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意拳“虎形”学习体会(一)

 出生上海的人 2018-02-14

都知道心意拳“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捕”,那到底何为虎形?何为虎捕?心意拳非象形拳,而是模仿动物的捕食或者格斗时的运动及发力模式,所谓取其真意是也。在这个真意的前提下,根据师父的教导、演示,以及我自己的练功体会,终于对于虎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回到拳谱“势势不离虎捕”,通俗地说也就是每次格斗都要像老虎捕物一样,那怎么才能像老虎捕物一样?先看这个“势”字,根据格斗发力的原理,势可以理解为势能,因为势能将会转化为老虎捕物的动能(简单的物理学势能与动能转化原理)!有了势能的这个定义后,很自然又会问道,何为虎形的势能?我们先看老虎捕物前(也可以看家猫)是怎么做的,老虎捕食前先会埋伏,整个胯、膝、踝折叠在一起,然后三个关节协调运动催动整个身体向前蹿出进而扑向猎物,这就是老虎捕食的过程,包含了蓄势、蹿出、捕猎(当然虎的躯干上也有运动,像蹿皮现象等),也就是势能转化为动能。

心意拳“虎形”学习体会(一)

研究完了虎,我们再来研究人,人和虎都属于哺乳动物,骨骼肌肉构造大致相同,但是人是两足行走,虎是四足行走,人和虎有相同又有不同,所以我们在学习虎形的时候,只能学习虎的发力原理,而不能模仿它的运动形象。虎捕是胯、膝、踝三个关节协调运动催动整个身体向前蹿出,那么人呢?人也是有这三个大关节,所以人也可以通过胯、膝、踝三个关节协调运动催动整个身体向前蹿出而扑向对手,犹如老虎捕物,将整个身体的动能释放到对手的身上!

心意拳“虎形”学习体会(一)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所谓“虎形”,其实是“虎劲”,“势势不离虎捕”其实是“势势不离虎劲”,也就是每次格斗都要像老虎捕物一样冲向对方,再加上“内功”的加速作用,在速度和力量上达到一种极致!没有这个“虎劲”,所有的虎形动作都是无用的,象形而已,并无真意,动作再多也是枉然!既然对虎形有了这样的定义后,那自然就是怎么锻炼的问题了,也就是各个关节如何锻炼,如何能发出崩决之劲,本门有专门锻炼方法,如崩、鸡折翅等等,这个就属于门内机密了,各门各法,在此就不赘述了。

(师承:卢嵩高-白恒祥-沈锦康-葛崇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