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机器”的哲学认识及面向大数据技术的思考

 诺南 2018-02-13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2期

作者:尚智丛、闫奎铭


在哲学范畴内,“人与机器”探讨人的本质及其与外在物的关系问题。 这一哲学思考起于古希腊哲学,在18 世纪机械论哲学中得到了高度发展。 20 世纪后期以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与机器”的哲学内涵进一步丰富。 本文立足哲学史上“人与机器”的认识成果,探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人与机器”关系。
                                 

1

古希腊与机械论哲学中的“人”、“机”观念


“人与机器”的哲学讨论中,“人”是指作为 “类”而存在的具有较为普遍属性的范畴。 “机”并不单指“机器”,而是人类的创造物,即 “人工物”。 “人与机器”系的讨论试图说明“人”作为类而存在的本质,以及它与人工物的关系。


1.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物分为了“自然物”和“人工物”两类。 其技艺学说提出:“技艺”(technique)是人的创造,“人工物”是人类依靠“技艺”而进行的创造产物。 广义而言,“技艺”可划入“人工物”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对于“自然物”和“人工物”的二分,明确提出了:“自然生产和技术制作是两类不同的生成过程,自然物和技术制品是两类不同的事物”1; 二者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自然物”负载着自然的目的性,而 “人工物”则是负载着人类的目的性。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创造出与自然有所不同的事物,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技艺”本身还是通过“技艺”而完成的创造都可以较好地反映人类的目的,这使得“技术创造”的过程在本质层面上成为了人类目的性替代自然的目的性的中介,在应用层面上也较为直观地成为了人类与自然力进行对抗的凭借。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强调了“人”与“机”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建立在人的目的性基础之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强调技艺负载着人类目的性的观点,埋下了人类凭借不断革新的技术保卫自身、对抗自然的种子。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技艺学说同时也明确区分了自然目的性与人类目的性。


2.机械论哲学的“人”、“机”观念


中世纪的神学统治带给西方文化沉闷而刻板的氛围,16 世纪爆发的“文艺复兴”以及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则引来了一股活跃甚而躁动的春风。 西方文化由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祛魅”的倾向。 这一方面起于文化内部对教廷的反抗,另一方面则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关于自然的更深刻的理解,也由此获得了与自然对抗的强大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 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成就之一—机械论哲学。


机械论立足于17-18 世纪科学的发展,试图以力学所揭示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来解决 “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 在本体论层面,机械论认为世界万物可理解为物质以及物质本身的运动变化。 在认识论层面,机械论则相信科学知识是客观真理,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可以依据物理学和化学等理论进行解释。 在方法论层面,机械论坚持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数学则是表征世界的基本方式,可以使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和对待世界上的各种存在物。依据上述三条基本哲学观念,机械论建立了一幅机械化的、受到物理和数学规律约束的世界图景,并认为我们可以获得对于这个世界的一致的解释。机械论哲学试图以此消解人与机器的根本区别,达到人的身心合一。


然而,机械论从其产生之时起,就不断遭到各种思想的责难。 其一便是认识论层面的不可知论或神秘主义的挑战。不可知论或神秘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世界存在着人类不可认识的、神秘的元素。其二便是本体论层面的“身心二元论”的思想。 这种思想认为生命体(尤其是人)的心灵与物质实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因此不能够用一些解释物质世界的方法来解释很多的生命现象,特别是心灵现象。



回应这两方面责难,机械论试图论证:(1)人类能够完全认识世界, 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由机械论来解释;(2)即便心灵这种实体存在,乃至产生一些特定的现象,它也应该是和客观世界一样的物质性的实体,可以由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来进行解释。


那么,机械论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2

机械论关于“人与机器”关系的论证及其缺陷



1. “人是机器”的论证及 “身心二分”的出现


机械论哲学首先从“世界是机器”的一般命题推导出“人是机器”的命题。


P1:世界万物都是机器


P2:人是世界万物中的一份子


---------------------------------


C:人是机器


尽管这一推理的逻辑形式无可非议,但结论还是遭受质疑,因为小前提P2“人是世界万物的一份子”被质疑。 质疑主要是如下两点:


(1)如果世界没有秩序和等级,那么就无从 “认识世界的规律与秩序”,更无法说明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因此,无法证明“人是机器”。


(2) 如果世界有秩序和等级, 作为 “ 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很可能处于更高的等级之上,成为了世界的实际操控者。 这样就有理由相信人类是与客观世界有所不同的一种存在,因此,也无法证明“人是机器”。



机械论采用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来回应这两点质疑。 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 在这一学说的框架下,人们可以更成功地解释天体运行的现象。 特别是开普勒提出“天体运行三定律”,以数学形式精细地解释了天体运行,世界的神秘感被彻底淡化了。 在物理学方面,伽利略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物理学的数学化。 其后的牛顿等人发展了这种物理学,使之成为解释自然界现象的普遍法则。 与以往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使用“四因说”和 “范畴”思想来定性地解释世界的做法不同, 伽利略以后的物理学可以定量地、细致地解释自然界现象,因此,表现出一种普遍的解释能力。2


正是基于伽利略物理学,霍布斯提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的精巧的小机器;人和钟表一样,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 ”3这样,霍布斯就以一种机械论的因果链条解释了人的生命活动。 这实质上是将机械论解释自然界其他物质运动变化的理论引入到了对人体的解释。 但是,霍布斯未能解释清楚人类用于思考的心灵(mind)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也就没有进一步说清身心关系的问题。 霍布斯所谓的“人是机器”的命题实质上是“人的身体是机器”这一命题。人的心灵依旧可以是和身体不同的、可以操控人类身体的另一种实体。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试图以 “一元论”彻底证明“人是机器”。 拉美特利采用了三步论证。首先,从解剖学研究成果出发,“把人和动物的内脏打开来看看, 要不是我们从任何动物的构造上看到这样完全相似,还谈得上什么认识人性的方法”4。其次,他采用“心灵无物质的补给就会崩溃”的反向论证,证明心灵本身的物质性。 他说:“没有食料,心灵就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倒下死去”。5由此,他进一步推论,“心灵的一切活动既然这样依赖大脑和整个身体组织, 那就很显然,这些作用不是别的,就是这个组织本身。 ”如此,拉美特利通过强调“心灵”对于一般物质供给的依赖性以及其功能的实现对于身体器官的依赖性,将“心灵”的地位与“脑”等思维器官等同起来,进而克服“身心二分”的障碍,使得人类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机器。



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是机械论克服认识论上的神秘主义和“身心二分”问题的重要尝试。 从拉美特利的观点出发,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就成为了两个机器之间的交流,并且“人类机器”和“人造机器”都受到同样的机械论因果律的支配。 但是,拉美特利的论证存在明显的牵强之处。 他没能清楚地解释人类的心灵运作的机制。 虽然心灵的运转依赖于物质的供给,甚至可以确定脑就是心灵所对应的人体器官,但是,“没有足够的物质供给,心灵就不能正常运转”仅等价于“心灵正常运转时,证明它已经获得足够的物质供给”, 并不能证明心灵和物质是同样的实体。 这样一来,心灵依旧有可以存在的空间,它可以像一只神秘的手一样调配物质的运作,“身心二分”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被解决掉。


2. 对心灵的机械论解释


笛卡尔深刻地认识到“身心二分”的问题,尝试加以解决。 笛卡尔首先从本体论上论证身心一致。 他将实体定义为“不依赖任何他物而存在之物”6。 他认为:只有上帝才是这样一个绝对的实体。 心灵和身体除了需要依靠上帝之外,不需要依靠其他东西而存在,因而,只是在近似的意义上来说,心灵可以被视为是实体。 他说:“身心机缘的真正原因是上帝的安排。 上帝好比是两个钟的设计师、启动者一样,事先把两种不能相互影响的实体的活动安排成同步发生,协调一致。 ”7


实现身心同一的彻底的机械论论证,难点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此,笛卡尔发展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即“普遍数学”。“普遍数学”方法关注事物的秩序和度量。他认为人具有四项认识功能,即“悟性、想象、感觉和记忆”,而“想象、感觉、记忆” 三者只是悟性在进行不同应用时的名称,“这同一力量,依功用之不同,或称纯悟性,或称想象,或称记忆,或称感觉”。8只有悟性能够知觉真理,想象、记忆和感觉发挥辅助作用。悟性的综合应用便是“心灵”。 笛卡尔认为 “悟性”的本质便是用 “普遍数学”的方法为事物安排秩序和进行度量,人的认识就是运用“悟性”先直观后演绎。所谓直观就是对事物进行“质”的勘定,建立起“简单、清晰”的命题。所谓演绎则是运用纯悟性进行量之间的比较, 从已知量获得未知量。这样,心灵的一切认识活动无非就是运用“普遍数学”方法而进行秩序和度量的研究。



沿着笛卡尔的路线, 边沁将心灵的其他功能,如情感、欲求、道德感等等归结于快乐和痛苦两种体验的计算。 他提出了七个计算因子:强度、持久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迫近性和遥远性、继生性(苦乐感受之后产生相同感受的机会)、 纯度( 苦乐感受之后产生相反感受的机会)、范围(苦乐感受扩展所及的人数),由此,任何思想和行为的产生,都是在比较了量化了的“苦”“乐”的大小之后的结果。9


至此,无论从本体论角度还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机械论哲学似乎都对心灵做出了解释。 但这一解释总让人感觉牵强、武断。 如果心灵仅仅是遵从“普遍数学”的实体,而人身只是物质实体,那么,所有遵从“普遍数学”的物质实体就可以成为人。 如此推论,一台具备超级计算能力的机器就是人。 这样一来,人在世界万物中的独特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3.“机器像人”观点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技艺理论强调了人造的技术或机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的目的性。 这一观点在20世纪的技术哲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卡普将这一观点概括为: 机器与技术的制造是像人所想那样的,机器像人。卡普认为所有的技术工具的发明和创造不过是人类的各种器官的“投影”(projection)。“人类的早期阶段就像猿猴等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双脚等人体的自然器官来维持生计。 但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学会了利用身边的各种器物以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进而还学会了主动制造原来不存在的各种工具和器械来增强人体自身的功能。所以人类发明、制造工具其实最初都是按照自身的某个器官做摹本。”10“创造物突然从手、臂和牙齿中涌现出来。 弯曲的手指变成了一只钩子,手的凹陷成为一只碗;人们从刀、矛、桨、铲、耙、犁和锹等,看到了臂、手和手指的各种各样的姿势”11,这也是就是说,刀、矛、桨、铲、耙、犁和锹等工具实际上都是人类身体器官的投影。 这些工具都是对于人类器官, 尤其是对人类的手的模仿。当然,“一方面,人体器官的形状和功能‘投影’在工具中,如锤子是拳头和手臂的外形的‘投影’;另一方面,人体器官的尺寸、比例被抽象和放大到工具中。 ”12



“机器像人” 这一观点不仅在本体论层面解释了机器与人的内在一致性,一定程度上也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说明了机器与人的内在一致性。 既然机器是仿照人类器官而创造的,那么,人类可以像认识自身的器官一样,认识机器本身,人类器官的工作机理也就是机器的工作机理。 人类对于机器的操控应该就是像操控自己的器官一样,不存在任何障碍。



3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人与机器”新认识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信息技术发展,造就了超级计算机与信息网络系统。 这使得机器模仿人脑的认识与情感活动达到了相当精细化的程度。“人与机器”关系被置于新的技术水平上加以认识。


首先是 “脑机接口技术”(Brain-machine interfaces,BMI)的发展。 这种技术“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的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道, 实现中枢神经系统与体内或体外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 ”实验证明:“直接电刺激和神经活动的记录是实现脑机接口的两个基本工具……已有相关研究展示了直接电刺激的输入型脑机接口在深部脑刺激、反应性电刺激和感觉功能修复等应用中的重大作用,而用于记录神经活动的输出型神经接口则在神经解码、智能假肢控制等运动功能修复领域展示出了极好的应用前景。”13与此同时,根据对于人脑的电位信息进行的有效解码,发展出一系列人工制品来修复人脑本身的组织结构,比如通过对异常神经元进行电刺激,以治疗神经疾病;也可以用于恢复人脑与外界的关联,比如使用人工耳蜗等恢复外界与大脑之前的关联。今天“脑机接口技术”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意识控制机器。以人的目的性发展起来的机器在很高的程度上与人融合为一体。



其次是依据人的目的性而建构的“物机”系统。“物机”系统将具体存在物数据化,计算机以逻辑运算对数据化的对象存在物进行简单判断,从而实现了机器代替人进行简单认识的活动。 今天常用的“物机”系统包括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等等。 其实在这些“物机”系统中, 具体存在物被简单地规定为一个或一组数码,而不是其全部属性的集合体。 因此,“物机”系统所进行的认知判断仅仅是对人类认知活动的简单模拟,远远不能与人的认知活动相比较。


再次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与“物机”系统相比较,大数据处理系统大大提升了机器认知能力。“大数据”(Big Data),亦称巨量资料,具有4V特点:(1)数据体量(Volumes)巨大:大型数据集,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 (2)数据类别(Variety)繁多: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3)价值(Value)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 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一两秒钟。(4)处理速度(Velocity)快:包含大量在线或实时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需快速处理。14这四个特点使得系统中的代表具体存在物的数据多样而丰富。一个存在物可能由不同的数据代表,而每一数据有可能代表了它的某一种属性。总体而言,一个具体存在物在整个大数据系统中的表达就是多样的。 这样,超级计算机根据大数据系统提供的多种多样数据对一个具体存在物的认知判断就更加接近人的认知。 例如,Google公司的Flu Trends流感预测工具,通过搜索引擎采集互联网上关于流感信息搜索的频度对流感疫情进行分析,其结果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数据基本吻合, 并能提前两周进行流感预测。再如,2013 年2 月19 日, 微软研究院David Rothsehild带领的团队通过对入围影片相关数据分析, 成功预测除最佳导演外的13 项奥斯卡大奖的最终归属。15



大数据技术将“人与机器”关系发展到一种新的高度。 在这一高度上,人与技术表达出一种新的体现关系。正如唐·伊德所强调的那样,在这种“体现关系中,人类与技术相融合构成统一体,人类会不自觉地把技术或工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并赋予其感觉。16”但是,这种“融为一体”的“人与机器”关系仍然是依据人的目的性而构建的,是机器融合于人身之上,机器成为人身之一部分。


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和 “人与机器”的哲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的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机结合越来越紧密而精致,至大数据时代甚而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 但是,这种人机合一仅仅是作为物质实体的机器与同样作为物质实体的人身的合一,而统帅这一合一的物质实体的仍然是人的心灵。 机械论哲学试图以“普遍数学”原理在理论上阐述人的心灵的认知机制, 但是过于牵强、武断, 特别是关于人类情感与道德认知方面的解释,着实难以令人信服。 在实践上,即使今天超级计算机可以依据大数据模仿复杂的人类认知活动,但仍然没有实例说明机器可以进行情感或道德判断。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的同一问题, 仍然需要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和注释:


1.夏保华.亚里士多德的技术制作“四因说”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78.

2.[法]柯依列.伽利略研究[M].李艳平等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3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6.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9.

5.谢应瑞.评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105.

6.Rene Descartes.The Meditations and Selections from the Prin ciples of Rene Descartes[M].Trans.By J.Veitch.Open Court La Salle,1948:156.

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6.

8.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7.

9.计海庆.“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5:65-66.

10.黄欣荣.卡普技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28.

11.[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

12.王楠,王前.“器官投影说”的现代解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2.

13.郑宇新等.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1):58.

14.严霄凤,张德馨.大数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4):168.

15.武延军.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549.

16.赵振兴.唐·伊德现象学技术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