术科,开始了站务组织、《站细》修订、施工组织等工作,凭借着一股子钻劲和不服输的劲头,从普通科员逐步走上了技术科科长的岗位。


 心中时时涌动对铁路的热爱


2017年,内蒙古首条高铁开通在即,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给所有人提出了新要求。彼时还有3年就退休的卜瑞林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勤奋好学,为拿下高铁技术难题,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

卜瑞林把“家”安到办公室,白天忙着联调联试、组织克缺、开协调会。夜深人静,在办公桌前一字一句重新修订技术规章。有同事说:“你没几年就退休了,干嘛还那么拼?”卜瑞林说:“人是老了,但我心中时时涌动对铁路的热爱,这热爱从来没有变!”

几个月下来,他牵头组织编制高铁规章文件39个、修订站细152条,为现场作业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效指导。

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卜瑞林比以前更忙了,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组织安全评估,修改作业办法,制定培训内容,每天披星戴月、废寝忘食。那段时间,80多岁的老母亲突发疾病,在医院病床上不停地念着他的名字,可卜瑞林正在组织召开协调会,直到会议结束,才急忙赶到医院,也只是短暂停留,便再次回到工作岗位。还有一次,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回来探亲却好几天见不到父亲,于是专程跑到车站。望着父亲沧桑的脸,女儿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2017年8月3日10时18分,D6980次列车从呼和东站驶出,草原高铁顺利开通运营。可卜瑞林不能休息,必须立刻投入呼鄂铁路的开通筹备中。随着一项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难点工作的突破,呼鄂铁路终于在年底顺利开通。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在铁路线,卜瑞林坚定地回答了笔者最初的提问:不后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