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贺岁钱”准备好了吗?

 cxag 2018-02-13


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贺新来。伴随着2018年春节钟声的响起,中国农历戊戌的“旺犬”也将迈步而来。



每每这个时候,“贺岁”二字就显得最为醒目。它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春来暑往,秋去冬藏,在每年严寒将尽,万物回春的特殊时节,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总会聚集在一起,回顾以往,憧憬未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形成了我们的春节。所以,中国的贺岁文化是春节文化的特有产物,而“贺岁”的内容也就具备了以下标准:内容与过年有关;主题以喜庆吉祥为主;范围涉及一切亲友故旧、相识之人。



谈起贺岁与金钱的关系,人们自然而然地都会想到“压岁钱”。的确,那一枚枚、一张张饱含亲情和祝福的压岁钱上,留有全体中国人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



而相较于在那个特定时间点中出现的触手可及的压岁钱,贺岁钱则是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概念,它更像是压岁钱的广义称谓,包含了在春节前后与庆贺节日有关的一切礼金往来。不过,广义也罢,狭义也好,之所以用金钱来压岁与贺岁,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朝夕相处的“货币”及其材质的自然崇拜和文化崇拜有关。



蛮荒时代,人们忍受着饥渴、寒暑、天灾、兵祸的威胁,很容易把渴求生存和发展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某种事物,进而形成崇拜。从精美简洁的天然贝到仿制骨贝、玉贝,再到青铜贝、金银贝,金属的稳定性和稀有性,使得各种金属材质的货币逐渐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


商代鎏金铜贝


随着历史的发展,圆形方孔的钱币形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货币的定制,而其重量和文字、图案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同时也不断被人们赋予各种严肃且宏大的思想和吉祥而美好的寓意。


汉代大泉五十背长乐未央花钱


除了广为人知的所谓圆形方孔与天圆地方哲学论的关系之外,那些集自然美、形制美、书法美、图案美为一身的古代压胜钱,更多的是展示古人对于大千世界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体现古人的宗教信仰、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蕴,充分反映古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特征。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辞旧迎新、举国欢庆、四海一家的特殊日子里,赠送亲友以各种压胜钱,达到祛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汉代除凶去殃背避兵莫当挂花


早在汉代,皇室就曾专门铸造带有吉祥文字或图案的钱币,供人们佩戴玩赏。其上的吉祥文字有“宜子孙”、“宜官秩”、“除凶去殃”、“避兵莫当”等等。东汉道教兴起后,钱币上还出现了“星宿、龟蛇、双剑、龙虎”的图案,这些文字和图案都与消灾祈福避邪祟有关,这些压胜钱,除了皇家在时令节庆赏赐和使用外,每年的新年伊始之际,也由长辈作为护佑品赠于儿孙。


清代所铸仿北宋太宗太平通宝背双剑、镇宅平安、当十花钱


到了宋元时代,钱文上开始出现与岁节时令有关的压胜钱。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这类压胜钱有“国泰民安光背”、“五谷丰登背风调雨顺”、“岁朝把笔背百事大吉”吉语钱。其中,“岁朝把笔背百事大吉”吉语钱忠实地记录了古代民间元旦的开笔习俗。据史料记载,古代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之日,上至帝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必先用红笔书写“元旦开笔,百事大吉”的吉语,以求吉祥。


清代,压胜钱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全国各省的钱局都纷纷开铸,其图案内容也涉及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种类繁多,铸造精美,内涵丰富。这类钱的钱文以吉语为主,即所谓“口福钱”。古人通过“讨口彩”这种语言的崇拜和语言的艺术辟邪祛灾,祈求福寿安宁,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其中有关贺岁主题的花钱真是不胜枚举。如今常常能见到的就有“天官赐福背瑞霭华堂”“年年如意背日日平安”“年年如意背岁岁平安”“三星拱照背六合同春”“六合同春背鹤鹿同春”“鹤鹿同春背富贵康宁”“合家欢乐背必有余庆”“千云祥集背富贵长春”“千云祥集背百福骈臻”“紫气东来背鸿图燕喜”“天官赐福背富贵双全”等等。


清代京局所铸年年如意岁岁平安花钱


下面着重介绍两枚传世的“新春大喜”压岁花钱,其中一枚确定为云炉所铸,而另一枚的出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其中云炉所铸新春大喜花钱,直径为71毫米,四字正楷顺读“新春大喜”,背面为龙凤祥云纹饰。此钱品相完好,字体端庄,厚重大气,看上去一派祥和之气。


清代云炉所铸新春大喜背龙凤祥云花钱



而“新春大喜”背“富寿、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手雕花钱,相较而言更显得优雅灵动、富丽堂皇。该钱直径为55.46毫米,厚度为3.95毫米,正面方穿内郭四出,将钱面均匀分割,在四个扇形界面中,分别刻有顺读“新春大喜”四字行楷,同时背面方穿上“福”下“寿”,各为一圆形团纹,穿左右又各有四字对联式吉语:风调雨顺,天下太平。钱文深峻,钱肉被用碎刀处理成棉麻状,远远看去,仿佛文字镶嵌在上面一般。

清代手雕新春大喜背福寿、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花钱


事实上,在古代,贺岁钱除了以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为形制的吉语花钱之外,也有不少以行用金银锭为造型而铸造的贺岁锞(kè)子。这些金银锞子样式多变,铸造精美,深得贵胄巨富的喜爱。《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曾有这样的描写,贾府在进行过年的诸多准备,当宁府的尤氏同贾蓉之妻打点送贾母的针线礼物时,正值丫头捧着一茶盘押(通“压”)岁锞子进来,回说:“兴儿回奶奶,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其总倾了二百二十个锞子。”尤氏看了看,只见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而清人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中《十二月·岁暮杂务》一节中也说到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钱金银锞锭”的贺岁礼俗。

清代赐福小银锭

清代慈寿小银锭

清代双喜小银锭


此外,据清宫档案记载:除夕之夜,皇帝会在乾清宫举行“家宴”即“宗亲宴”。其间,皇帝着便装,腰上系荷包4个,其中有一“押崇荷包”,内装金银锞子、金银八宝等物。而对于在岁时前来朝拜的蒙古各少数民族藩王、贝勒,皇帝除了要在保和殿赐宴之外,也要赐蒙古亲王大小荷包,里面盛着玉石八宝、金银八宝及元宝等,以示恩宠。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这种贺岁传统绵延了数千年,虽然时代在发展,钱币在变化,但是这种庆贺新春,传递祝福的深深情感并没有消散,并且在当今表现得更为炽热。在当代,“贺岁钱”观念的转变,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流行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开始出现生肖邮票和精制生肖纪念卡及各种不同材料款式的贺岁纪念章。2000年后,随着金银产品不断丰富,传统的“贺岁钱”也开始更多地为现代金银制品所替代。它们很好地传承了传统货币的文化和历史,也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欢迎。


今日互动


您的贺岁钱准备好了吗?咱们来一个小调查,以下哪种是您的选择呢?



感谢您参与小调查,也欢迎您在文末【写留言】与我们分享关于“贺岁钱”的新创意。


THE  END

来源 | 《中国金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