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劲不足?三大主要原因及逻辑思维锻炼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2-13

读书时候,经常看到一种现象,部分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初中,成绩反而跌落了。存在几种主要的原因:

一、知识过于超前,对课堂失去兴趣

由于学习竞争激烈,很多爸妈甚至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各种补习,比如算术(珠心算等),识字写字。进行这种学科类补习的孩子,进入小学会感到轻松,因为大部分知识点都学过了,很容易获得好成绩。

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在上课时,感觉无趣,无法集中精力。进入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学科知识不断增加,但对课堂失去兴趣的孩子无法在后续课程中,认真听讲和学习,影响了后续的成绩。

二、未进行良好的学习陪伴,没建立正确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建立持续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通常家长在小学会陪伴孩子学习,但是中国家长会习惯将“陪伴”变成“督促”,一旦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家长因为疲惫或知识能力欠缺不能持续陪伴,孩子无法自我约束,导致成绩下滑。

、灌输式教育,学了知识点,没提升能力

看到有些家长在孩子没进幼儿园时,就强迫孩子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或者进行算数(非数学)练习,看似孩子记忆了很多,但实际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并未提升,越往后学习,这个问题越明显。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研究了儿童大脑的发育,她指出:

“儿童大脑在婴幼儿阶段发育特别快,但是到了大龄后,速度明显减慢。因此,想培养儿童大脑、训练思维能力,一定要从早期开始。”

那么,如何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呢?

针对学生,可以简单概括为“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表现为,可以对简单或复杂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等。

为何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劲不足?三大主要原因及逻辑思维锻炼

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四点。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

综合,即把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分类与比较

分类起源于生物学,后逐渐扩充到世界万物,提炼事物规律的共同点及不同点;事物的分类有很多角度,结构化思维的人能更好提炼事物特点,进行分类和比较。

我家娃在幼儿园,老师推荐了逻辑高进行思维训练。

比如,引导孩子寻找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生活中所见的物品按照某个角度分类。和孩子一起收拾他的玩具就是个很好的练习,孩子可能会按照他对玩具的喜爱程度分,按颜色分,家长还可以提醒启发一下,想想还有没别的分类方法呢,比如大小,功能……

为何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劲不足?三大主要原因及逻辑思维锻炼

3、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指从多个个别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规则。例:白马、黑马可以归纳为马。

演绎是从普遍性规则推导出个别性规则。例:马可以演绎为白马、黑马。

4、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具体地说,科学抽象就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从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为何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劲不足?三大主要原因及逻辑思维锻炼

为何小学成绩好,进入初中后劲不足?三大主要原因及逻辑思维锻炼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趁早,家长与其把精力花在背诵、记忆知识点等“死知识”上,不如花在逻辑思维能力建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