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高手过招》中看到这样一个良方,是苏忠德老医师的十六味流气饮。这方专从调气层面治疗周身上下一切肿块,善用者神效无比。凡身体气滞血瘀、水停,周身上下郁塞不通,皆可用之。 这汤方我们也没有试过,老师的枳壳、桔梗、木香,在里面也有。 自古以来十六味流气饮有许多个版本,为什么叫流气?就是让周身气机顺畅流动起来,凡积滞肿块气血流动所过者化,之所以会有积滞肿块就是因为气血长期不能通利流动所致。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动跑掉,气血不通,病痛不会自动清空。 方歌只有两句话,即:三物二陈苏芪防,槟枳乌桔青木香。三物就是指四物汤去熟地黄,以其碍腻滞涩气机故也。三物即川芎、赤芍、当归。二陈即二陈汤,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接下来分别为苏叶、防风、黄芪、槟榔、枳实、乌药、桔梗、青皮、木香。 这是中医理气派的基本用药思路。在民间理气派的医生也是非常多的。这里提到十六味流气饮理气的思路,就是因为老师今天谈到气药的用处。 这时,赵青峰看老师治疗肝郁脾滞的病人,木香动辄用到三四十克,非常不解。赵青峰坐在老师旁边,也跟老师号脉,我在一边抄方,这时正看到第15个病人。老师说,这个病人看似心肺阳气不够,实则是大小肠不通,有肠积,所以要重用理气药。 那病人会不会气力不够而营养不足呢?老师说,这病人天天忙于吃喝应酬,身体营养足够,只是肠积有滞而已,气力不足,并不一定是营养不够。 赵青峰还是有些不解说,用枳实、木香这么大量,会不会破气太厉害?老师说,有病则病受,肝郁脾滞,用木香、陈皮是顺气为主,而青皮则是偏于破气,所以木香重用治疗肠积并不伤人。 接着,老师又说,为何枳实降气之力要大于枳壳呢?因为枳实沉一些,密度大一些;枳壳轻一些,空一些。即《药性赋》所说:“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这个时代,吃喝应酬病很多,《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书上常说,肝郁脾虚,用逍遥散。可对于肝郁脾滞的人来说,逍遥散的力度就明显不够了。这时,老师就会加入枳壳、桔梗、木香,加重理气之力。 可见,并不是医生喜欢用理气、破气的药,而是因为很多病人确实是饮食没有节制,把胃肠血脉都吃到走不动了。很多病人,老师给治好了,又胡吃海塞,把身体吃坏了。吃坏了,再来老师这里吃药调理。可见身体的疾病,单靠中药,也不能治本啊!必须有中医养生的观念,饮食有节,疾病总是三分靠医生治,剩下的七分则要自己来调理啊!没有医生会保证给病人治好感冒、胃痛后,叫病人一辈子不复发的。所以老师常说,真正能挖根治好的疾病没有几个。 大多数疾病是病在饮食生活观念上,真是“痰生百病食生灾”啊! 当今时代,吃喝应酬病占了大半,针对饮食过度引起的肝郁脾滞、食积难化,该如何调整饮食习惯呢?老师说,少荤多素这是一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饥饿疗法,即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相关的饥饿疗法,就是通过适当减少饮食,生出饥饿感,把胃气养出来,然后消化病气。所以古人说:“忍的三分饥,胜服调脾之剂。” 而我们也发现人在生病状态,胃口自然会较弱,这也是身体一种自救的行为,它是在消化病气。病人自动会吃少、吃清淡,给他好吃的他还不喜欢。所以平时养生保健治病期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时常保持饥饿感,少荤多素,饭到七分饱。 节录自《任之堂跟诊日记》 |
|
来自: 花开花落的的 > 《健康加油站~曾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