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谨身节用华 2018-02-13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如果我们不读古诗词,不读古文的话,就会成为没有记忆的民族。”余光中说。

因为小时候课本里的古诗词都是必背的,所以不擅长精准记忆的我对古诗词、文言文非常反感,更何况那些古诗词我读着没有感觉。

而对古诗词态度的改变从我出国后开始。他乡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用“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慰藉自己。在一个孤单而陌生的环境,人总是渴望拥有归属感。特别是对一个曾经内心无比傲娇的人(虽然我表面总是很低调、谦逊),在体验到巨大的心理落差时,很想抓住曾经令自己骄傲的过往,而我找到的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古诗词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这是我们的不能丢失的民族记忆,这是我的根。

对诗词的态度转变后,背诗词就不再是折磨,而成了享受。我不仅体会到诗词的美,也读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或是“人间久别不成悲”这些与古人心灵的共鸣。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诗词渐渐热起来的原因:国富民强后,我们国人民族自豪感加深,于是不约而同地在古诗词里寻找文化的归属感,不同与近代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的,我们独有的文化归属感。

至于孩子是否该背诗词,真没必要跟风,古诗词自有它的魅力,会吸引爱它、懂它的人。

古诗词的学习不能被当成一种信仰,强行的灌输,这会导致盲信和不同道之人的隔离;古诗词应当像科学知识一样学习,鼓励怀疑精神,与时俱进地创新,像科学一样无国界、无阶级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