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战意》中的铁浮屠形象 知道岳飞的人,肯定知道金朝的铁浮屠和拐子马。金朝铁浮屠和拐子马在灭辽、灭北宋中可谓战功赫赫!南宋之所以能够续存,原因在于女真族人口太少,而作为其中的精英铁浮屠就更加的稀缺。女真人曾自豪的说:“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 对手的评价总是客观的。曾经在和尚原和金军大战的南宋大将吴璘对此说:
但由于金熙宗时,以完颜达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主义派被完颜兀术等的汉化派所击败,女真人加速汉化,让女真铁浮屠成为了历史,而金朝竟然学习了宋朝的步兵体制。铁浮屠逐渐在金朝弱化,甚至消失。 金卫绍王时期,蒙古人逐渐兴起,而卫绍王又无能力阻止。成吉思汗统一后,先击败大金的藩属国西夏,又于1211年的野狐岭战役中大败40万金军。1214年,金宣宗南迁都城到汴梁,直接把河北、山东、山西扔给了蒙古人,金朝不但失去了半壁江山,更是去了最重要的战争资源——战马!《元史 槊直腯鲁华列传》中记录:“为太师国王木华黎前锋。下金桓州,得其监马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军势大振。” 战意游戏 金哀宗在即位后第二年,即1225年,下令组建忠孝军。《金史 兵制》如此记载:
除了建立忠孝军外,金哀宗还大力改革金军体制,设立都尉体制,每一都尉为一军,人数几万人不等。军名分别为:建威、虎威、破虏、振威、鹰扬、虎贲、振武、折冲、荡寇、殄寇。 和忠孝军配合作战的还有二军:一、作为忠孝军预备役的合里合军;二、在御驾亲卫马军中精心挑选5000人,是为马军。 凡作战,必定是忠孝军在前,马军在后支援,防止忠孝军被从后包抄。 忠孝军的配置。马匹、马鞍、兵器、防甲等物资一律全新装备,“队伍鞍勒兵甲一切更新”。忠孝军恢复了金朝之初的一兵二马制度。“人有从马,以骑射选之乃得补。” 忠孝军的军饷。忠孝军的军饷是其他金军的三倍军饷,可谓是高薪养军。《金史》中记录金朝边铺军(即守边的军队)军饷是每人每月50贯、绢10匹。按照这个标准的三倍算,忠孝军的军饷是每人每月150贯、绢30匹。忠孝军士卒的军饷都比一般的谋克高出很多倍。 忠孝军的构成。忠孝军主要由受蒙古侵略而归附金朝的各族人组成,如粘八葛族、羌族、维吾尔族以及在中原逃回的汉人,即所谓归正人。《金史 完颜陈和尚列传》:“忠孝一军,皆回纥、乃满、羌、浑及中原被俘避罪来归者,鸷狠凌突,号难制。”简单来说,这些人都是死里逃生的人,都对蒙古有着很深的仇恨,加上金朝提供丰厚的军饷,如何不在对蒙古军作战时死战 ? 忠孝军的将领。初期忠孝军将领是石抹燕山奴和蒲察定住。1127年曾经被蒙古军俘虏1年的完颜陈和尚出任忠孝军提控。虽然忠孝军以“鸷狠凌突,号难制”出名,但在完颜陈和尚的领导下,“坐作进退皆中程式,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诸军倚以为重。”三峰山之战完颜陈和尚战死后,忠孝军的将领分别为蒲察官奴、蔡八儿、王山儿。 游戏《骑马与砍杀》之《12世纪风云际会》中的金兵截图 忠孝军的战绩。忠孝军的出名战绩有三: 一、1128年大昌原之战,完颜陈和尚率领400忠孝军击败蒙古赤老温率领的8000骑兵; 二、1230年,忠孝军和亲卫军3000人,合计约万人(忠孝军7000人),击败由蒙古大汗窝阔台亲率的蒙古精骑; 三、1231年,速不台率军攻打潼关,忠孝军前往营救,大败速不台,直追到倒回谷,速不台因为战败差点被处死。 忠孝军的三大战绩,击败的都是蒙古有名的战将:四骏之一的赤老温、蒙古大汗窝阔台、享有“野战之王”称号的速不台。 在拖雷和窝阔台合军作战的三峰山之战中,作为精锐的忠孝军大部分战死。主帅完颜陈和尚在三峰山之战战败时,选择了荣耀的死法:
忠孝军在三峰山之战后,虽然大部分战死,但仍有部分逃出。1233年,蒲察官奴率领的忠孝军还有1000人。在蔡州之战中,忠孝军元帅蔡八儿、王山儿率军守卫。 金兵 金朝忠孝军,由于国仇家恨,大部分都战死殉国,确实不愧忠孝二字。对忠孝军的评价,以金哀宗在1233年在蔡州被围前的诏令来来评价非常适当:
从1233年9月蒙古兵困蔡州、11月南宋派军万人合围并助粮30万石,到1234年1月蔡州被攻破,金人即便在最后的时光依然抵抗了6个月,不失坚韧精神。 综上,忠孝军建立在金朝危难之际,以高薪厚禄奉养,重现金朝当年铁浮屠作战之勇猛和坚韧,最后死战殉国。忠孝军击败世任蒙古“怯薛军”首领的赤老温、蒙古大汗窝阔台、两次参与蒙古西征的速不台。忠孝军如此辉煌的战绩,在当时的13世纪的军事史上应当占有不低的地位。多次出击并击败当时无敌的蒙古铁骑,试问当时13世纪,有几个军队能够做到?
|
|