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祖法演禅师:乐闻己过,喜于为善,长于包荒

 愚人道缘 2018-02-14

原标题:五祖法演禅师:乐闻己过,喜于为善,长于包荒

01

演祖曰:古人乐闻己过,喜于为善,长于包荒①,厚以隐恶②,谦以交友,勤以济众,不以得丧二其心。所以光明硕大,照映今昔矣。(《答灵源书》)

【注释】

①包荒:包,即包容,荒,指荒秽。意谓度量宽宏,对于荒诞迷乱的人都能包容。

②隐恶:意指不公开指摘他人的恶行而令其自行改过。明朝胡直注云:“何谓隐恶扬善?常人未必尽善,亦未必尽不善,若苟于其不善处指摘而亟攻之,则人愈激为不善矣。惟大舜见人不善,则姑隐默,未尝遽加指摘;唯于其善者发而扬之,则斯人向善之心愈兴。向善心生,则所为不善有不假诏告而潜消之矣。”

【译文】

法演禅师说:古时有德行的人,乐意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喜欢做各种善事,能以宽宏的度量去包容一切,能以仁慈厚道的心赞扬他人的好处,而不宣扬他人的缺点,能以谦恭有礼的态度待人交友,能勤勤恳恳地帮助他人、匡救时世,而且又不以得失改变自己的心志,所以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永远照映在古今人们的心中。

【笔说】

这一篇举古人天资厚重,不以得失而改变心志。

谓古人好乐闻人说己之过,如子路然。喜于为善,如禹闻善言则拜。长于包荒,如周公谓。君子处泰之道,必有包荒之量。厚于隐恶,如大舜隐恶而扬善。

谦以交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勤以济众,如端木赐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又不以得丧易其心,所以亘古今来。总见其光明广大而能照映之也。

此章只有四十三字,丈夫事业备之矣。

02

演祖谓佛鉴曰:住持之要,临众贵在丰盈,处己务从简约。其余细碎,悉勿关心。用人深以推诚,择言故须取重。言见重则主者自尊,人推诚则众心自感。尊则不严而众服,感则不令而自成。自然贤愚各通其怀,大小皆奋其力。与夫持以势力,迫以驱喝,不得已而从之者,何啻万倍哉。(《见蟾侍者日录》)

【译文】

法演禅师对佛鉴禅师说:作为住持在原则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在生活方面,对大众要宽宏大量,关怀备至;对于自己,则务必一切从简节约,至于其它琐末的小事就不必去操心了。

在用人方面,必须推选诚实不欺、忠直厚道的人委任职事。在说话方面,要慎重发言,而且要有分量,所谓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说话得体有分量,才能显出住持的尊严。用人能推选诚实厚道,则众心必然感动。

住持的品德尊崇,不必故用威严,而大众自然悦服。大众对住持既怀感仰,住持纵然不下命令,各种事务也能办得妥妥贴贴。

这样,无论贤人、愚人,大家都能心悦诚服;无论事大事小,众人都愿各奋其力。比起那些利用威势,凭仗权力,用驱使喝骂的方法,使人不得已而服从的情形,相差何止一万倍呢?

【笔说】

此篇言住持当存诚克己。不假威力而自尊严也。

“演祖谓佛鉴曰:住持之要,临众贵在丰盈,处己务从简约。其余细碎,悉勿关心。”此节明持身行事之体。谓凡为住持,临莅大众,贵乎要丰盛要盈满。处置自己,宜简省宜俭约。其余细末碎之事,不必要关系于我心也。

“用人深以推诚,择言故须取重。言见重则主者自尊,人推诚则众心自感。尊则不严而众服,感则不令而自成。自然贤愚各通其怀,大小皆奋其力。与夫持以势力,迫以驱喝,不得已而从之者,何啻万倍哉。”此节明发言用人之实。

用人须加推选其至诚者用之择言必当征究须郑重者言之。言若重,则为主者自然而尊。用人实,则于众心自然而感。主既尊,则不必故用威严,而人自然悦服。人既感,则不必更加命令,而事自能成就。

如此行去,致使贤与愚,各人通其所怀,小与大,皆得奋勇其力。较之那一等持以威势之力,迫以驱喝之情,使人不得已而相从者,何止一万倍哉?啻,止也。用人诚,发言重,损己益人,达于众机,如响斯应矣。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苹果版 | 安卓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