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翁:蜀地文脉的开山者

 飓风居主人 2018-02-14

中华文明的延展分布图,核心发端于中原(黄河流域),浸洇漫衍,而扩至东西南北。蜀地,自汉以降,便一直以独秀之姿态,稳居着文化中国的一席之地,与关陇、齐鲁、湖广等比肩,延续至今。两千年间,传世诗赋泉涌,文学巨擘辈出。汉之司马相如、杨雄,唐之太白、子昂,宋之三苏,女辈如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近现代之郭沫若、巴金等,个个若星辰,层出不穷,光耀九州。

文化的底蕴,不是凭空生成,亦非自天而降。长河必有源头,蜀地薪火相传的文脉,开山者谁也?西汉一个不该被忘记的地方官——文翁。

文翁,字仲翁,安徽籍人,西汉景帝时任职蜀郡太守。

文翁初到蜀地,那里还是满目蛮荒。地域偏僻,民风粗悍,神鬼横行,文化苍白。上任第一天,文大人就将撒播文明的种子,作为他施政的头等大事。

临时措施——短训进修。

长远规划——办学兴教。

文翁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蜀地落后的文化生态,在其辖内各县的公务员中,精挑细选,选拔了一批年轻、聪敏、好学、上进的青年,几十个人先行集中到郡府,太守亲自授课,多方勉励。经过一段时间的短期训导后,文翁又将这些人公费送往京师长安深造,类似当今的清华北大在职进修。其中,一部分人拜于首都学者大家,专门潜心研习儒家经典,另一部分人跟随才能卓越的朝中文官,熟悉政治、法律和文秘知识技巧。

蜀郡很穷,财政拮据,这几十人的留学培训,交通、食宿、学杂乃至人情请托,需要一大笔开支,费用从哪儿来?文翁身体力行,先从自己身上想办法。他压缩掉一大块郡府的日常用度,用以资助进京学子。另外又设法挤出一些钱来,购置了京城上流稀罕的蜀地特产——金刀蜀布,让带队人员携至长安,作为见面礼,馈赠给传道授业解惑的博士和朝官,以换取人家对蜀中弟子的悉心调教。

三年后,几十个年轻人学成归来,文翁一一将他们安排在郡府任职。其中尤为拔尖的,经过郡里一定时间的锻炼考察,文翁推荐他们到朝廷,好几位,先后受朝廷任命,担任了太守或刺史等地方长官。

短训,是没法从根本上改变文化落后面貌的,要彻底实现蜀地由蛮荒僻陋而至文明发达,还得从源头抓起。教育,是开化民智,掌握前沿科学,了解外部大世界,从而自我觉醒的唯一有效途径。

文翁“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他在成都市里办了一所公立学校,当时名为“文翁石室”。

此举,在当时汉王朝统治的全国各郡县,是属于首创性质的。

学校面向全郡各县乡招生,适龄的少年童子均可报名应考。为鼓励农家子弟积极踊跃来学,文翁专门颁布了一项特殊优惠政策,凡入成都学官者,全部免除其赋税徭役。又为了使家长和学子们亲见学习知识文化的好处,学官毕业的学生,郡府一律都做了才尽其用的妥善安置,成绩优异的,进入郡县机关任职,成绩稍逊者,也能够在乡里担任孝悌、力田一类的角色,带领乡亲勤勉耕作,移风易俗。

文翁办学,十分注重学以致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平日里,他会分期分批挑选一些学生,让他们到郡府见习,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政务,提高办事能力。每当他要巡行各县开展调研工作,总要带上几个熟读经典、品行端正的学生,随着一起出入郡县衙门,走访乡里田间,宣传教化政令。

如此短短几年,在文翁主政的蜀地,尚文求学蔚然成风。百姓子弟争相入学,“富人至出钱以求之”,有些家里殷实的大户,甚至愿意自掏腰包让孩子去学官学习,以求上进。

《汉书.循吏传》这样记载:“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从此蜀地教化盛行,以至于在京留学的优秀学子,与“圣人之乡”的齐鲁等地不相上下。

善举,必传而广之。文翁的创举和教化之功,最终赢得了天子的高度赞赏。据说到了汉武帝手里,皇帝受文翁的启发,专门颁布一条法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公立学官,有组织地培养人材。

史家这样讲:“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蜀中多人才,蜀人好文创,人杰地灵盖虚妄,究其源,文翁才是发轫者。

作为一个地方官员,文翁的初心,或许并没有引领天下的奢望,他只是孜孜于造福脚下的土地和苍生,尽一份食君之禄的本分,然而客观上却开启了一方地域的文明风气和文化传统。时至今日,蜀地层出不穷的才俊椽笔,连篇累牍的妙文华章,吃水怎能忘挖井人,祖师爷的牌位上,似应供奉着文翁文大人,而非孔老夫子。

有兴趣的朋友去往成都,文翁两千年前创办的文翁石室——石室中学,至今仍书声琅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