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籍中记载了大量关于神志病证的理论及证治内容,《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中医对神志病的治疗主要的手段有: 第一:针灸疗法:中医学认为神志活动与脏腑关系密切,经络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临床治疗情志疾病的经验效穴十三鬼穴,包括督脉三穴,任脉二穴,心包经二穴,肺、脾、大肠、胃、膀胱经各一穴,也是应用针刺穴位补泄阴阳的原理。 第二:精神调摄疗法:精神调摄法包括调神养生法和调摄情志法,前者强调要清心寡欲、凝神敛思、处世达观以达到保养心神的目的,后者强调通过具体的节制法、疏泄法、以情制情等方法达到协调情志,平衡心理的目的。 第三:中药疗法:中药治疗神志病多从调整脏腑阴阳气机的入手,通过补虚泻实,调畅气机具体方法治疗疾病。 但是,当前中医神志病学的理论体系尚不系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西医模式(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总之,身患精神心理疾病我建议最好到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或者综合性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慎重选择中医中药的治疗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